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1-4_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_新人教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4088876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1-4_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_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1-4_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_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1-4_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_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1-4_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_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1-4_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_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1-4_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_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1-4_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_新人教版(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点1 地球的公转1.公转概况,第3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黄赤交角:地球公转形成黄道平面,地球自转形成赤道平面,两者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交角为 。(如下图),23 2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的存在,加之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如下图),知识点2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长夜短,极昼,昼夜,昼短夜长,极夜,长,短,短,长,北极点极夜天数比极昼天数略少的原因北极点发生极夜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所需时间短。而北极点发生极昼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所需时间长。,关于黄赤交角的几种

2、等量关系(如图):(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图解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图解昼长的纬度变化,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考点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图说考点1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1)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如图所示),简称太阳高度。(2)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所示),正午太阳高度图,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变化规律,由图可知: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逐渐减小;离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近大远小)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

3、高度相同。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2)季节变化规律,图中A代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B代表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C代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规律:(以北半球地区为例)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且太阳光线都来自南方。如下图中甲图。北回归线上: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冬至日最小,冬至日太阳光线来自南方,夏至日来自天顶。如下图中乙图。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光线来自不同方向。如下图中丙图。赤道上:春、秋分直射时最大,冬、夏至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太阳光线来自不同方向。如下图中丁图

4、。,北半球不同地区二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图,3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某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纬度差指该地所在纬线与该日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跨越的纬度数;若两点在同一半球,纬度差为两地纬度值相减;若两点分别在南、北半球,纬度差为两地纬度值相加)。,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

5、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4)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的地区夏至日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太阳高度的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年内有两次90的地区,位于回归线之间;一年内有一次90的是回归线,一年内有一天太阳高度为0的位于极圈;一年内只有半年太阳高度的是极点。并进而判断该地区的其他地理特征。,(6)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h90(如下图)。,1图1为甲、乙、丙三地等高旗杆正午影长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图2为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对图1中甲、乙、丙三地地理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6、A甲、乙两地有阳光直射现象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乙地C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甲地(2)图2中能够反映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解析第(1)题,甲地影子始终朝北,说明甲地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乙地影子既有朝北也有朝南,说明乙地在热带地区;丙地影子最小值为0且只有一天,说明丙地在回归线上。第(2)题,乙地影子既有朝北也有朝南,但朝北的时间较长,说明乙地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夏半年(春分至秋分)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答案(1)C(2)C,日影的变化规律 一天中,日影的长短变化由太阳高度决定,其规律大致是:日出正午日落对应的影长变化为最长

7、最短最长。日影朝向也有一定的规律: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朝向正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日影朝向正南;南、北回归线之间正午日影可能朝南、朝北或无日影。,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计算图说考点1昼夜长短状况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该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由此可见,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由此可见,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与直射点位置无关。,3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2

8、)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外),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2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甲处放大图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2)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写出摩尔曼斯

9、克港、开普敦、开罗、北京四城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并说明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两城市昼夜长短的变化。(3)地球公转到乙处时,写出D点的日出、日落时刻。(4)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B两点的昼长分别约是多少?,解析第(1)题,结合甲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其放大图知该放大图为北半球,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第(2)题,该四地由北向南昼逐渐变短;由甲处到乙处,北半球各地昼逐渐变短,南半球各地昼逐渐变长。第(3)题,根据图示看出D点向东30为18时经线,即日落时间为16时,并由此可求得日出时间为8点。第(4)题,结合A、B两点昼弧长度求得昼长。答案(1)逆时针方向画箭头。(2);昼变长夜变短;昼变短夜变长

10、。(3)8:00;16:00。(4)14小时;12小时。,图示法记忆昼夜长短的变化,考点三光照图的判读图说考点1常见光照图的类型(1)极地侧视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于与南、北极圈相切的两切点。,以上三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平分,下面的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不等分。,(2)极地俯视图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3)斜侧(俯)视图观测点既不在赤道上空,也不在极点上空,观测到的光照情况即为斜侧(俯)视图。,(4)矩形投影图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圈、南北回

11、归线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它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离赤道越远,变形越大。判读此类图的关键是晨昏线、极昼极夜和赤道上的日出(6时)日落(18时)时间等。,(5)局部图解题时把图像补充完整,可降低解题难度。,(6)地球公转轨道图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中,完整展现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一般结合地轴方向、近日点、远日点进行判读。,(7)公转轨道局部图结合公转方向和昼夜分布判读。图中阴影为夜半球,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可确定为秋分日前后的光照图。,2光照图判读的关键信息晨昏线光照图多以晨昏线为主要信息载体来考查相关知识,因此同学们要掌握晨昏线的一些规律,概括地说要掌握三大关系和三个点。(1

12、)三大关系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二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其他时间存在一定的夹角(02326),该夹角随季节发生变化且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相等,在二至日时最大。,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二分日时晨昏线与所有纬线垂直相交,其他时间都会与地球上纬度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相切,相切的纬线圈上正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晨昏线所在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2)三个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由于赤道上始终昼夜等长,晨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可以利用该点求得直射点的经度和其他经线的地方时。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即晨昏线和极昼(夜)区的切点,切点所在纬度

13、是出现极昼(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晨昏线和极昼圈(极夜圈)的切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下图中90)。晨昏线和极昼圈的切点(如下图中C)地方时为24时(0时);晨昏线和极夜圈的切点(如下图中D)地方时为12时。,晨昏线与纬线的交点:晨昏线把所在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利用该点可以求出该纬线各地的昼长或夜长(只要求出昼弧或夜弧的长度,根据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就可以计算出昼长或夜长),还可以计算出该纬线各地的日出和日落时间。,3“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

14、_。(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地。(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日_点。(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_,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解析第(1)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出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可判断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12月22日,甲所在经线为白昼的中间线,故太阳直射点为(2326S,180)。第(2)题,赤道上昼夜等长即昼夜长短变化为0,极圈及其以内地区能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15、,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由极圈到赤道昼夜长短变化逐渐变小。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最靠近赤道,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第(3)题,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即回归线到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一致,都为4652,故选项D正确。第(4)题,甲、乙、丙三地相比,丙时间最晚为6月22日8时,要想进入新的一天应再过16小时,即6月23日0时,此时甲地时间为6月23日4时。第(5)题,该图是以北半球为中心的投影图,根据经纬度分布规律可读出丙的地理位置即(30N,120E),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低温少雨)。,答案(1)(2326S,180)12月22日(2)乙(3)D(4)16234(5)亚热带季风气候寒冷干燥,光照图的综合运用总结(1)与地方时相关的运用:计算地方时、区时、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确定日界线和日期。(2)与季节相关的运用:地球的公转速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变化;昼夜长短的分布及变化;气压分布、某地的气候特征、天气现象;季风洋流流向;河流汛期、河流入海口的盐度;植被的生长状况;动物迁徙;农业的生产过程、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极地科考时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