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探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098863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探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探析 姚岱松 国网四川会东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 是从信息自动化、信息采集准确性提高的角度, 对台区线损故障类型、用户用电信息、线损故障统计等方面进行集中化、精准化处理, 以此实现台区线损管理模式的服务化、快捷化转型。在对台区线损管理公变终端、管理体系等相关因素分析的前提下, 从管理内容设计、信息采集准确度提高等角度进行管理体系构建, 希望对台区线损管理质量及供电服务优化等方面有微薄帮助作用。关键词: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台区线损; 管理; 作者简介:姚岱松 (1981-) , 男, 汉族, 四川会东人, 工程师, 本科,

2、主要从事营销项目制定实施推广、用电信息采集建设、智能电表推广运用方面工作。收稿日期:2017-9-28Received: 2017-9-28台区线损管理的落实, 是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 对用户用电信息、人工采集、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专项管理, 需要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为中心, 这是完善并提高线损管理质量的必然需求。随着用电需求及供电服务的多元化发展, 注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台区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需要从抄表、线损计算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进而实现台区线损管理的技术化革新1。1 台区线损管理的基本现状分析在传统人工统计及信息技术应用下, 台区线损管理工作正在向信息一体化的角度进行转型, 但是, 用

3、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及线损管理体系建设的协调性仍需进一步调整与优化。部分供电网络中的台区线损管理工作开展, 其管理范围、管理模式及管理内容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信息技术的应用及线损信息采集的准确性, 是台区线损管理的核心指标, 但是, 相应的管理机制及技术培训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协调性、全面性、时效性需进一步提升。线损信息的人工采集向技术化、自动化角度转型, 是线损管理优化的主流方向, 但是, 需要对信息技术、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方式、线损管理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专项分析2。2 信息技术于台区线损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2.1 管理体系不完善的影响分析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 需要在 15

4、 个工作日内, 对所有用电新用户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与处理, 需要对台下用户的相关信息及用电需求信息等方面进行合并与更正, 但是, 台区线损管理操作仍以人工为主, 其工作效率及信息采集效率相对降低, 直接影响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落实与调整。例如, 人工操作模式下的用电量信息采集, 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人工抄表与信息统计, 极容易出现漏记、信息失真等情况, 严重影响用户信息的收录与整理。此外, 供电服务与供电营销之间缺少信息沟通, 其线损管理并不能将线路状况、用电指导等相关信息落实到用电营销系统中, 降低了台区本身的用电负荷率, 直接影响割接工作的落实与开展3。2.2 公变终端的影响分析公变终端极容易出

5、现二次线接错、配变终端装错等故障, 进而出现数据丢失、数据不准确、台区名信息数据丢失的情况。现有部分台区线损管理, 并没有从公变终端影响艺术、数据不准确及台名相关信息等方面进行专项管理, 直接影响台区线损的数据分析及管理措施落实4。2.3 用户信息方面的影响分析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 极容易出现用户表信采集效率低、数据信息失真的情况, 用户信息采集分析难度相对增加, 进而影响台区线损管理方案的制定与落实。用电信息统计失真、信息漏记、违规用电检查是影响线损管理的关键原因。此外, 部分台区下的电表本身存在老化的情况, 表计故障并不能得到进行处理与维修, 严重影响用电统计及线损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5

6、。3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平台搭建3.1 完善信息化台区线损管理平台在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台区线损管理体系进行完善的过程中, 需要对线损基础信息数据库、考核单元、用电量考核、线损统计、线损异常故障、线损信息备份及线损应急预案等角度进行综合调整与构建, 这是完善信息化台区线损业务模块的关键性工作。 (1) 信息化台区线损管理, 需要成立基础信息数据库模块, 对用户信息、供电信息、线损信息及线损电量、单位时间内累计线损率等方面进行综合收集与整理, 在注重电子档存储的基础上, 对线损基础信息进行结果统计, 以成立统计表的方式, 对台区下新用户、老用户的用电信息、供电信号、线损异常波动

7、等方面进行集中化采集。 (2) 从线损异常故障类型差异化处理的角度, 将不同的线损故障发生概率进行分类统计, 以此获得相对准确的线损故障集中区, 以此提高台区线损管理的针对性及可操作性。例如, 可以建立单元考核、电量考核机制的方式, 对供电网络的拓扑关系、用户用电情况、售电量、用电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与调整, 以此实现供电营销系统、线损管理平台、供电服务的一体化发展。 (3) 信息化台线损管理平台的构建, 是从线损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应用、管理标准等方面进行技术化、服务化、一体化转型, 以此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下的台区线损管理质量提升。3.2 台区线损管理内容的维度化设计注重台区线损管理内容的

8、维度化设计, 是以信息采集、技术应用为依据, 针对公变终端、用户端、服务端、线损总结及处理端口, 构建完善的线损管理机制, 以岗位职责、工作要求细化的方式, 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及整体协调性的提升。例如, 在对公变终端进行管理标准设计的过程中, 以培训及管理制度, 对操作人员的接线规范性、数据统计方式等方面进行专项管理, 以逐步落实精准化管理的方式, 提高信息技术在台区线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在注重台区线损管理平台的管理内容设计创新时, 需要针对信息技术、人员操作及岗位职责、设备安装流程及线损故障分析流程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设计, 在明确线损故障集中区的基础上, 对台区的线损故障进行分类处理,

9、对公变终端的线损连接工艺、计量数据统计等方面进行专项调整与分析, 以此实现线损管理内容的维度化落实、线损管理质量及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综合提升。在注重信息采集系统构建的过程中, 需要对信息传递、信息缺失、信息安全及采集设备处理等方面进行专项管理, 注重线损信息采集、整理、存储及应用, 是完善台区线损管理内容的基础性工作。而线损故障处理工作的开展, 需要以上述信息为参考依据, 所以, 线损管理制度、线损管理方案设计、线损管理方式选择, 都需要以用电信息、线损故障、线损发生概率等相关信息为依据, 这是完善并实现线损管理效果相对提升的关键性工作。3.3 以信息技术提升信息采集准确度在完善台区线损管理平

10、台的过程中, 其管理制度、内容及管理模式的调整是前提条件, 所以, 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提高信息采集的准确度, 是实现线损管理工作规范化发展的必然需求。在利用培训体系, 对工作人员的线损信息工作进行技术培训的过程中, 其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可以从数据采集方式、数据处理及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整, 以此实现线损信息处理及线损故障分析的整体质量提升。 (1) 规范用电信息采集工作的规范性及准确性, 注重用户用电情况的窃电排查及梳理, 确保自动化采集系统与实际用电状况的信息数据相对保持一致, 这是提高线损信息采集准确度的基础性工作。 (2) 定期对信息采集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与维护, 确保信息收集

11、及信息整理的准确性及有效性。例如, 在对电表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的过程中, 需要对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定期分析, 由于其系统需要 24h 运行, 所以, 针对线损信息采集流程进行专项管理, 以强调员工信息技术规范性应用的方式, 实现信息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效性的落实与处理。 (3) 在对台区用电线损平台进行针对性分析与处理的过程中, 需要对线损故障类型、信息数据采集方式、用户用电量估算、线路连接稳定性、线路使用周期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处理, 以此实现线损管理质量的相对提升。 (4) 台区线损管理是利用信息技术, 对台区线损相关的操作方式、信息分析及线损故障处理信息等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及存储, 以此提高线

12、损分析的全面性、综合性、准确度相对提升。4 结语通过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搭建、台区线损管理模式调整等方面进行分析, 注重台区线损管理跑平台的完善及抄表工作落实, 在采集设备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下, 完善台区线损管理机制, 可进一步强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价值。最后,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完善, 需要从数据丢失、供电信息采集及相关数据完整性等方面进行管理, 这对优化线损管理有积极作用。参考文献1孙天龙.谈线损“四分”管理中影响分台区统计线损的因素J.民营科技, 2016 (12) :105. 2王毅.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 2016 (45) :129+139. 3施伟亚.线路线损及台区线损降损管理分析J.科技与创新, 2016 (19) :61+64. 4施红健.降线损促管理提服务国网江苏启东市供电公司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纪实J.农村电工, 2016, 24 (09) :44. 5张勤, 杨国平.五项举措助推台区线损管理水平提升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6 (24) :80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