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2014)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96453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68 大小: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2014)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2014)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2014)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2014)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2014)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20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2014)(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名称:学前教育专业代码:040106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2目 录基础心理学 .3学前心理学 .14普通教育学 .24学前教育学 .34学前卫生学 .42幼儿园游戏 .48学前教育史 .55教育研究方法 .62现代汉语 .70儿童文学教程 .89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97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11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13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144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148幼儿英语教育 .159基础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64 学时)(理论课程)一 课程说明(一)课程概况课程中文名称:基础心理学课程英文名称:Basic psychology课程编码:3110392101开课学院:师范学院适用专业

2、/开课学期:小学教育(语文、数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第 1 学期学分/周学时: 4/4基础心理学课程是小学教育(语文、数学)、学前教育以及特殊教育三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这些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工作奠定心理学理论基础。本课程的许多内容涉及到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问题,因此,在学普通心理学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学知识。基础心理学课程主要有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教育、教育原理等后续课程。(二)课程目标第一、使学生掌握心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与规律,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形成心理学的学科知识

3、结构。第二、从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将心理学知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分析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初步能力。第三、为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论等后续课程奠定知识基础。第四、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自己的心理特点,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初步能力。(三)学时分配章(专题) 主要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实践学时第一章 绪论 4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4 2第三章 意识与注意 3 2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6第五章 记忆 6 2第六章 思维 6 2第七章 表象与想象 3第八章 情绪 6第九章 动机 4第十章 气质与

4、性格 64第十一章 能力 4第十二章 社会心理 2第十三章 心理健康 2总计 56 8 二 教学方法和手段(一).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第一、对重点难点做到精读细讲、力求使学生准确掌握。第二、由于学生过去没有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已有的日常经验来理解心理学知识,因此讲授中应注意多例举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第三、通过多媒体课件,穿插大量图片、表格及影像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与原理。第四、注重概念与原理之间的逻辑联系,使学生在不同概念及原理的学习过程中互相迁移,同时将学生学过的心理学知识系统化,形成有机的知识结构。(二)在讲授过程中穿插课堂讨论、小型案例分析

5、、合作学习、小游戏等课堂活动,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三)穿插相关演示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原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4)制作多媒体课件与课程网站,采用多媒体教学。第一章 绪论(4 学时)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领域、心理学的分支、心理学的主要流派、研究原则与方法,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心理学概念、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学难点:理解心理现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掌握。三、主要内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情绪过程、意志过程

6、。(2)个性心理:包括心理动力(需要、动机、兴趣等)、心理特征:能力、人格(气质、性格)。2、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流派5(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领域: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研究。(2)心理学的分支: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3)心理学的主要流派: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认知心理学。(简介各流派的形成或流行时间、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或主要研究领域)。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意义(1)研究方法:简介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等。(2)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四、练习作业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6 学时

7、)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基础,掌握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掌握神经信号的传导过程,懂得脑的结构和机能,了解脑和内分泌系统对行为的控制。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机能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传递,脑的主要机能系统三、主要内容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2、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机能3、脑的主要机能系统4、条件反射学说5、内分泌系统四、实践要求四、实践要求通过展示,了解脑的结构及功能第三章 意识和注意(5 学时)一、教学目标理解意识的概念及意识的特征,掌握注意的定义、种类及影响因素,理解注意的品质,掌握注意的相关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二、教学重、难点教

8、学重点:注意的种类、注意的品质6教学难点:意识的定义、注意的品质三、主要内容1、意识概述(1)意识的定义(2)意识的特征:自觉性、能动性、社会历史制约性(3)自我意识2、注意及其种类(1)注意概述:注意的定义、注意的特征、注意与意识的关系、注意的功能。(2)注意的种类其一、无意注意:定义、影响因素其二、有意注意:定义、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其三、有意后注意:定义。有意后注意的特点。3、注意的品质(基本特征)(1)注意的广度(定义)(2)注意的稳定性(定义、注意的起伏现象、注意的分散)(3)注意的转移(定义)(4)注意的分配(定义、注意根本的条件)四、实践要求通过演示性实验,让学生掌握注意的

9、品质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6 学时)一、教学目标了解感知觉的定义、感觉与知觉的关系,感觉与知觉的分类,掌握感知觉的规律。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感知觉概述、观察教学难点:感觉与知觉的规律三、主要内容1、感知觉概述(1)什么是感觉:定义、种类(2)什么是知觉:定义、种类(3)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2、感觉与知觉的规律(1)感觉的规律(感觉现象):感觉适应、感觉对比。7(2)知觉的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3、观察(1)观察的含义:定义、特征(2)观察力的培养第五章 记忆(8 学时)一、教学目标了解记忆的定义、分类及记忆的品质,掌握记忆的基本

10、过程以及遗忘的原因,并且能应用记忆的规律组织复习。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记忆的品质与知识的巩固教学难点:记忆的品质:三、主要内容1、记忆概述(1)记忆的定义与记忆过程:定义、记忆的基本过程(基本环节)(2)记忆的类型其一、根据内容分: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其二、根据时间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遗忘遗忘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原因:衰退说、干扰抑制说(前摄抑制、倒摄抑制)2、记忆的品质与知识的巩固(1)记忆的品质: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记忆的准备性(2)知识的巩固记忆术。定点记忆法、人为联系记忆法(联想法)。如何正确组织复习。

11、第六章 思维(8 学时)一、教学目标理解思维的概念、特征和种类,了解思维的基本过程,了解思维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思维概述、问题解决教学难点:思维和语言的关系、创造性思维三、主要内容81、思维概述(1)思维的含义及特征:思维的定义、思维的基本特征(2)思维的种类其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其二、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定义、特点)其三、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其四、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2、思维和语言的关系3、问题解决(1)问题与问题解决的含义:问题及问题解决的定义、问题解决的空间(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迁

12、移的作用、原型启发、定势的影响、功能固着、非智力因素(动机、情绪、个性特征)。4、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及特征(2)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然阶段、验证阶段。(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保护好奇心、激发未知欲;创设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氛围;加强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训练;陶冶创造性人格。第七章 表象与想象(3 学时)一、教学目标理解表象的概念及其特征、想象的概念及种类,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条件。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表象的概念、想象的概念与种类,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概念。教学难点: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条件。三、主要内容1、表象(1)表象的概念(2)表象的特征:

13、表象的形象性、表象的概括性。(3)表象的种类:其一、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动觉表象、嗅觉表象等。其二、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其三、记忆表象与想象表象2、想象9(1)想象的概念(2)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定义有意想象:定义再造想象:定义、形成正确再造想象的条件。创造想象:定义、创造想象的条件。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6 学时)一、教学目标理解情绪的概念、功能,了解情绪理论以及情绪智力理论,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情绪的概念,情绪的功能,情绪调控方法。教学难点:情绪理论三、主要内容1、情绪概述(1)情绪的含义(2)情绪的分类:克雷奇的分类:原始情绪、与感觉有着的情绪、与自我评价有着的情绪、与别人有着的情绪。(3)情绪的功能:适应环境的功能、影响和调节认知的功能、信息传递的功能。2、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理论(2)坎农-巴德学说(3)阿诺德的情绪学说(4)沙赫特的情绪理论3、情绪的调节(1)情绪调节的途径和方法(2)健康情绪的培养第九章 动机(4 学时)一、教学目标了解需要、动机概念及分类,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能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动机的规律。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马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