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53276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rfid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基于rfid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基于rfid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基于rfid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基于rfid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rfid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rfid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 .31、背景与现状 .311 课题背景 .312 RFID 技术及研究现状 .4美国 .4欧洲 .4日本 .4中国 .513 RFID 与物流相结合的发展状况 .514 RFID 产业面临的问题 .62、RFID(射频识别)系统 .621 RFlD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6211 标签 .7能量 .7通信距离 .7存储器 .7计算能力 .7(3)EPC 标签 .8212 阅读器 .8(2)阅读器组成 .9213 天线 .9214 后端服务器 .1022 RFID 系统的通信模型 .1023 RFID 与条形码 .1024 EPC 物联网 .11241 EPC 物联网结构 .11242 E

2、PC 物联网工作流程及实现 .13(1)工作流程 .1325 RFlD 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143、基于 RF I D 的物流系统架构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1531 物流信息业务功能分析 .1532 RFID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16321 数据采集模块结构 .17(2)阅读器协调 .17(3)数据路由和整合 .17(4)过程管理 .17(5)数据安全管理 .17(6)外部接口 .17322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183223 数据缓冲 .21/*数据缓冲队列构造函数,设置队列长度值为 maxSize*/ .2233 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多层应用架构模型 .2334 面向服务的物流信息系统模型 .

3、24341 Web Services .24342 物流信息系统模型 .2635 riMS 系统的设计 .27351 WMS 系统功能分析 .27352 数据库设计 .29353 系统操作流程 .301仓库接收到供应商的发货通知单 .30(2)出库流程 .311仓库系统接收到销售部门的客户订单以及发货通知 .313叉车或者堆垛机到指定的库位依次取货 .315分拣出的货物被送上自动分拣系统 .318物品被运送到出库口处,手持移动设备扫描验证货物信息 .31(3)盘点流程 .325系统进行盘点处理,计算出盘点仓库货物的溢损数量 .3236 小结 .33摘要根据 RFID 物流管理模型,设计并实现了

4、一种基于 RFID 的物流管理系统。该系统使用带有 RFID 读写器的智能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讯技术,可实现物流过程的全程监控和管理。着重强调了系统的框架设计和应用程序服务模块的设计和实现,并给出了整个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有效地提高了物流管理效率,加强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并消除了常规物流管理系统的盲点,真正做到物流全程监控。对 RFID 技术和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和结合具有现实借鉴意义。1、背景与现状11 课题背景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现代物流系统是从供应、采购、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到消费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化的目标是要协助物流业务,实现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

5、ht 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问(Right 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即“6R ”,并使总成本最小。物流企业要实现“6R” ,无论从物流企业本身,还是从不断变化不断提高的客户需求角度,都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而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数据的采集。传统的物流管理系统对货物信息的录入和清点多以手工数据录入为主,不但速度极慢而且容易出现差错。根据有关统计资料,不同环境下人工录入的失误率最低在于分之三,最高可能高达百分之五。这固然可以通过加强管

6、理和加强人员培训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本质的解决办法还是要靠先进的技术手段。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是采用电子标签(RFID) 的非接触式货物识别方式。美国军方最早采用 RFID 技术实施军用品的管理,美国沃尔玛等公司在几年前就开始在物流系统和商场中大规模推行 RFID 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技术,获得了很高的货物识别率、准确率和极高的批量识别速度,并取得了很好的商业效益。近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RFID 技术已发展到与 EPC 技术及现有其他技术相结合,在互联网之上构建“物联网”的新阶段,这将在全球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对产品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各环节物品流动监控和动态协调的管理水平,提高物流

7、效率。从目前的现状看,RFID 的应用还是限于企业内部,而对 RFID 在物流中如何进行管理关注还比较少,因为这要涉及到供应链的整个环节,而且需要解决许多技术难题。12 RFID 技术及研究现状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 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应用在飞机上之后,经过 70 年代的研究发展,到 80 年代美国与英国将其应用于宠物识别上,90 年代广泛的应用在进出口管制与汽车防盗上

8、。随着技术的进步,RFID 应用领域同益扩大,现已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将成为未来信息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RFID 典型应用包括:在物流领域用于仓库管理、生产线自动化、日用品销售;在交通运输领域用于集装箱与包裹管理、高速公路收费与停车收费;在农牧渔业用于羊群、鱼类、水果等的管理以及宠物、野生动物跟踪;在医疗行业用于药品生产、病人看护、医疗垃圾跟踪;在制造业用于零部件与库存的可视化管理:RFID 还可以应用于图书与文档管理、门禁管理、定位与物体跟踪、环境感知和支票防伪等多种应用领域。从全球的范围来看,美国已经在 RFID 标准的建立、相关软硬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欧洲 RFID 标准追随美国主导的 EPC global 标准。在封闭系统应用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