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新教材分析与运用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048650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5.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新教材分析与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新教材分析与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新教材分析与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新教材分析与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新教材分析与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新教材分析与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新教材分析与运用(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素养 深化改革 湖北省“国培”初中地理课程资源 (2),李 家 清 华中师范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 常务理事全国高师地理教学论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 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编制核心组成员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远程培训国家团队专家成员,湖北初中地理教师国培报告,内容概要,一 初中地理新课程本质透视二 初中地理新教材内容分析三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理论与案例四 探究型初中地理教学内容选择与实施六 区域地理教学策略与课程资源开发七 初中地理学法指导与教学评价,专题二 初中地理教材分析,地理教材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地理教师为实现地理教学目标、完成教

2、学任务,必须正确分析和合理运用地理教材。地理教材的分析包括地理教材的整体分析和具体分析两个层面。地理教材分析为合理运用地理教材打下了基础。,二 初中地理教材分析,地理教材分析就是的地理教材结构分析。教材结构是指组成教材要素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通过教材结构分析而认识教材特点、明确教材功能,有效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目标。为了提高教材分析的质量,教师应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地理教材分析一般分为整体分析、具体分析两个层面。整体分析与具体分析,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整体分析为具体分析提供依据。具体分析是对整体分析的深化。具体分析是教材分析的重点。,二 初中地理教材分析,地理教材的整体分析地理教材的整体

3、分析,主要是进行地理教材的发展背景和内、外部联系分析,帮助教师在较高的水平层次上总揽全局,为教师把握教学方向提供指导。地理教材的发展背景 地理教材的时代背景,二 初中地理教材分析,地理教材的时代背景 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社会的发展变化 地理科学的新进展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二 初中地理教材分析,地理教材的外部联系分析 与初中地理教材 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 与相关学科,二 初中地理教材分析,地理教材的内部联系分析章节之间的关系分析,地理教材的具体分析,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中的知识都可以引出结构,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一门学科的基本

4、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的体系。“简单地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他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这些观念对新问题的实用性就越宽广”掌握了事物的结构,就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地理教材的具体分析,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的一般方法是先将该节内容划分为若干教学因子(教材中的框题);其次分析各教学因子的相互联系方式;第三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地理教学因子和知识点的联系方式大体上可分为并列联系、主从联系、递进联系、层次联系、因果联系等。,地理教材的能力构成分析,地理教材的能力构成分析是在教材知识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掘教材的能力构成。这里所说的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5、,即“地理过程与方法”。教学实践表明,任何教学因子都具有发展学生相应的一项或多项地理学习能力的可能性。如学习气候类型的分布这一教学因子,就可以发展学生使用地图、记忆气候类型与空间关系的能力;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可以分析和解释人类生产活动中产生多种环境问题的原因。,地理教材的能力构成分析,地理学习能力可以分为认知能力和核心能力。地理认知能力是指地理感知能力、地理记忆能力、地理阅读能力、地图运用能力等;地理的核心能力主要是指提出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它主要包括(1)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能力;(2)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包括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和

6、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的能力;(3)“研究”能力,包括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及设计研究探究方案的能力、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新课程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维度提出,赋予了课程目标重要的价值取向,是对原有“思想教育目标”的丰富和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因为“情感不仅仅体现为学习兴趣、学习爱好和学习热情,更体现为情感本身的体验与内心世界的丰富;态度,在表现为学习追求、学习责任的同时,更表现为对生活的 乐观、进取、向上的态度;价值观,既反映在个人价值方面,同时更反映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自然价值的统一方面。,地

7、理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教材的重点是指与教学目标关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往往是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性知识,原理性、成因性、规律性知识,具有理论性和概括性强的特点。能帮助学生举一反三、促进知识迁移,是学习其他地理知识的基础。,地理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一般而言,每一个章或节都有重点,每个课题、每一节课都有重点。对于不同的课题,有时候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重合关系;有时候是分散关系;也有的课题只有重点,没有难点。实际上,同一个难点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存在的难度也可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具体分析。可见,教材中的难点之所以成为难点,其原因也可能是多方面的。,地理教材的表述结构分

8、析,叙述性课文分析叙述性课文主要叙述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等地理理性知识,即以地理程序性知识为主的课文。,地理教材的表述结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说理”是叙述性课文的主要特点。这里的“说理”,主要是论述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等地理理性知识即地理程序性知识,其表达符合地理科学术语的规范;这里的“叙事”,主要围绕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等知识进行必要的诠释,帮助学生对地理理性知识的理解。,活动性课文分析,“活动性课文一般是指教材呈现中以学生参与某种活动形式来表达教材(学习)内容的课文”,活动性课文的教学功能,引领学生主动建构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创设迁移应用情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优化课堂

9、教学结构,地理教材分析案例,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2课时)教学设计 摘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第11期,地理教材分析案例,教材分析教材根据课标要求,优选教学内容,合理组织结构,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一节中,教材首先通过两张图介绍了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第104页的活动3,是对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上述影响因素的一个验证。为了使学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教材还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了这个问题。,地理教材分析案例,为此,本节课的教学中将积极贯彻“用教材教”的新程理念,将教材的核心内容融合到探究学习中去,引导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教材中蕴含的核心要义:“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也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地理教材的运用,正确处理地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树立“标准本位”的教材观树立“一标多本”的教材观树立“学生为本”的教材观 树立开放的教材观,运用地理教材的基本策略,根据课程标准,选择教材内容 加、减、乘、除,新课程下的骨干地理教师应该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地理教师!,掌握并能践行新课程理念的地理教师!,实践并能进行反思性教学的地理教师!,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