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河西五市通道经济战略的研究与构想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4062692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河西五市通道经济战略的研究与构想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基于河西五市通道经济战略的研究与构想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基于河西五市通道经济战略的研究与构想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基于河西五市通道经济战略的研究与构想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基于河西五市通道经济战略的研究与构想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河西五市通道经济战略的研究与构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河西五市通道经济战略的研究与构想(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条块结合 组合推进 立体突破基于河西五市通道经济战略的研究与构想(国家统计局酒泉调查队 )【导言】通道经济是构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形成区域经济特色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通道经济的目的不仅是便捷通道优势的展示,更主要的是借便捷通道的优势来促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并依托通道的地缘优势布局,规划产业结构,进而实现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的模式。以通道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能源为动力,以产业为先导,以旅游为纽带,以环保和生态平衡为前提,以激活通道经济,扩大区域合作为目标的外向型、开放型经济模式,是构建河西五市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定位。【概述】河西走廊是甘肃“两翼齐飞” 经济发 展战略

2、“西翼”。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同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通道,是连接东西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已经发展成为甘肃、乃至西北重要的经济区域。【提要】1、基本判断五大优势构筑黄金通道1区位优势地域辽阔 交通咽喉西北粮仓天然水库自然画卷2通道优势物流通道油气通道电力通道3资源优势光热资源风力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4产业优势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石油石化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制种产业高效农业旅游产业(五)发展优势二、发展定位整合优势统筹区域发展(一)总体思路 (二)基本原则规划引导资源整合产业创新整体推进绿色发展 (三)战略定位

3、 中心城市基地建设交通枢纽 统筹城乡 生态建设三、战略布局三大功能保障健康通道 (一)空间结构发展轴 城镇群 景点群(二)功能分区核心经济区绿色经济区 生态保护区四、通道体系完善设施拓展通道基础(一)交通建设公路建设铁路建设 机场建设 (二)商贸物流物流布局物流体系物流设施物流市场(三)金融服务5、战略选择产业支撑创新通道模式(一)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科教人才聚集加快信息化建设(二)发展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核燃料循环产业 节水和制种装备制造业(三)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冶金产业石化产业 有色金属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 (四)推进生态恢复工程 优化水资源管理 构筑生态屏障

4、 实施生态修复【关键词】河西走廊 通道经济 研究1、基本判断五大优势构筑黄金通道河西走廊以其独有的区位优势、立体的通道优势、强劲的经济优势、蓬勃的产业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为通道经济构建提供了强大的支撑。1区位优势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走廊式地形,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其主体在祁连山以北腾格里大沙漠以南,东起古浪峡,西至阳关、玉门关,东西长 1200 余公里的狭长冲积平原。南界青海、北通蒙古,东临省城兰州、西联新疆及西亚、中亚各国。河西走廊属塔里木地台向东延伸部分,在历次地质运动中是我国西南、西北与中原地区的交接带,处于黄土、青藏、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处,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有很大过渡

5、性。地域优势十分卓著。地域辽阔。河西走廊共有土地面积 2760 万公顷,其中戈壁沙漠面积 1 500 万公顷,可耕地面 积 200 万公顷;草原面积占全省草场面积 1/2 以上,可利用面积约 800 万公顷,占河西总面积 30%,有天然草原、人工草场和半人工改良草场。土地资源后备潜力较大,具有发展草业的有利条件。交通咽喉。南北两面障体夹峙、中间绿洲广布态势使河西走廊自古就成为举世闻名的陆上交通咽喉。东西横贯的铁路、公路串联了其中大部分城市,路区接触系数高达 63公里万平方公里。走廊南缘、北缘众多的隘口又使其成为南北交流的重要过道,如南缘的扁都口、当金山口使欧亚大陆桥得以将其影响范围延伸到大通河

6、流域及青藏高原北部,北缘的人宗口、东小口子等则是河西与内蒙古游牧民族联系的要冲,更是通往外蒙最理想的直接出口。西北粮仓。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河西五市总面积 27.6 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总面积的 60%以上,其中耕地面积 970 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 18.2%,灌溉面积 841 万亩,占全省总灌溉面积的 48.6%,草场面积 3820 万亩,占全省的二分之一。还有一千多万亩可垦荒地,其中近期可开发利用的宜农荒地 500多万亩。每年提供全省 80%的净商品粮食,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天然水库。祁连

7、山在海拔 4200 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形成的冰川有 3306 条,面积约 2062 平方公里,被誉为“冰源水 库” ,储量相当于两个三峡水 库还多。冰川主要分布在祁连山系的大雪山、河西走廊南山、冷龙岭、疏勒南山以及土尔根大板山。这些冰川都是以悬冰川为主。在海拔 4000 米6000 米的几座山岭发育有不同形态的较大冰川,如土尔根大板平顶冰川是近年发现的祁连山最大的平板冰川,直径达 10 公里,冰川面积 55.55 平方公里。自然画卷。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 1000 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 3500 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荒漠、草场

8、、森林、冰雪,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面。在分布上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特点,干旱的气候和高耸的祁连山,使河西走廊地区既有茫茫戈壁、万里沙海、块块绿洲等干旱区风光,又有冰山雪峰、高山牧场和中山森林等美景,汇丝路寻踪、绿洲揽胜、古城凭吊、洞窟参观、登山探险、大漠驼铃等多种专题旅游于全境,景点多、容量大、环境多变、对比强烈,宜于满足旅游者访古、游历、考察、探险等的心理要求。2通道优势河西走廊以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线路与西电东送的电网和西气、西油东送的管线构成了天然的五大通道。物流通道。312 国道、连霍高速公路、兰新铁路复线和正在建设中的兰新二线高速铁路横贯东西,数十条国际、国内航空线与 6 个民

9、用、军地两用机场构成了立体的物流通道。敦格公路(国道 215)好、即将建设的敦格铁路,酒航公路、213 国道等构成了河西“丰” 字型结 构的交通网络。形成了甘、新、青、藏、蒙及中亚、西亚的物流大通道,特别是进疆物资和新疆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棉花等物资。仅 2009年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完成进出口货运量超过 2000 万吨,跃居全国四大陆路口岸之首。油气通道。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一线、二线两条管线并行通过河西走廊。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设计年输气能力 120 亿立方米,最终输气能力 200 亿立方米,已于 2004 年 10 月 1 日全线贯通并投产。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气源由土库曼斯坦

10、阿姆河右岸 130 亿立方米/年勘探开发项目和中国石油与土库曼斯坦国家天然气康采恩签署的 170 亿立方米/年购销天然气协议两部分组成。工程即将于 2011 年完工通气。据悉,引进中亚天然气的西气东输三线、四线工程有望在“ 十二五” 末落成。电力通道。2010 年 9 月底,河西 750 千伏双回路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告竣,金昌、酒泉、敦煌 3 座 750 千伏超高压输变电站 330 千伏设备开始进入带电调试运营阶段,加上之前的 3 条纵向平行的 330 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与新疆电网连接后,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力大通道。另外,河西走廊正负 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规划研究工作目前已全面启动。

11、3资源优势河西地区土地辽阔,可垦荒地资源丰富。全区有水地939 万亩,占全省水浇地的 54%,2000 多万亩可利用荒地。光热资源得天独厚,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有粮、棉、油等 300 多种农作物且质量好、产量高。矿产资源储量大、品种多,其中镍、钴、铂等 9种储量居全国第一。光热资源。河西走廊平原区为温带半荒漠和荒漠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50200 毫米),蒸发强烈(大于2000 毫米),光热资源丰富,气温年较差大,年均温为510 ,日照时间长 达 30004000 小时,年太阳总辐射收入为 50.241664.8954 亿焦/平方米,10年积温为25003

12、000,无霜期 140170 日。风力资源。据测算,河西走廊的年有效风能储量在800 千瓦时平方米,境内风速年际年内变化小,年平均风速的变差系数在 002 至 0025 之间,许多地方都具备建设大中型风力发电站的良好条件。如果将河西走廊地区每年一半时间的风量利用,年可发电约 4000 亿千瓦时,按目前国内最低风电价格上网,年产值可达 1800 亿元。河西走廊是一个绵延 1000 多公里的狭长地带,有大面积的荒漠可以利用,广布风电场,可以减少同一地区季风变化带来的限制,形成“此起彼伏”优势 。土地资源。河西走廊地区地域辽阔,土地类型众多,具有发展大农业的条件。其中有宜农土地 1.28 万平方公里

13、,宜农宜林土地 0.44 万平方公里,宜林土地 0.29 万平方公里,宜农宜林宜牧土地 1.31 万平方公里,宜牧土地 12.86 万平方公里,宜其它土地 0.71 万平方公里。宜农土地中有连片可垦荒地 467 万亩,其中:石羊河流域 65 万亩,黑河流域 223 万亩,疏勒河流域 179 万亩。 矿产资源。河西走廊地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种类较多,是有色金属(镍、铜、钴、铂族、钨)、黑色金属(铁、铬、钒)、以及金、石油与化工原料(芒硝、重晶石、磷)等矿产的主要聚集区,已经发现的矿种就有 61 个,产地 267 个,其中金川地区的铜镍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占全国总储量的 70%,占甘肃省镍矿储量

14、的 100%,铜矿储量的 80%,钴矿储量的88%,并伴有铂族、金等 10 余种稀贵金属。河西走廊地区铁矿储量占全省的 76%,肃北大道尔吉铬铁矿亦是我国大型铬铁矿之一,矿石中伴生有铂、锇、钌、铱等元素。旅游资源。河西走廊地区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景观独特,多民族聚居,汉唐以来就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的重要通道, “丝绸 之路” 贯穿全境,留下了 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在旅游资源的种类上具有独特和丰富的特点。干旱的气候使璀璨的历史文化得以保存, “丝路” 沿途的古长城、古城堡、石窟、驿站、烽燧、古墓葬遍布,皆是有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古迹。嘉峪关、阳关、玉门关,榆林窟、锁阳城、马蹄寺等名胜古

15、迹星罗棋布,特别是武威雷台出土的东汉艺术珍品“马 踏龙雀” (铜奔马),被定为中国旅游的 标志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敦煌莫高窟,素有“东 方文化宝库” 之誉,它以 现存洞窟规 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内容最丰富,而成为我国众多石窟中的佼佼者,强烈地吸引着中外学术界和广大旅游者。4产业优势河西走廊是我西北重要的工业化地区和商品粮基地,经过 50 多年建设,特别是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开发和快速发展,已形成以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以及冶金、石油化工、建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以制种、酿酒原料、果蔬加工、畜禽、棉花等为主的特色农业和以敦煌文化、关城文化和丝路文化为代表的旅游产业。清洁能源。一期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 524 亿元,使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536 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我省的优势也十分突出,现在已经建成的和在建的达 300 兆瓦,预计“ 十二五 ”至少达到 1000 兆瓦以上。装备制造。酒泉已经崛起了一个现代化的风电装备制造园区,现达到年产 300 万千瓦风电装备的生产能力,2.5兆瓦永磁直驱机组、3 兆瓦交流发电机组已经批量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5 兆瓦陆上风电机组即将下线。今年风电产业带动我省工业增加值增加 3.5 个百分点,带动 GDP 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