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预警与审计治理策略研究——以江苏省p2p网贷平台为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069587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预警与审计治理策略研究——以江苏省p2p网贷平台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预警与审计治理策略研究——以江苏省p2p网贷平台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预警与审计治理策略研究——以江苏省p2p网贷平台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预警与审计治理策略研究——以江苏省p2p网贷平台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预警与审计治理策略研究——以江苏省p2p网贷平台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预警与审计治理策略研究——以江苏省p2p网贷平台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预警与审计治理策略研究——以江苏省p2p网贷平台为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预警与审计治理策略研究以江苏省 P2P 网贷平台为例 刘骅 张婕 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在传统金融业的广泛应用, 以 P2P 网贷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P2P 在给消费者带来便捷金融服务的同时, 也隐藏着巨大风险, 对其信用风险识别与预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 P2P 网贷平台为例, 在审计“免疫系统”分析框架下, 构建P2P 网贷平台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并综合运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集成评价模型对江苏省 10 个 P2P 网贷平台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进而提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的审计治理策略。关键词: 互

2、联网金融; P2P; 审计治理; 熵权; 灰色关联分析; 作者简介:刘骅 (1978) , 男, 湖北武汉人, 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 副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为政府审计与国家金融安全;作者简介:张婕 (1993) , 女, 江苏徐州人, 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金融审计与风险监管。收稿日期:2017-02-27基金:江苏省金融工程重点实验室招标项目 (NSK2015-03) Research on Internet financial credit risk warning and audit management strategy:a case study of

3、 P2P network loan platform in Jiangsu ProvinceLIU Hua ZHANG Jie School of Finance,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Finance;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dustry, the Interne

4、t finance represented by P2P network loan platform has developed rapidly. P2P brings convenient financial services to consumers, but also hides huge risks. Its credit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early warning resear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Under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the audit immune system, in

5、this paper, taking P2P net loan platform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builds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P2P net loan platform credit risk, and integrates the use of entropy method and gray correlation integrated evaluation model, making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10 P2P net loan platf

6、orms of Jiangsu Provi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udit strategy of Internet financial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Keyword: Internet finance; P2P; audit governance; weighted entropy;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 Received: 2017-02-27一、引言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向金融领域的渗透, 在金融市场需求驱动下, 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已然成为我国金融版图上

7、的新生力量。特别是在 2013 年, 也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 互联网思维如同一场当代的文艺复兴, 全面渗透到金融领域, 成为影响并改变传统金融业态和格局的强大力量。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传统金融业机构都陆续开始在这一年中谋篇布局, 以巩固其既有的优势地位。而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新浪等电商巨头也纷纷开始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打造自己的业务模式, 以期形成自己的互联网王国。传统的业务经营模式正在被打乱, 固有的金融格局已经被打破, “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新常态正在逐步形成。除此之外,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浪潮, 互联网金融模式得到不断的创新与丰富, 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分为六大模式:第三方支付、大数据

8、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P2P 网贷平台。其中 P2P网贷平台是对当前中国金融格局、金融思维理念、投资者投资渠道等多方面有价值的补充。由于当前中国 P2P 网贷平台数量最多、发展最为迅速, 因此其已成为整个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风向标”。但是在 P2P 发展过程中, 由于准入门槛低、缺乏监管、信用评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出现大量的平台“失联”和“跑路”现象, 因此 P2P 网贷平台的信用风险预警与审计治理问题值得学术界特别关注。本文将在审计“免疫系统”分析框架下, 构建能够全面评价互联网金融中 P2P网贷平台信用风险的指标体系, 并采用客观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测算, 根据运算数值

9、对 P2P 网贷平台信用风险进行预警。其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借鉴国际通行的骆驼评级法, 而且加入信用科技风险的评价指标。选取江苏省 10个 P2P 网贷平台客观真实的财务指标数据, 运用熵权与灰色关联集成评价模型, 对 P2P 网贷平台信用风险进行实证分析, 以对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预警提供新的思路, 及时为互联网金融参与者提供决策参考。二、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互联网金融是将互联网应用到传统金融行业的金融新业态。互联网金融依托于互联网技术, 受市场环境的支配, 难免存在更为严重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带来了信息安全方面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同时互联网金融存在着技术性风险、虚拟性

10、风险、操作性风险、法律法规性风险、监管覆盖风险。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还不完善, 对于互联网金融法律约束还存在很大的缺陷, 因而出现了网络诈骗、金融违约等问题1。在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方面, Lauri and Jeffrey 分析信用在金融交易中的作用, 证明了信用问题在法律很健全的国家依然存在2。Berger and Gleisner 认为小企业无法向商业银行提供公开信用等级, 因而无法在商业银行取得贷款, 在融资时只能进入网络借贷市场。不可否认, 互联网融资平台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3-4。我国 P2P 网贷平台近年来发展特别迅速, P2P 融资模式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11、, 满足了草根民众对金融的需求, 是对现有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主要的金融模式。任何事物在如此高速发展的初期都会出现问题, P2P 网贷模式也不例外5。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形式的风险:诈骗跑路风险、涉及非法集资风险、挪用客户资金风险、产品异化风险、借款人高风险、网络技术风险、外溢性风险等6。其中一个重要风险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 由于网贷平台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 加之外界监督的缺乏, 导致双方在履约过程中不惜侵害对方的利益以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维护金融稳定的首要目标就是防范金融信用风险, 但是国内研究集中于介绍互联网金融借贷模式, 而我国的金融审计也主要是查处一些

12、具体违法违规问题, 并未对金融信用风险的预警进行深入探讨。当前, 金融审计主要是以健全法律法规、保障资产质量、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等为重点7-8。在已有的金融风险预警研究成果中, FR 概率模型、STV 横截面回归模型、KLR 信号分析法得到广泛的认可9。随着金融审计的不断发展, 又出现了 VaR和压力测试法10, 但是对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预警的研究仍然相对缺乏。综上所述, 国内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研究主要集中于实际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对金融信用风险预警的研究起步较晚, 大多停留在对互联网金融风险概念的阐释或对西方预警理论的总结等主观判别方面, 虽然许多学者已经根据我国具

13、体国情对预警模型进行了完善, 但是大多集中于主观判别方面, 很少有学者采用客观方法对信用风险进行测算。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金融中影响最为广泛的 P2P 网贷平台进行信用风险预警研究, 在传统骆驼评级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植入科技信用风险指标体系, 从而构建了 P2P 网贷平台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并基于审计免疫系统理论, 综合运用熵权和灰色关联分析两种客观评价方法, 构建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集成评价模型, 以减少决策或评价的主观随意性, 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精准。三、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描述(一) 互联网金融风险概述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本质上仍是金融, 并没有改变金融的功能, 因而

14、不仅具有传统金融的风险特征, 还具有自身的信用风险特质。传统金融风险是银行及金融机构广为关注的风险, 主要有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仍是互联网金融风险中最为主要的风险类型, 互联网金融交易同样是对信用的风险定价, 传统信用风险中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泄露等问题在互联网金融中普遍存在, 同时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正处于起步阶段, 缺乏明确的法律制度对信用风险进行规制约束, 更加剧了这种风险的不确定性。P2P 网贷平台是信用风险的高发地, 其中一个最典型的诈骗行为就是“庞氏骗局”。庞氏骗局是指金融领域的投资诈骗, 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 “空手套白狼”, 简单来说, 庞氏骗局就是

15、诈骗者向没有任何公司实体的虚假企业投资, 对外宣传以高额利息吸引投资者, 并且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 制造出赚钱的假象来骗取更多人的投资。对于一个庞氏骗局而言, 一旦没有新的资金流入, 或者后续新投入的资金不足以支付前人的“收益”, 庞氏骗局便立即引爆。P2P 网贷平台由于缺乏信用记录, 很少使用抵押物等问题, 庞氏骗局时有发生, 因而近年来借款人违约、跑路事件屡屡发生。(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传统金融业态的信用风险, 本文采用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认可的骆驼评级法。骆驼评价体系是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对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信用状况等进行评估的综合等级评定制度。其主要内容

16、是对金融机构资本的充足程度、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流动性这五项指标进行评估, 由于这些指标的开头首字母恰好组成英文单词“CAMEL”, 因此这种评价方法被称为骆驼评级法。在这些评价指标中, 资本的充足程度用来衡量 P2P 网贷平台的资本运作实力;资产质量主要考察风险资产的质量;管理水平的评价比较难, 没有可以量化的指标体系, 从内部来看, 主要有三个维度:目标管理、精细化管理与管理的文化土壤;盈利能力体现平台的盈利水平;流动性体现出平台对资产负债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通常认为, 前四个指标可以反映出平台的管理水平。但是, 互联网金融有着它特有的信用风险特征, 且我国现有征信体系并不健全, 加剧了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而本文在骆驼评价法的基础上, 加入了评价科技信用风险的指标体系, 并且以综合实力为主体建立二级指标, 以使指标体系的建立更具有可操作性。该指标体系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指标, 具体如表1 所示。表 1 P2P 网贷平台信用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 下载原表 (三) 互联网金融信用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