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任务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4098572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95 大小: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学]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任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工学]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任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工学]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任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工学]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任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工学]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任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学]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任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学]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任务书(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院 校 名 称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举 办 单 位 绵阳市人民政府 主 管 部 门 四川省教育厅 所 属 省 份 四川省 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办公室制二八年八月院校编号 08-24 1填 写 要 求一、请依据批准立项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如实填写;二、各级项目进度均须明确年度目标、可监测指标及经费预算;三、请按照本任务书格式填写,其中第 3A、3B、3C、4A、4B、4C、5 表须按照立项项目逐项填写,分项分页;四、本任务书请用 A3 纸打印,一式 20 份上报。2目 录1项目基本情况12院校综合建设进度表63A-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

2、材料工程技术资金投入 预算表93B-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材料工程技术建设进度表113C-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材料工程技术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173A-2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资 金投入预算表193B-2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建设进度表213C-2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323A-3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资金投入 预算表403B-3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建设进度表433C-3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544A-1非中央 财政支持专业建筑工程

3、管理资金投入 预算表574B-1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筑工程管理建设进度表584C-1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筑工程管理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644A-2非中央 财政支持专业旅游管理资金投入预算表 674B-2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旅游管理建设进度表6934C-2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旅游管理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765共享型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796资金投入预算汇总表827专家论证意见838院校举办方承诺849地方政府支持承诺8510审核意见 8611项目基本情况姓 名 部门及职务 姓 名 部门及职务办公室电话 传 真 办公室电话 传 真法人代表信息 手

4、机 E-mail联系人信 息手 机 E-mail院校基本信息通信地址 邮 编建设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围绕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绵阳)科技城 2005-2010 年发展规划中“电子信息、冶金建材、汽车零部件及特种汽车制造”等支柱产业和全国建材行业发展对相应专业高职人才的需求,坚持“传承行业优势,融入科技城建设,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 的办学特色,服务行业、服务地方;充分结合科技城丰富的科教资源和强大的产业优势,校企深度融合,实行开放办学;坚持“诚信为基、能力为本、创新

5、为魂、特色为翼” 的办学理念,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深化内涵建设,培养学生过硬的技术能力,培养“重德、精业、求实、创新”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增强学院综合办学实力,提升社会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为科技城支柱产业、全国建材行业的发展以及灾后重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示范。建设总体目标紧扣科技城电子信息千亿产业集群、机械制造等百亿产业集群和全国建材产业的发展需求,重点建设中央财政支持的材料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等 3 个专业和地方财政支持的建筑工程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打造与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密切

6、相关的 3 个品牌专业、5 个特色专业群和 1 个公共服务平台,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打造专兼结合、能讲会做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加强时间性、职业性和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提升社会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通过三年建设,建成“一个中心、三个基地”,即绵阳科技城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西部地区建材行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城转岗(下岗)职工及受灾企业员工和农民工再就业培训基地、全国电子信息类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整体提升综合办学实力,把学院建成对科技城具有强大服务能力、全国领先、西部一流的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引领西部高职教育改革与

7、发展的高技能职业人才培育基地。建设总目标及项目分年度建设目标项目分年度建设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目标: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密切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需求定向、工学交替、无缝对接” 、 “以企业为中心的模块式工学结合” 、 “学做合一、工学交替的 2.0+X+0.5”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24 门、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特色教材 24 部、校本教材 23 门、各类教学资源(含课件、学习包、试题库等)75 个;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8 门、院级精品课程 16 门;对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分解,采用项目

8、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构建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22008 年 8 月2009 年 8 月建设目标与要点 2009 年 9 月2010 年 8 月建设目标与要点建设总目标及项目分年度建设目标项目分年度建设目标人才培养 模 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深入学习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示范院校建设的相关文件,提高全院师生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对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要性的认识;2.深入行业企业,对企业岗位设置、从业人员知识和能力要求、行业企业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广泛调研。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实际和特色,校企共同修订和完善三个重点专业的 “需求定

9、向、工学交替、无缝对接” 、 “以企业为中心的模块式工学结合” 、 “学做合一、工学交替的 2.0+X+0.5”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3健全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重点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和管理,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性的管理;4在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制定有关保障柔性化教学管理实施的管理办法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弹性学制,开发适应岗位需求的柔性化教学管理系统,对专业教学实行个性化管理;5完成五个专业及专业群基于工作过程或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开发方案;6完成五个专业及专业群 10 门优质核

10、心课程开发,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特色教材 8 门、校本教材 10 部。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3门、院级精品课程 5 门;7完成五个专业及专业群 10 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开发33 个各种教学资源(含课件、学习包、试题库等) ;8利用学院青年志愿者组织、学生社团、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职业规划竞赛、顶岗实习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提供的平台,结合课程教学,构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设置职业素质教育学分制。1.继续深化 “需求定向、工学交替、无缝对接” 、 “以企业为中心的模块式工学结合” 、 “学做合一、工学交替的 2.0+X+0.5”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2.首次就业率达到

11、97.5%以上,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 97.2 %;3对校企共同参与建立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和教学管理体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4继续完善柔性化教学管理的管理办法和制度;5继续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与课程建设。五个专业及专业群再完成 14 门优质核心课程开发和课程教学设计;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5 门、院级精品课程 11 门;再与企业合作完成 16 部特色教材、校本教材 13 部;6继续完善教学资源,开发五个专业及专业群各类教学资源(含课件、学习包、试题库等)42 个;7总结三个重点专业 “需求定向、工学交替、无缝对接” 、 “以企业为中心的模块式工学结合” 、 “学做合一、工学交替的 2.0+X+0.5”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并向其它专业推广;8进一步完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和职业素质教育学分制。3建设目标:通过三年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 10 名、骨干教师 25 名;外聘专业带头人 5 名、骨干教师 3 名;派遣教师 11 人次到国外培训、交流;聘请 87 名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