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圈也遵循淘汰法则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96421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圈也遵循淘汰法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音乐圈也遵循淘汰法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音乐圈也遵循淘汰法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音乐圈也遵循淘汰法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音乐圈也遵循淘汰法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圈也遵循淘汰法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圈也遵循淘汰法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7 页音乐圈也遵循淘汰法则?简述维奥尔琴与提琴的竞争和兴衰摘要:提琴到底从何而来,维 奥尔琴到底是不是提琴的祖先,它的兴衰又是怎么样的,作者查阅历史书籍,从维奥尔 琴的形成与介绍,提琴的 兴起,维奥尔琴与提琴的竞争,维奥尔琴的兴衰兴,维奥尔琴、提琴和西班牙吉他的比较,维奥尔琴现是否存在等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概括与论述。关键词:维奥尔琴;提琴序言近代提琴约在 1550 年已为人们所熟悉,是由当时流行的乐器雷贝克琴 演变而来的。通常所说的提琴的前身是维奥尔,那么在构造、调弦、演奏、技巧等方面对现代提琴的形成到底有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呢?而如今似乎维奥尔琴以不为众人所知了,只有及少一部分人

2、知道它的存在。那么维奥尔琴是什么样的琴,它的兴衰史是怎么样的,与提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什么样的竞争呢?为此,笔者对维奥尔琴的形成与介绍,提琴的兴起,与提琴的竞争,维奥尔琴的兴衰史,与提琴和西班牙吉他的比较,维奥尔琴现是否存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做出了简述。一、维奥尔琴的形成与介绍大约在 1315 世纪之间,在意大利逐渐形成一种叫“维奥尔琴”的弓弦乐器。它的样子已经有点像现代提琴:有较高的侧板,下垂的琴肩,腰部有向内弯的中环及音孔等,但其构造和演奏手法与提琴类乐器还不尽相同。维奥尔琴的弓是向外弯的,和以前的二胡弓差不多,持弓时手心向左上方放在弓杆的下面,演奏时手腕很松,并用中指调节弓毛的松紧,与拉二

3、胡的方法很相似。它发音柔弱、恬静,带有鼻音,由于它音质清晰、有利于演奏复调,很适合文艺复兴前后欧洲贵族阶层的审美趣味。维奥尔琴以演奏方式来划分有两大类:低音的用腿夹着拉,称“腿式维奥尔琴” ;高音的用手提着垂直放在腿上拉,称“手提维奥尔琴” 。按不同声部来划分又分为:高音维奥尔琴、中音维奥尔琴、次中音维奥尔琴、低音维奥尔琴等。起初维奥尔琴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第 2 页 共 7 页的,但它高高的侧板,下垂的琴肩和内弯的中环,到 17 世纪已基本定型。维奥尔琴的制作很讲究,选料精良。面板是拱起的,背板却是平的,只是在顶部接近琴颈到处有些倾斜,背板经常加上几条横贯的木条来加固。侧板很高,用羊皮条或麻布作

4、村条来加固。面板、背板没有突出的琴边。琴颈宽而平,有时很薄,用绷紧了的羊肠在琴边作为“品” ,经常用7 个品(有时用 8 个) ,按半音排列。琴弦离指板很近,以便于按弦。大多数维奥尔琴有 6根弦,但也有 7 根或是 14 根的。6 根弦维奥尔琴的标准定音是按相隔四度、四度、大三度、四度、四度的音程关系。既高音维奥尔琴为 dgcead,中音维奥尔琴为 Gcfadg,低音维奥尔琴为 DGcead。当然,因地区不同,也还有另外的定弦法。二、提琴的兴起在威尼斯等意大利的沿海城市,由于海上贸易发达,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感情都得到了解放。音乐也逐渐从中世纪的约束中被解放出来。过去在禁欲主义的思想指导下,专

5、业创作手法单一:旋律必须是钦定的,节奏型十分死板,乐句的结构要讲究所谓“诗体” ,律制限制在毕达哥拉斯律之内不得逾越,连调式也只准用七种教会调式。但是现在的新兴市民阶层可不管那一套了,在自由的民间艺人倡导下,音乐艺术出现了以下一些变化:在复调音乐继续向前发展的同时,主调音乐兴起,音乐的表情扩大了。例如:音量的幅度增大了,音域增宽了,不依附与声乐、戏剧的器乐音乐大大增加,器乐的技巧性和表现个体意识的独奏音乐得到了发展。这些变化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摆脱“神”的约束,表现“人”的情感,寻找“人”的声音。这时,维奥尔琴的音响和性能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市民阶层的需要了,人们期待着一种新的弓弦乐器,她能够更接

6、近于“人”的声音,能表现人类自己的强烈的、具有个性的、自由奔放的感情。为了使琴发出人的声音,意大利的制琴大师们曾经为此走遍整个欧洲,研究各种教堂、宫殿、桥梁、城堡,观察各种雕塑、油画、壁画,思索它们的美的形象与音响震撼人心的源泉。他们追求的不单单是外形美,也不单是结构科学,便于演奏,而首先是胸中蕴藏着一种大胆的设想:用几十片木片发出人世间最美妙、最动听的音响类似人的歌唱,表现人的感情的歌唱。1虽然无法证实是谁第一个造出小提琴来,但是,在 16 世纪处最早一批还未完全定型的小提琴已经诞生了。与此同时,在法国和波兰也有类似的发现。16 世纪初期的克里莫纳是米兰附近波河河畔的一个恬静的小镇,当地人多

7、以制造各种乐器包括维奥尔琴和键盘乐器为职业,也兼作别的木器活。第 3 页 共 7 页被成为提琴制作祖师爷的安德烈 阿玛蒂 ,最初是作为制造弓弦里拉和维奥尔琴的学徒,但是在不久以后,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构想。他在维奥尔琴形制的基础上,吸取了列贝克 等其他弓弦乐器的隆起背板和五度调弦等特点,设计出流传至今的、发音透明而柔和、造型美观而有诗意的、只有四根弦、指板上没有“品”的提琴。提琴的灵魂无疑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然而提琴的结构和形体却是许多学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声学和材料学等)令人惊叹的结晶。科学如果不发展到这个地步,提琴也不会出现。进步的美学思想与生产技术水平是音乐文化、包括乐器的改革、发展

8、、更替的两个决定因素,也是天才赖以展示的必要条件。提琴的出现,得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欢迎。17 世纪初的音乐评论家梅尔森写道:“维奥尔琴是哀伤而懒洋洋的,里拉琴是淡而无味的,而小提琴却是活泼愉快的。她是声音有力而锐利,所以比维奥尔琴更能够激动人心,是最完美、最优秀的乐器,可以说是乐器之王(当时钢琴还未出现) 。 ”2三、维奥尔琴与提琴的竞争事实上维奥尔琴提琴在出现后,并没有像油灯被电灯代替那样马上被取而代之,相反,这两大类乐器在欧洲并行发展了两百多年。维奥尔琴在 17、18 世纪还曾经达到它的黄金时期,因为它受到占统治地位的贵族阶层和知识分子的喜爱。特别是在法国,僧侣和王公是维奥尔琴的庇护者。1

9、740 年在法国发表的从提琴的侵犯和大提琴的觊觎中捍卫维奥尔琴论文里写道:“高贵的人都知道,要排遣寂寞,要为自己(而不是别人)寻欢作乐,就可以拉拉维奥尔琴,并仅仅和自己可爱的夫人那位出色的拨弦古钢琴弹奏者共享此乐。骚人雅士们把维奥尔琴当作命根子放在卧室、书房或在至尊的肖像旁让它占一席之地。至于小提琴,那个马尾巴拉羊肠子的玩意嘛,只配放在过道里,或是赶到楼梯底下,让它和猫儿谈情说爱去吧!” 而在意大利,提琴的命运就不同了, “在意大利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得最早,家奴关系也瓦解得更早。 ”3这里曾经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市民欢迎提琴,所以提琴最早进入音乐的殿堂。克里莫纳人、作曲家蒙特威尔第,作为威

10、尼斯歌剧乐派的创立者,在他所创作的歌剧中,乐队的编制比以前大,提琴类的弓弦乐器开始占据主要的地位。他还扩大了弓弦乐的表现力:诸如颤弓,拨弦等,这在当时都算是了不起的发明创造。这样,演奏的人多起来了,需求日益增长,提琴的制作就由少数天才的探索和发明,逐渐变成了各个造琴家族竞相制作的“热门货” 。别的地区暂且不说,单是在克里莫纳,著名的制琴家族,首先是阿玛蒂家族,然后是瓜乃里家族以及斯特拉迪瓦里家族,形成了延续近二百年之久第 4 页 共 7 页的而为后世所公认的提琴制造业的最高代表。虽然 16 世纪的音乐家们认为提琴族乐器是“下贱等人”用的,只有维奥尔琴族乐器才配得上给“高贵人士”使用。但是,很明

11、显,由于提琴族乐器的这些优点在新的历史时期审美情趣改变,演奏环境扩大,听众人数增多以后,必然会战胜维奥尔琴族的,并逐步取而代之。四、维奥尔琴的兴衰兴维奥尔琴自问世以来,很快就成为文艺复兴(1416 世纪)到巴洛克时代(1718 世纪)上层社会最流行的弓弦乐器。它们不但用于伴奏声乐,还作为独奏乐器一直活跃到 18 世纪中叶。维奥尔族乐器存活了二百年之久从 17 世纪到 18 世纪是维奥尔族乐器的黄金时代,到 18 世纪中叶以后,终于被提琴族乐器所淘汰。 “它们虽然不是提琴族乐器的直接前身,但是对提琴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提琴的近亲或近缘。维奥尔族乐器的演奏技术和很多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12、对后来的大提琴特别是低音提琴有很大的影响,中提琴叶采用了许多维奥尔琴的作品。 ”4自维奥尔族乐器被淘汰以后,销声匿迹了一个世纪(正是提琴族乐器迅速猛发展的时期) ,在 19 世纪后半叶,法国著名大提琴家托贝彻和德国大提琴家威特对低音维奥尔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研究及学习它们的演奏法,并在音乐会上演出鲍凯里尼和门德尔松为维奥尔琴写的独奏作品。而真正复活维奥尔琴的带头人要推 20 世纪的英国小提琴家多尔迈奇,他正式组建了专门从事演奏并制作维奥尔琴的机构,收集了 1618 世纪的乐器和乐曲,组织用古乐器演奏的音乐会,受到了公众的注意。与此同时,德国的一位大提琴家格鲁莫尔发表了膝夹维奥尔琴的教程,与

13、 1928 年在莱比锡出版。五、维奥尔琴、提琴、西班牙吉他的比较在历史上还有一种说法,维奥尔琴和提琴并无什么大的联系,而是西班牙吉他的一种。西班牙吉他是经欧洲传入的一种乐器,经过发展后又 6 根弦,8 根弦,14 根弦不等的弦数,也有品,拨弦乐器,无弓拉奏,后与民族相融合,足渐成为自己民族的乐器。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列表来区别三者之间的联系,如下表:(以高音琴为例)第 5 页 共 7 页维奥尔琴 提琴 西班牙吉他产生年代 1315 世纪 16 世纪 1315 世纪所出现地区 意大利 意大利 欧洲乐器类型 弓弦乐器 弓弦乐器 弹拨乐器音位排列 按半音排列 按全音排列 按半音排列弦的数目 6 根

14、、7 根、14 根 4 根 6 根、8 根、14 根不等分别的音名 dgcead Gdae EAdgbe背板的弧度 较平 较拱 较平琴马的弧度 较平 较拱 无指板上的刻度 有品 平而无品 有品弦的紧张度 较松 较紧 无定弦的音程 四度大三度 五度 四度大三度持琴的姿势 手提放在腿上 肩上 挂在胸前放在腿上持弓的姿势 手心向左上方 手心向下 无把位的使用 基本固定一个把位 换把较多 基本固定一个把位发出的音色 柔弱、朦胧 响亮又力、又可柔和 朦胧、柔和形制 葫芦 葫芦 葫芦相信,从图表不难看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难以平分啊!但是从大的方面,如弦数、有无品、音程、用法等方面来看,西班牙吉他可以

15、说是稍稍占了上风,但是提琴又占了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乐器的类型,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又不难看出,西班牙吉他和维奥尔琴确实有很大的联系。所以说维奥尔琴是西班牙吉他的一种也不无过错。但是历史资料有限,所以,维奥尔琴到底是属哪种乐器我们还不敢妄自诽谈,需要再多开拓和收集历史资料才敢下定论。六、维奥尔琴现是否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8 年在英国成立了维奥尔琴协会,1963 年在美国建立了美国维奥尔琴协会,出版刊物并报导演出状态。5从 1970 年以后,演奏维奥尔琴的约来越多,在欧洲、北美、甚至日本都逐渐普及。大学和音乐学院纷纷购置维奥尔琴,成年人演奏它作为业余爱好,孩子们无需先学小提琴或

16、是大提琴就很容易上手,大批的维奥尔琴制作者第 6 页 共 7 页和仿造古琴者也应运而生。维奥尔琴演奏家的人数也在迅速增长,如温津格尔、科赫、杜佩列等。它们按照 16 世纪以来维奥尔琴演奏的技术,不断地钻研,力图恢复它本来的面目。但是,在现在这个年代,大多数人都还是没有听过或是见过维奥尔琴的,极少有维奥尔琴演奏家开独奏音乐会,出唱片,有时有,但是数量往往是极少的,更多的是把它作为古典收藏,而不是拿出来演奏来演奏它,因为已经有了比它更为优美高雅的提琴族。结语其实,维奥尔琴和提琴都是一门深奥的音乐,在不同的年代,自然对它们看法和评价就不同。所以,我们不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而只能说哪个年代更为看重哪种乐器,更适应哪个乐器。其实只要是音乐,对广大群众是好的,我们都应该去遵循、去发展它,而不是让它们随波逐流,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掉。因为只要是音乐,不仅仅是对懂音乐、学音乐的人,还有不懂音乐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