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089528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 赵欢 吕宝文 石河子大学 摘 要: 采茶戏历史悠久、形式独特, 被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之一。而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发展至今已逾百年, 将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融合, 结合地域人文、地理、民族文化传统等, 能够改善音乐课堂教学的结构, 补充高校音乐发展史、声乐戏曲教学等,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目的, 使学生领略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关键词: 采茶戏; 高校音乐教育; 融合; 作者简介:赵欢 (1983-) , 女, 陕西宝鸡人, 硕士, 讲师, 研究方向:音乐教学论。作者简介:吕宝文 (1983-) , 男, 陕西宝鸡人

2、, 硕士, 讲师, 研究方向:钢琴表演。进入 21 世纪以来,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虽然取得了累累硕果, 但是在“西方音乐中心论”这种价值观念的引导下, 也显现出了种种弊端,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越来越困难。一方面, 有关地方民族音乐文化内容在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中被边缘化;另一方面地方戏曲面临失传的困境, 地方民族音乐文化得不到重视。采茶戏是地方民族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源于我国南方的广大地区, 是老百姓最喜好的文化活动, 迄今为止, 已经有了近三百多年的历史, 主要集中在湘东南、赣东南等客家地区, 具有极高的地方文化艺术价值。将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融合, 能够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欣赏能力、

3、弘扬地方特色的采茶戏, 对高校音乐教育的拓展、提升音乐教育民族审美情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1 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在联系采茶戏已经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历史悠久、形式独特、地方色彩浓郁, 是一项珍贵的客家文化遗产, 是客家先贤创造的精神财富, 是“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是客家人共同的文化积淀。将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融合, 对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1 能够丰富高校声乐戏曲教学内容采茶戏音乐丰富多彩, 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是由客家民歌发展而来的, 可塑性强, 乡土气息浓郁, 是活跃在南方客家地区的一种民间小戏, 属于

4、曲牌联缀体。如:赣东南地区的采茶戏, 是江西地方小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风格特色十分鲜明。通常称为“三腔一调”, 根据曲牌的来源、弦路、调式等, 戏曲工作者将唱腔分为四种, 即:茶腔、灯腔、路腔和杂调, 曲牌共有三百多首。作为采茶戏中的主要声腔“茶腔”, 旋律优美抒情, 节奏活泼明快, 如:“上山调”、“牡丹调”等, 富有浓厚的田园山野风味;而作为采茶戏中的重要声腔灯腔高亢浑厚, 如同山区人民向上的精神风貌, 旋律跌宕起伏, 粗犷热烈, 加上唢呐和锣鼓的紧密配合, 戏曲味较浓, 情绪振奋, 灯腔张弛有度, 气氛炽热;“路腔”为采茶戏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具有轻松活泼、诙谐风趣

5、的特点, 是由适应路上行走时所唱曲牌而得名;“杂调”在采茶戏音乐中不作主腔, 娇柔甜美、玲珑华丽, 但是偶尔出现, 穿插使用, 具有奇特的艺术效果, 能够起到点缀情趣。因此,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 采茶戏能够丰富高校声乐戏曲教学内容, 使其丰富多彩。1.2 能够满足地方音乐的发展采茶戏是当地民间灯彩和采茶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客家地区土生的一个剧种, 具有悠久的历史。数百年来, 采茶剧伴随着客家人的劳动生息代代相传, 说的是客家方言, 跳的是客家舞蹈, 演的是客家发生的故事。新中国成立以后, 采茶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等的指导下, 采茶戏经过整理改变了许多剧目, 如

6、:补皮鞋、老少配等。同时还为剧种注入了新鲜血液, 移植上演和创编表演了大量的现代戏。由此, 将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融合在一起, 能够使高校音乐史课程的内容更为丰富, 是传统音乐在历史中的自然发生。并且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是目前学生了解最少又最想探寻的知识层2。1.3 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艺术具有更加充盈、集中的审美含量,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独立的校园环境、深厚丰富的学术理论, 是一种独特鲜明的多样性文化, 是优秀的历史积淀, 是丰富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资源。而艺术教育的实施就是高校的美育, 美育的设施是校园文化的建设, 艺术教育具有独特的情操陶冶、深化认识、智能开发和心理平衡等功能。将采茶

7、戏融入到高校音乐教育中, 能够使学生掌握采茶戏技艺的基础上, 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同时也推动了传统音乐的健康发展, 提高了学生对传统音乐的鉴赏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技艺、知识的动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校园艺术团作为采茶戏实践基地、学校宣传窗口, 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 能够为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色彩, 形成了具有特色、个性化的先进校园音乐文化, 从而能够实现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 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措施采茶戏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元素和重要的教学价值, 融合了传统茶文化与传统民间音乐的艺术形式, 因此, 将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融合在一起, 采取适当

8、的措施, 根据音乐教学目标和实际教学需求等, 将其引入到日常教学中, 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现高校音乐教育目标3。2.1 通过教唱采茶歌、传授民间乐理等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孕育出采茶戏特有的采茶歌风格, 为了让学生耳目一新地感受到采茶歌曲中的文化气息, 高校要将散发着地方民族气息的“山珍野味”引入到课堂中, 通过教唱采茶歌, 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感受到茶文化的丰富多彩。如:在实际教学中, 注意从新剧目中挑选出采茶调, 从广阔生动的题材内容中去粗取精, 并整理成活页提供给学生, 摘英撷华, 掀起一股“爱我民族、唱我民歌”的热潮,

9、 在课堂教唱, 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到地方文化带来的强大魅力。同时, 采茶戏曲体玲珑, 主要以徵、羽、宫三调式为主, 宫、商、角、徵、羽调式齐备。从艺术技巧和表演手法上来看, 传授民间乐理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古朴优雅的徵羽宫乐风, 体会到采茶戏中所蕴含的地域特色, 有选择地把这些地方民族乐理常识通俗易懂地教给学生, 让他们不无敬畏地体会到客家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让他们感受到民族音乐的摇曳多姿、瑰丽神奇, 从而激起他们对客家文化的根系和源头的认识和了解。2.2 通过跳采茶舞, 学习民间乐器演奏, 拓展学生视野采茶戏载歌载舞, 语言幽默风趣, 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欣赏采茶戏, 高

10、校音乐教育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要掌握矮子步、扇子花、水袖等表演要素, 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表演中充分了解当地客家方言, 通过一些传统剧目中的某些片段, 让学生进行表演学习, 如:九龙山摘茶、茶童戏主等, 掌握采茶戏的舞言。同时, 高校音乐教育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聘请一些地方采茶戏艺人, 激发学生学习采茶戏的兴趣, 让他们进入到课堂中, 拓展学生的视野, 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另外, 民间器乐演奏根植于泥土、流传于民间, 与人民生活习俗紧密相连的民间器乐, 是依附于民俗活动生存和发展。采茶戏的伴奏乐器有勾筒、唢呐、笛子等, 这些乐器均为民间乐器。其中唢呐是客家八音中最主要

11、的乐器, 其吹奏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音乐协调、高昂悠扬”, 是客家人非常喜欢的一种传统乐器4。目前, 高校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性课题就是学习民间器乐演奏。这些民间乐器为广大人民群众世代相袭、历久不衰, 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丰富的表现力、浓郁的乡土气息等。因此, 通过讲授乐曲、结构和旋律特点, 将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融合, 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演奏技巧, 能更好地推动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鼓励学生向民家吹打乐高手虚心学习求教, 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参考文献1吴洁, 舒洁.赣南采茶戏唱腔特点分析J.戏剧之家.2015 (23) :35. 2农星光.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纳入高师音乐学课程体系的思考-以广西地方戏曲为例J.中国戏剧.2013 (2) :72-73. 3张旦丹.采茶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路径研究J.福建茶叶.2016 (11) :392-393. 4傅丽.赣南采茶歌舞在舞蹈教学中的意义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 (5) :106-1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