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20张)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34047888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20张)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20张)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20张)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20张)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20张)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20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20张)(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国鼎立,第16课,学习目标:,1.识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时间、特点、结果;2、掌握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三国经济概况学习重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问题,1、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以及意义2、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及意义3、魏、蜀、吴这三国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及都城,群雄逐鹿说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第一篇章,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匈 奴,刘 璋,刘 表,袁 术,张 鲁,曹操,袁绍,公孙瓒,孙策,张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十万人,两万多人,曹 操,袁 绍,公元200年,官渡,官 渡 之 战,夜袭乌巢,烧

2、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官 渡 之 战,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影响:,动脑经:曹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实力强大的袁绍?,曹操:(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3)曹操广招人才(4)制定正确的战术袁绍:骄傲轻敌,小组合作,曹操,官渡之战后的形势,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不已。 -曹操龟虽寿,壮心,曹,刘,孙,孙、刘联军,刘,刘,刘,刘,赤壁之战,曹军,赤壁之战208年,二十万,五万,以少胜多,赤 壁 之 战,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公元208年,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3、,开动脑筋,官渡之战打了胜仗的曹操为什么会在赤壁之战中败在孙刘联军手里?,曹操:曹军来自北方,不服水土,不习水战;曹操骄傲轻敌;孙刘联军:团结抗敌,采用火攻,战术正确,三国鼎立天下分,第二篇章,曹丕 220年 洛阳,刘备 221年 成都,请说出图中三国的名称、建国时间、建国者和都城。,孙权 229年 建业,魏,蜀,吴,军阀混战,袁绍,曹操,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孙刘联军,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小结】,1.曹操在蒿里行这首诗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诗中描写的这一惨境发生在A.东汉初年B.东汉末年 C.三国D.西晋2.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

4、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频繁,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练一练,B,A,3、下列关于曹操的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与刘备、孙刘联军在赤壁进行激战C.基本完成北方的统一 D.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4.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9年三国局势的是(B),D,5、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与哪一著名战役有关(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6、归纳你学过的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D,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