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88711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二年级(1)班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做为中国人,我们要尊敬五星红旗;2国歌也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3国徽也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每周一早晨我们都做什么?(升国旗)2为什么我们要升国旗呢?3根据学生回答导入教学,并对答的好的同学给予鼓励。板书: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事物引入本课,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二、认识国旗、国歌1 屏幕出示五星红旗,提出问题: 为什么五星 红旗是红色的?为什么有五颗星?五颗星象征什么?板书:国旗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五星红旗是红色的,红

2、色象征革命,是用无数英雄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五颗黄色的五星角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 (课件演示)3对于五星红旗你还知道什么呢?学生汇报收集资料。 (内容大致包括:五星红旗的来历,关于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尊敬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五星红旗的升挂要求)4看看法博士说了什么?(课件出示)5屏幕出示义勇军进行曲图片,教师介绍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它创 作于 1935 年,由田汉作词, 聂耳 谱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作者当时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2板书:国歌6提出问题:想一想什么场合应当升国旗、奏唱国歌,升国旗、奏唱国歌时应当注意什么?7分组讨论:升国旗、唱国歌时应该怎样

3、做?为什么这样做?(幻灯出示)8学生汇报结果,适当予以表扬,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9小结:(1)少先队员行队礼,唱国歌时肃立、声音哄亮。国歌也代表我们国家,表现出我们对国旗国歌的尊敬和无比热爱。(2)军人行军礼,庄严而神圣。(3)奥运会领奖台上升国旗时,运动员立正行注目礼,有些运动员习惯把右手放在心上,表示心和祖国连在一起,这说明运动员在胜利的时刻最先想到的是祖国的荣誉,为祖国争光而自豪,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10看看法博士说了什么?(课件出示)11同学们,升国旗唱国歌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忠诚, 让我们重温这庄严的时刻吧!12、全体起立,齐唱国歌。三、认识国徽1课件出示国徽

4、。教 师介绍国徽的构成,学生说出象征的意义。板书:国徽2让我们看一看法博士是怎样说的?(课件出示法律法规)3课件出示交流苑, 讨论:有一家公司在自己的商品包装上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并且以小广告的形式四处散发宣传。 这家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4小结:同学们,天安门城楼上有国徽、人民在会堂有国徽、*上有国徽。国徽和国旗一样代表着国家,爱国徽同样是爱祖国的表现。四、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国旗、国歌、国徽,它们都是祖3国的象征和标志,我们要自觉尊重和爱护,我们要为生在这个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板书:祖国的象征 骄傲 自豪让我们齐唱红旗飘飘五、课外活动:开展唱国歌比赛。4学习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二年级(1)班教学目的: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同学们!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 1999 年 6 月 28 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 11 月 1 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意义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

6、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三、讲授新课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5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7、,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 8 类 6 种。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结交“哥们、姐们” 、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打扮:注重

8、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2、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出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3、不及时矫正不良行为的后果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

9、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生 8 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6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 名 13 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 8、9 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优劣机,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 8 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 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 15 起。这 8 个人也都是从小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有的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5

10、、指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A、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 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B、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 ,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C、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D、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中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以高尚道

11、德。四、结束语:祝每一位同学都成为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7小学法制教育教案二年级(1)班教学目的通过王亮学法、知法、守法的事例,教育学生在社会上要遵纪守法,并懂得首先要从遵纪做起。教学过程一、导题:同学们,讲课之前,老师向你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在马路上行走,有人欺侮了你,你会怎么办?回答得很好,我们当中有些人表现出了一种无畏的英雄气概,但这并不是最理想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遇到拦路抢劫的事,我们最好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知法守法 。板书课题:知法守法 二、讲述故事,激情明理:8创设情境、讲述故事。提出问题,引导明理:问题:当别人对小亮强行

12、搜身时,小亮是怎样做的?小亮为什么不让哥哥去报复?如果去报复后会造成什么后果?小亮为什么能受到别人的称赞?带着问题,互相交流。师生共议,明确道理。学生议论,教师小结:小亮在被别人拦住,遭受恐吓的时候,并没有被吓倒,他勇敢地站在那里,冷静地劝说那几个人;当那几个青年强行对他搜身时,小亮利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保护了自己,指出了他们的行为触成了犯罪。假如你是小亮,你这时会怎样做?说的很好,我们要用法律保护自己,首先必须知法、懂法,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必须多学法律知识,只有掌握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才能在自己受到伤害时保护自己。是的,小亮清楚地知道:如果哥哥去找他们,一定会用暴力报复他们,而

13、使用暴力去报复人是违法的,因此小亮不让哥哥去找他们。小亮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二是使哥哥免于违法。当然这一切都是与小亮知法守法分不开的。假设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的亲人要去报复别人,你会怎样做?假如那几个青年是你的亲人,你又会怎样做?小结:以后,我们一定要多学些法律知识,不做违法的事。假如我们的亲人要做违法的事,一定要劝阻。如果已经做了违法的事,一定要劝说他们到公安机关自首。让我们共同努力,维护社会治安,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好吗?师:小亮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称赞,是因为他平时学习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用法律去劝阻别人不违法,模范地做到了学法、知法、守法。三、拓宽知识,深化明理

14、:列举事例,强化明理。小亮是我们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的典范。有谁知道我们身边知法守法的事迹吗?小结:你们说的这些事迹,有很多老师也知道,他们一方面自己遵纪守法,另一方面用法律终止别人违法,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却维护了社会的安宁,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四、对比讨论,辨析明理: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小公民,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小结:少年儿童是祖国9未来的建设者,有权利和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定,因此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少年儿童天真活泼,不应该受法律的约束。 小结:天真活泼并不是无拘无束,少年儿童的天真活泼是在以纪律和法律为前提条件下的天真活泼,所以也应以遵纪守法为先决条件。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知法守

15、法的好少年。 小结:从小学法、知法、守法,同时要运用法律知识劝阻别人的违法行为,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做出贡献。五、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王亮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同时,终止了个别人的违法行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希望你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从小遵守纪律,长大遵守法律,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10小学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1)班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道路交通法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2、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知道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预防。3、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交通

16、法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交通法的行为的辨别能力。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依据教学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实情景:这是我校一学生在校门口冲下斜坡跑上马路时的情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其合理想象:“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样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在感知的环境中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搭建了平台。2、合作交流,大胆探究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出可能出现车祸与不可能的两种情况,并启发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其原因是什么?并相机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交流、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分析能力,以及让他们懂得“道路安全,防患未然”的道理,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教师就此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自觉遵守交通法。3、事故再现。在学生感知、认知的基础上,为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不失时机地播放录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