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23954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获取智慧和知识的主要来源。所谓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指由中国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征以及风貌的民族文化。这一文化对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际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入侵,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地被边缘化。所以使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是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共同的目标。本文从高中语文中的传统文化教学现状、高中语文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以及高中语文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论述,为如何更好的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文化提出一点建议一、中国传统

2、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导致传统文化虚无主义的产生,认为中国文化已经落伍,并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而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另一种就是固执地、狂热地拥抱中国传统文化,全盘接受,根本没有做到扬弃。在我国高中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高中生理解文言文和古诗的能力较差 对学生进行古诗文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读懂文言文、了解古诗文中的虚词实词等,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我国优秀的古诗文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领悟到传统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并实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但是有些学生在学古诗文的时候运用了大量的参考书和工具书,并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不

3、能体会到古诗文中的文化精髓。其实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采薇等作品体现了我国的经学, 林黛玉进贾府和赤壁怀古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的文学,以及六国论和廉颇蔺相如列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史学,这些课文对高中生提升素质都会有很大的启发2.教师忽视了情感的熏陶,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由于高中生要面临着高考,所以大部分的高中语文老师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在这种应试教育下,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熏陶。一些教师只是机械地传授知识,然后让学生下去死记硬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上产生情感的共鸣,更别说什么让学生注入文化元素,以及对文化的创新和开拓3.当今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够重视 二十一世纪的今

4、天是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伴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兴起、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网络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但是一些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不懂一些起码的做人道理,不懂得尊老爱幼,不懂得什么是仁义礼智信,把中国良好的传统美德统统抛开,忘在了脑后。而社会上也存在着这种风气,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严重缺乏民族意识二、高中语文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 1.从教材方面进行中国文化传统的渗透 在高中教材的编排上,每一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心编排,并且有一定教学目的的,每一篇课文都借鉴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显示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所以教师要利用这一点,充分地挖掘这些文化元素,并结合高中语文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素

5、质的培养,提高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例如劝学和师说 ,就向学生们传达了古人的一种勤学好问、刻苦求学的精神和品质,也让学生学会了尊师重教;廉颇蔺相如列传向学生传达了廉颇知错能改的品质,以及蔺相如心胸宽广、不计前嫌的胸怀。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们找出文中蔺相如心胸宽广、顾全大局的段落或者句子,让学生们去分析探讨,还可以布置一个以身边知错能改或者不计前嫌的事例为题的作文,并身临其境的感受知错能改和心胸宽广的真正内涵,从而让学生深刻领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爱上中国传统文化2.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生动的把文章中的内容展现在

6、学生的面前。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把老版红楼梦电视剧的那一集下载下来,在课上给同学们看,让同学们认识王熙凤“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挂眉梢”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这样一来就使学生们不得不佩服古人在小说中对人物的刻画是如此的生动,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3.开展国学经典的拓展延伸教学 在高中的语文教材中,由于篇幅的限制,很多文章都是节选了经典名著的一部分,又由于高中生学习任务比较重,没有时间去阅读大量的国学经典名著。所以学生们对中国经典名著的了解也就仅限于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那么高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这些节选文章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阅读名著、了解原著

7、内容。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讲一些关于文章的课外拓展知识。例如在学习六国论的时候,老师就可以适当地讲一些当时宋王朝对辽、西夏的屈辱政策,并和七国争雄时期被灭掉的六国作对比,让学生们对了解中国史学产生兴趣,从而无形地培养起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4.以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作为传统文化教学的契机 我国丰富的传统节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一个传说或者是历史渊源。例如我们在学离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用屈原投汨罗江的故事,还有端午节这个节日来引出所学的内容,并且可以让学生们搜集其他节日的历史来源,以及引导学生探索我国传统节日的演变过程,并带到课上来探讨。这样一来使学生在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提升文化修养的同时,也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固然重要,但是老师们切不可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过分急躁。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教师们一定要做到把语文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构建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