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涂坊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047828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汀县涂坊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长汀县涂坊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长汀县涂坊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长汀县涂坊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长汀县涂坊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汀县涂坊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汀县涂坊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长汀县涂坊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目 录一、总 则 .3二、基本情况 .4三、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4四、组织指挥体系 .5五、监测及预警 .6六、转移安置 .10七、抢险救灾 .10八、保障措施 .112一、总 则(一)编制目的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规范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以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

2、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2、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三)编制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四)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内容调查了解区域内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历年山洪灾害的类型及损失情况,分析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确定镇、村级防御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充分利用已有的监测及通信设施、设备,制定实时监测及通信预警方案,确定预警程序和方式,

3、根据预报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确定转移安置的人员、路线、方法等,拟定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各项措施,安排日常的宣传、演练等工作。(五)预案有效期一般为 35 年,每隔 35 年修订一次,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3二、基 本 情 况(一)自然情况1、境内有涂坊河、刘坊河等主要河流。2、区域内的气象、水文条件:平均气温 18.4,无霜期 260 天,多年平均降雨量 1650 毫米。3、区域内的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开阔缓和。4、辖区内现有中型水库一座:溪源水库 1200 万 m,控制集雨面积36.6km2。溪源水库正常蓄水位 407.5m,总库容 1200 万 m3,汛期不设限制水位

4、。(二)经济社会情况全镇 15 个行政村,总人口 3.15 万人,耕地面积 1.61 万亩,人均年收入 0.8万元,以农业为主。(三)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见附表(四)山洪灾害防御现状1、防灾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防灾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防灾知识宣传、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防灾预案及救灾措施、搬迁避让、防灾管理等。2、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防灾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山洪沟、泥石流沟及滑坡治理,除险加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等。三、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一)划分原则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

5、河滩、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根据区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在调4查历史山洪灾害发生区域的基础上,结合气候和地形地质条件、人员分布等,分析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类型、程度及影响范围,合理划分危险区、安全区。(二) “两区”的基本情况根据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程度和范围,标示山洪灾害危险区、安全区,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四、组织指挥体系(一)组织指挥机构镇成立山洪灾害防御领导小组,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

6、防御工作,镇主管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 5 个工作小组和 16 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 10 人) 。镇内各行政村成立以村主任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同时,各村成立基干民兵为主体的 12 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 10 人) 。每个村、组均要落实降雨和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监测人员。(二)职责和分工1、镇山洪灾害防御机构在县级防御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具体组织镇和村组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等。村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负责本行政村内降雨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和抢险等工作

7、。2、明确工作职责监测组:由党政办、土管所、财政所、水利站、民政办、农技站等单位人员组成,由分管水利领导和党政办主任分别任正、副组长。负责监测水利工程、危险区及溪沟水位,泥石流沟、滑坡点的位移等信息。信息组:由党政办、水利站、国土所、民政办、农技站等单位人员组成,由分管水利领导和党政办主任分别任正、副组长。负责对县级防指、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险情等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转移组:由人武部、民政办、派出所、经管站、各村民兵等单位人员组成,5镇武装部部长任组长。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

8、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责任人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调度组:由人武部、派出所、农技站、水利站、国土所、供电所及各村民兵等单位人员组成,由分管水利领导任组长,武装部部长任副组长。负责水利工程的调度运用,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等。保障组:由民政办、国土所、派出所、卫生院等单位人员组成,分管领导任组长。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负责被安置户原房屋搬迁建设及新的房基地用地审批手续的联系等工作。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信号发送员: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

9、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3、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及联系方式五、监 测 预 警(一)山洪灾害雨、水情临界值确定1、参照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的降雨情况,根据各地的暴雨特性、地形地质条件、前期降雨量等,分析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值。2、根据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溪河水位情况,分析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溪河水位值及变化情况,有的河流可将上游水情变化作为判断是否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的主要依据。(二)实时监测1、监测内容:辖区内降雨、水位、泥石流和滑坡等信息。2、监测要求: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行监测,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三)通信1、选取适宜的通信方

10、式。常用的通信方式有电视、广播、电话、短信、锣6鼓号等。2、以经济、实用为原则,因地制宜地建设与通信方式相适应的山洪灾害监测信息,警报等传输和信息反馈通信。(四)预报预警1、预报内容:气象预报、溪河洪水预报、水库水位预报、泥石流和滑坡预报。气象预报由气象部门发布,溪河洪水预报、水库水位预报由水利部门发布,泥石流和滑坡预报由国土部门发布。2、预警内容:暴雨洪水预报信息;暴雨洪水监测信息;降雨、洪水位是否达到临界值;水库及山塘水位监测信息;可能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的监测和预报信息等。3、预警启用时机:(1)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相关行政责任人应引起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应发布

11、暴雨预警信息。(2)当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应立即向下游发布预警信息。(3)当出现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征兆时,应发布泥石流、滑坡灾害预警信息。(4)水库及山塘发生溃决性重大险情时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4、预警发布及程序:根据调查、监测、分析,按临界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等,及时发布警报。各地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预警程序和启用条件。(1)在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发布,县镇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见图 1) 。(2)如遇紧急情况(滑坡、水库山塘溃坝等)村可直接报告县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和镇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并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

12、警工作(见图 2) 。5、预警方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预警信号(如电话、手机短信等) 、报警信号;按照发生山洪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级别预警信号所对应的预警方式。7市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县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山洪灾害预报乡镇防御指挥机构 组村 户省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泥石流滑坡水库、山塘溃决暴雨洪水图 1 一般情况预警程序示意图山洪灾害预报乡镇防御指挥机构 组村 户大体积山体滑坡水库、山塘溃坝监测员地质异常水利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水库、山塘溃决暴雨洪水省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市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县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8图 2 紧急情况预警程序示意图六、转 移 安 置(一)转

13、移安置1、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2、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应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3、转移地点、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汛前拟定好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汛期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转移路线要避开跨河、跨溪的滑动方向转移,应向溪河沟谷两侧山坡或滑动体的两侧方向转移。填写群众转移安置计划表。4、制作明白卡,将转移路线、时机、安置地点、责任人等有关信息发放到每户。制作标识牌,标明安全区、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5、因地制宜地采取集中、分散等安置方式。6、制定当交通、通汛中断时,镇、村(组)躲灾避灾的应急措施

14、。(二)转移安置纪律转移工作采取镇、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置纪律,统一指挥、安全第一。七、抢 险 救 灾(一)抢险救灾准备1、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灾意识。2、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确定抢险救灾方案。主要包括人员组织、物资调拨、车辆调配和救护等。3、抢险救灾的准备包括救助装备准备、资金准备、物资准备等。(二)抢险、救灾1、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 物资等。92、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3、发生灾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4、如有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人畜尸体。5、对紧急转移的人员做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对灾区做好卫生防疫工作。6、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八、保 障 措 施(一)汛前检查汛前,镇对所辖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