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经济学论文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54139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经济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特种经济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特种经济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特种经济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特种经济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种经济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经济学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种经济学论文獭兔养殖学院:动物科学班级:2010 级 1 班学号:100110275姓名:宝音朝克图1 外貌体型 獭兔的体型中等,耳长且直立,可以自由转动。眼球位于头部两侧,其单眼的视角超过 180 度。獭兔的眼珠有各种颜色,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同色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如白色獭兔眼球呈现粉红色,黑色獭兔眼球呈现黑褐色。颊下有肉髯,一般情况下,公兔的肉髯不是很明显,母兔的肉髯比较明显,肉髯越大,则表明皮肤越松弛、年龄也越大。獭兔胸腔较小,腹部较大,背腰弯曲略呈弓形,臀部宽圆而发达。 2、 色型 獭兔的色型是区别不同品系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毛色纯正度和商品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獭兔的色型很多,目前已达

2、20 余种,其中以白色、红色、青紫兰色、海锂色、黑色、咖啡色较为常见。 3、 生活习性 与其他家兔一样,獭兔仍保持着祖先大部分的生活习性,如:食草性、警觉性、夜行性、啃咬性、独居性、洁净性、食粪性等。 獭兔适应性广,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养殖,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 5-25 摄氏度,喜欢安静、干燥、通风的环境,切忌潮湿,以防引发疾病。 了解獭兔的特征与生活习性,为其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减少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仔兔喂养管理要点 仔兔,是指从出生到断奶这段时间的小兔。它可分为睡眠期(即从出生到第 12 天左右)和开眼期(即从开眼到断奶)两个阶段。其特点:仔兔生后裸体无毛,闭眼封

3、耳,皮薄肉嫩,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全,体温调节机能差,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弱,而生长发育很快,如初生重 50 克,1 月龄可达 500 克。因此,要加强仔兔饲养与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尽早吃好初乳。 初乳是指母兔产后 3 日内的乳汁。初乳水分含量少,蛋白质含量高,富含磷脂、酶、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含有较多的镁盐,具有轻泻作用,有助于仔兔排泄胎粪。初乳中还有高浓度的母源抗体,能增强仔兔免疫力。初生仔兔要在 56 小时内吃饱初乳,如检查发现仔兔还没有吃到初乳的,则应人工辅助让其吃上初乳。 2、合理调整仔兔 母兔的乳头数一般为 8 个,每窝哺乳仔兔以掌握 68 只为宜。如果母兔产仔过多,最好让其他

4、产仔较少、产期接近的母兔代哺养,为防代养母兔感到异样气味,而挤咬寄养仔兔,可在寄养仔兔身上涂擦代养母兔乳汁或尿液,也可在母兔鼻端涂点清凉油或大蒜汁,以消除异味,如果没有合适的代养母兔,则应主动将发育不良,体小体弱的仔兔淘汰。 3、精心育好仔兔 要经常检查每次喂奶后仔兔是否吃足了奶,若个别仔兔没有吃好,再补喂 1 次,若大多数仔兔没有吃好,则是母奶少,要加强哺乳母兔营养,多喂青绿多汁饲料,增加精米中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保证其泌乳量充足,否则仔兔长期吃不饱,势必瘦弱难成活;并还要细心检查母兔有无乳房炎及仔兔有无黄尿病,一经发现,马上对症治疗。否则,像仔兔黄尿病可造成整窝仔兔死亡,如发现晚了,再治疗

5、,即使活几只,也生长缓慢。要做好保暖防冻,刚出生的仔兔要求环境温度达 3035,在产仔箱内应放置吸温性强、保温效果好、柔软、细腻、干燥的垫草。要预防兽害,主要是鼠害,因老鼠能将整窝仔兔拉走或一窝仔兔被老鼠伤害 12 只,其他仔兔受到惊吓,也很难成活。注意产仔箱一定要严密,并放到安全地方。必须搞好卫生,坚持每日清扫,定期消毒,产仔箱要勤换垫草,保持清洁干燥,以给仔兔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4、及时进行补料 从 1718 日龄可进行补料,开始可先喂给仔兔适口性好,易消化的嫩青草、菜叶等,开食后可喂给全价配合饲料,其营养水平,要求含粗蛋白 20%22%,粗纤维 6%10%,消化能 12 兆焦/公斤,并

6、应加入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酶制剂及少量食母生、洋葱、大蒜等,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补料数量,可逐渐增加,严防食多伤胃,造成仔兔胃肠炎;一般在 18 日龄时,每只兔每天采食 34 克即可,而在 30 日龄时采食量增加到4050 克。补料次数,可少食多餐,开始时每天投喂 6 次,至断奶时减少为 5 次。补料方法,可采用单饲补食,也可随母补食。 5、做到适时断奶 仔兔断奶时间依用途、品种而定,种用、大型兔断奶应晚些,商品兔、小型兔可早些。仔兔断奶时间一般为 3040 日龄为好。这样做即可使母兔有充分时间调养,准备再生育,又可早日锻炼幼兔的适应性,使各器官健康发育,有利成长。断奶以采取一次断奶法,

7、无需分期分批。断奶时应尽量做到饲料、环境、管理三不变。仔兔发育好坏的标准有两条:一是成活率应达到 90%以上;二是断奶体重要达到一定要求,如獭兔 30 日龄断奶时个体体重最低 400 克,较好 500 克,优良 600 克。断奶仔兔体重越大,说明母仔兔饲养水平越高,母兔泌乳量越足,这样的仔兔断奶后越容易饲养,成活率就越高。提高獭兔繁殖力的六大步骤 一 加强选种工作 公兔留种要选择性欲强,生殖器官发育良好,繁殖性能遗传稳定的个体。淘汰单睾、隐睾或有生殖器官疾病的公兔。母兔留种要选择健康,体况适中,母性强,泌乳性能好的个体。 二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加强妊娠母兔和仔兔的护理工作,搞好

8、环境卫生,保持兔舍干燥和通风良好,是提高种兔繁殖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配种期种公兔的日粮应营养全面、体积小、适口性好、易于消化吸收。同时种公兔一笼一兔,配种每天 1-2 次为宜,连续配种 2-3 天休息 1 天。 空怀母兔要保持七八成膘情。妊娠期母兔分前期、后期给予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前期的营养要求较低,可稍高于空怀期。后期要喂给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含量都较高的全价饲料,提高胎儿的成活率和出生重。同时要加强护理,防止流产,提前做好产前准备工作。哺乳期母兔要供给充足营养的饲料,多喂青绿饲料,自由饮水。 三 适时配种 春秋两季是繁殖的黄金季节,应尽力抓好配种繁殖。最佳的配种时间是发情的中后期。养殖

9、户可根据保温降温设施和当地气候条件,安排好配种季节与交配时间。 四 改进配种方法 农户和小型兔场宜采用人工辅助交配的方式,同时采用重复配种或双重配种等方式,可提高母兔的受胎率和产仔率。 重复配种是指第 1 次配种后 6-8 小时再用同一只公兔重复交配 1 次,第 1 次交配的目的是刺激母兔排卵。重复配种可增加受精机会,提高受胎率和防止假孕,尤其是长时间未配种的公兔,必须实行重复配种。双重配种是指 1 只母兔连续与 2 只不同血缘关系的公兔交配,中间相隔时间不超过 20-30 分钟,可避免因公兔原因引起的不孕,明显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但只适用于商品兔的生产,不能用于种兔繁殖,以免血统混乱。 对久

10、不发情或拒配的母兔,除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外,可采用人工催情。一是诱情,把母兔放入公兔笼中,通过追逐、爬胯刺激,诱发母兔性激素分泌、发情、排卵,一般采用早上催情,傍晚配种,可提高受胎率。二是按摩催情,用手轻轻按摩母兔外阴部,每次 1-2 分钟,当外阴部出现红肿,自愿举尾时,将母兔放入公兔笼中配种,受胎率很高。三是药物催情,用 2%碘酊涂于外阴部,可刺激母兔发情,每兔每日内服中药淫羊藿 5-10 克,有良好的催情效果。 五 适度提高繁殖密度 如果饲养管理条件较好,可实行频密繁殖或半频密繁殖,以提高獭兔的繁殖密度。频密繁殖又称“血配” ,母兔在产仔当天或第 2 天就配种,泌乳与怀孕同时进行,此法繁殖速

11、度快,每年可繁殖产仔 8-10 胎,适用于年轻体壮、产商品兔的母兔,不可用于种兔繁殖。采用频密繁殖一定要用优质的饲料来满足营养需要,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半频密繁殖是在母兔产后 12-15 天内配种,可使繁殖间隔缩短 8-10 天。 六 加强种兔疾病防治 在常规疾病防治的同时,要注意种兔生殖器官疾病的诊治,如家兔的“梅毒” ,母兔白带症、卵巢肌瘤、子宫炎、阴户炎,公兔睾丸炎、附睾炎、阴茎炎等,对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种兔要及时治疗或淘汰。 獭兔常见的五种异食症 一、 食毛症:分误食、自食和互食三种,多见于长毛兔。因长毛兔绒毛脱落,特别是在春秋两季换毛期和剪毛时,绀毛往往飞落到饲料或饮水中,使獭兔误食;

12、饲养管理不当,如兔笼狭小、拥挤、营养缺乏(如钙、磷等矿物质、维生素饲喂不足) ,常引起獭兔互相咬毛或吃毛;当患有皮炎和疥癣时,因皮肤发痒而啃毛。发生时常常一只食毛,全群仿效,甚至全群共食一只兔的被毛,以至食光其全身被毛,甚至撕裂皮肤,造成伤亡。食毛久者易患小肠阻塞症(毛球病) 。防制办法是加强饲养管理,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若已发生该症,则先将食毛者隔离饲养,再往饲料中添加 1%-5%硫酸盐及 0.5%-1%毛发粉,1 周后即可停止食毛。 二、 食仔症:其原因:一是母兔营养缺乏,特别是蛋白质、钙、磷不足,不能满足妊娠和自败坏的需要而发生食仔现象。防止的办法是对怀孕期的母兔,每日应在饲料中拦入 1

13、%3%和矿物质饲料,在分娩前给母兔 25 克左右的生妥、肥猪肉,或在分娩时给一块鲜猪肝,只要母兔吃了,今后永远不会吃崽。二是产后缺水,母兔倍感口渴,若得不到及时饮水,就会食仔,防止的办法是在分娩前,笼内置入 0。5%-1%食盐水一盆让其自饮,并经常更换新水。三是母兔分娩时受到惊吓,特别是放鞭炮、狗叫、高音喇叭等剧响,使兔因受惊而发生神经功能紊乱,有可能产生食仔、咬仔、踏仔现象。防止的办法是在母兔分娩时不要围观、吵闹,保持绝对安静。 三、 食足证:这种情况常发生于、成年兔,当兔腿部受伤后,血液循环系统受到破坏。开始足趾肿胀、发痒,患兔用嘴啃咬足趾,继而足趾溃烂,步行困难,痛痒加剧,患兔烦燥不安,

14、更加用力啃咬,直至足趾啃光,仍不罢休,最后衰竭死亡。此症按疥癣治疗和抗感染治疗均无效,而用特效止啄来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一般治疗 7 日左右即可痊愈。四、 食土症:獭兔啃食围墙土或地表土,是由于日粮中矿物质元素含量不足或比例失调而致。防止的办法是日粮中应含一定量的矿物质元素,生长兔每公斤日粮中要求含钙1%、磷 0.5%、食盐 0.5%,以及铜、铁、锌、镁等矿物质元素。 五、 食木症:由于獭兔的门齿是终生生长的,獭兔为保证适当的牙长,总是不停地磨损门齿,当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不足或饲料硬度不够时,就会出现啃木现象,将木笼四周的木反哺坏。防止方法是保证日粮中有一定量的粗纤维;也可在兔笼内放一些树枝或木杨

15、,以满足其需要,据报道,有人按每只兔食盐 2 克溶于水中,喷酒在兔子一次能吃完的饲草上喂兔,每隔 5 天喷洒一次。一般补盐 3 次后,兔子就不再啃木笼,挑食的毛病也减轻了,此法效果良好,养兔户不妨一试。 獭兔的疾病防治 獭兔的疾病很多,但对其影响较大的疾病主要是病毒性出血症、传染性鼻炎、巴氏杆菌病、疥癣病、球虫病、皮肤霉菌病和肠炎。 1.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死亡高等特点,常呈暴发流行,对养兔业有巨大的威胁。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和冬季发生更为严重;不同年龄表现不一,哺乳期的子兔未见发病,幼兔 2 月龄以后逐渐增加对本

16、病的易感性,青年兔和成年兔易感性最高。 防治:本病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治疗,最理想的办法是免疫注射。子兔断乳后第3540 天开始,颈部耳后皮下注射兔瘟疫苗 1 毫升,60 日龄时加强免疫一次,免疫期46 个月。其他獭兔每年免疫 3 次即可。 2.传染性鼻炎。是由巴氏杆菌、波氏杆菌等多种病原菌所致的兔子的一种以闭眼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气候多变的春秋发病率更高;所有家兔均易感,而幼兔的易感性最高;室内养兔发病率高于室外,尤其是有害气体增多的兔舍传染性鼻炎更易发。 防治措施:有条件的地方,要净化兔群。淘汰鼻炎阳性兔,并以 0.30.5%的煌绿溶液对全群滴鼻,20 小时后表现鼻炎的兔为带菌兔,予以淘汰;加强环境控制。据研究,传染性鼻炎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兔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高,会诱发家兔患鼻炎。因此,尽力使兔舍通风透气,空气新鲜;药物防治。在气候多变季节,定时投喂一些预防药物,如土霉素、磺胺类药物、环丙沙星等;也可定期投喂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