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泄漏应急预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055350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化品泄漏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危化品泄漏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危化品泄漏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危化品泄漏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危化品泄漏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化品泄漏应急预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预案 为加强对我院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控制,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危险程度,保证我院和员工、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事故灾难中的相关条例,结合我院安全生产标准建设精神,特制定本预案。并成立危险品泄漏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惠安县黄塘镇卫生院危化品泄漏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林祖 阳成员:王竞扬 陈顶农 林都彬 柳建阳 郭本俊具体分工:总指挥:林祖阳 负责统一部署、协调、组织氧气泄露事故处理预案的实施;决定预案的启动和终止;指定事故现场总指挥;指挥氧气泄露专业处理队伍开展工作。现场指挥长:王竞扬负责调配保卫人员配合现场防护,并在泄露事故有扩大化趋

2、势前联系消防部门,出动消防车辆处理事故。 现场协调:柳建阳 负责氧气泄露事故发生期间,受影响工序生产节奏的调配;对氧气泄露事故处理完毕后的吹扫、送气等事宜下达指令,并恢复受影响工序的生产。医疗负责人:林都彬负责调配人员进行现场防护,疏导氧气泄露点30 米内的非处理人员,并将受伤人员送至医院;调配人员在氧气泄露点半径30米外进行警戒,禁止车辆、员工通行。应急反应组成员:相关部室负责人、各科室组长、维修人员 负责技术支持、检查维修及配合现场防护人员。一、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院部储氧、用氧部门、所有氧气管线、氧气阀门、氧气瓶等氧气使用部位,主要针对氧气泄漏、机械事故、火灾等发生时,如何处理氧气泄

3、漏,如何确保其他事故周围的氧气管线的安全。二、最初应急组织的启动一旦发现紧急情况,单位值班负责人带领当班的操作人员组成最初的应急组织。值班负责人评价应急状况,指挥本部门人员作出应急反应。班组行动:向值班负责人汇报或报警后立即做好应急准备,戴好防毒面具,穿戴好防护手套,防护鞋等。不准无任何防护进入毒物泄漏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1、报警,报警时应明确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危险化学品种类、事故简要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等。2、隔离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火焰辐射热、爆炸段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3、人员疏

4、散,包括撤离和就地保护两种。撤离时指所有可能受到威胁人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在有足够的时间向群众报警,进行准备的情况下,撤离是最佳保护措施,一般是从上风侧离开,必须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火灾事故处置:1、确定火灾发生位置;2、确定引起火灾的物质类别(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易爆液体物品、自燃物品等)3、所需的火灾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4、明确火灾发生区域的周围环境;5、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6、确定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7、确定火灾可能导致的后果(含火灾与爆炸伴随发生的可能性);8、确定火灾可能导致的后果对周围区域的可能影响规模和程度;9、火灾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

5、控制火灾蔓延、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10、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当地公安消防队)氧气泄漏处置: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科室领导汇报,并采取一切手段立即切断事故源。2、科室领导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车间、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时查明泄漏部位(装置)和原因,作好救援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救援指挥中心的成员、专业消防队和专业救援队迅速赶往事故现场。3、救援中心接到报警后,应迅速启动救援体系,下达应急救援预案处理的指令,按现场情况调配各对口专业救援队伍实施救援,并迅速向主管上级公安、劳动、安监、环保、卫生等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4、发生事故的车间应迅速查明事故源、泄漏部位和

6、原因,如能通过切断电源、停机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不能自行控制区的,应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时报告并提出抢修的具体措施。5、专业消防队到达事故发生地后,要认真、整齐的佩戴好防火、防毒、防爆的防护服和面具,迅速查明现场有无人员受伤、中毒,并以最快的速度将伤者抢救出事故现场,交医疗救护组医治。6、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态势及危害程度,要迅速作出相应的救援方案,组织调整好各专业救援队伍的协调抢险救援工作,下达救援指令,如事故救援队受阻或进一步扩大时,应向外请求支援。7、生产管理部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事故发生单位,迅速查明氧气泄漏点、范围、危害程度及原因,并想尽一切办法,控制和

7、切断险源,做出局部或全部停车的决定,及时将查明的事故现场情况报告指挥中心,以便做出正确的救援指令。8、保卫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事故单位,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组织纠察,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并指挥作业人员和周边居民的疏散工作。9、医疗应急中心到达现场后,与专业消防队配合,立即展开对伤员的救护工作,并向抢险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的宣传,咨询工作,将处理的伤员及时送往医院继续治疗。10、抢险抢修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中心下达的指令,迅速抢修设备设施,消除隐患,控制险源,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三、应急反应组织指挥机构及报告程序四、应急组织指挥机构职责五、氧气泄露处理措施1、发

8、现氧气泄露或可能氧气泄露后,现场员工应立即按应急报告程序进行处理,报告相关部门,做临时现场防护。2、科室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责令专业人员到现场确认。如泄露发生在总管线上,立即汇报给中控室,通知制氧作业区关闭主管线供气阀门(首先关闭启动阀,然后关闭手动阀),主管线用户端开启放散阀门,排放管道内的氧气;如果泄露发生在支管线上,关闭进入分厂(车间)的总阀门,然后开启分厂(车间)放散阀,排放支管内剩余氧气;再由专业人员根据危险程度、实际情况与维修人员制定处理方法。3、将管道内气体放散后,当管道内压力低于0.1Mpa情况下,可以进行非动火类操作。4、非动火类操作要求必须使用铜制禁油工具,操作人员要求穿戴

9、防静电工作服装,操作过程中要求动作稳重缓慢,并处理现场有防护站人员检测周围氧气浓度,检查氧气浓度是否在19.5%-22.5%之内。5、动火类操作,必须关闭泄露管道的氧气供应阀门,并用氮气吹扫后,测定氧气浓度合格后方可动火操作,动火过程中实时检测氧气浓度。6、对泄露部分安装时,对新使用的阀门、法兰、垫片必须经过脱脂后方可安装(脱脂严格按照脱脂要求进行)。7、处理完毕后的管道,必须经过吹扫后方可通入氧气,对进行过动火操作的管道要求氮气吹扫至少10次,方可通入氧气,通入氧气过程要求缓慢。8、低压氧气管道通入氧气后,在0.5Mpa时进行测漏(使用液封法);中压氧气在1.0Mpa时进行测漏(使用液封法,

10、如果时间允许,使用保压法)。9、测漏合格后,逐渐将压力升至正常,恢复正常生产作业。六、附注意事项1、在氧气浓度偏高(大于22.5%)地点,处理人员应将手机、随身携带金属用品放置在安全处。2、处理人员不应过多,2-3名处理人员和1名指挥协调人员为最佳。3、氧是化学性质活泼的元素 ,除了惰性气体,卤素中的氯、溴、碘以及一些不活泼的金属(如金 、铂 )之外 ,绝大多数非金属和金属都能直接与氧化合,所以现场绝大部分物品在高浓度氧气中都将是易燃物。4、在 0.1 MPa( 1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人只能存活24小时,就会发生肺炎,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人在0.2 MPa(2 个大气压)高压纯氧环境中,最多可停留1.5 小时2 小时,超过了会引起脑中毒,生命节奏紊乱,精神错乱,记忆丧失。如加入0.3 MPa(3 个大气压)甚至更高的氧,人会在数分钟内发生脑细胞变性坏死,抽搐昏迷,导致死亡。5、在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惩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烈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