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思维:一种潜在的思维阻力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017829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惰性思维:一种潜在的思维阻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惰性思维:一种潜在的思维阻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惰性思维:一种潜在的思维阻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惰性思维:一种潜在的思维阻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惰性思维:一种潜在的思维阻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惰性思维:一种潜在的思维阻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惰性思维:一种潜在的思维阻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惰性思维:一种潜在的思维阻力【内容摘要】 惰性思维就是因为主观依赖性严重,或者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等,从而缺失了积极主动的主观思维能力,不 积极主动的去思考。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尽量避免使学生产生惰性思维的教学行为,帮助学生建立 积极主动 的思维形式,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关 键 词】 惰性思维 诱因 对策惰性思维就是因为主观依赖性严重,或者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等,从而缺失了积极主动的主观思维能力,不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但是由于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强加性思维,使得学生本该自由思考的思维,变得不再自由,变成了过多的定势性思维,思维也没有了广度与深度,使得学生产生了懒惰的情绪,思维

2、凝结产生惰性的思维。鉴于此种情况,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中易使得学生产生惰性思维的几种情况,谈谈教学处理的一些思考及对策。情况一:教师教学中的程序性经验教学,使得学生产生惰性性思维阻碍学生的思考。对于很多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的教师而言,小学阶段的知识已经了然于心,自然会感觉小学阶段的知识很浅显简单的,简单的让我们失去了对于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敏感性” ,无意中就使得自己的教学也变得“容易” 、 “简单”和程式化,以程序性经验教学为主。例如:国外教育者称为天才之错的“125812581” ,这是我们在教学整数简便计算中我国很多学生极易出错的问题。究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因为我们教师在教学本部分简便

3、计算中,经常会用的一种程序性经验教学,过分的强调“12581000”的简便性,看到 125 就的找 8 配。加上相应的练习中的反复出现应用 12581000,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再次遇到此类练习后形成的惰性思维形式。思考及对策:学生的思维需要的是自由的发展,而在自由发展中必然需要遇到很多的困难,在学生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或者解决的不是很好时,就需要有经验的指导者2“引路” ,知识的“引路”不同于现实的引路,也不是直接经验的“嫁接” 。在此题中的教师就是犯了此类的错误,把经验强加给了学生,可能学生会因为此类经验而获得几次好成绩,也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惰性思维,这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孩子的整体性思维是不

4、利的。那么当我们遇到类似问题该如何呢?(1)强化:就是强化易被忽视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某一结论成立的条件或某种解题方法使用的范围。本题中的运算顺序被学生忽视了,而强化了“1258=1000”的简便性。再例如:运用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连加、连乘算式施行简便运算时,学生所关注的是数据的特点及其位置的变化与运算顺序的改变,所以比较容易形成“凑整”的运算定势,但对于可将数据转换,结合的前提常常并不在意。于是,遇到 75257525,925254 这样的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也盲目地做出“凑整”的定势反应及惰性思维形式。因此,在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时,一定要强调适用范围,是十分必要的。(

5、2)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避免经验的负效应,把干扰及时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异同、发现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可利用因素和易混的因素进行辨析分化,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例如:12581258 125812581000 1000 100012581 8864 可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比较,通过比较两题的运算顺序发现错误的原因。提高自觉克服负效应的积极性。情况二:教师对于教材的使用及研读简单化,使得学生对书本练习失去思考性,形成惰性思维。在现实教学中,有些客观因素不利于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养成,比如说教材编写的因素,因为教材编写往往是在一个例题后安排同

6、类型的题目,用乘法计算的例题后通常安排的练习都是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用除法计算的例题3后安排的是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不用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就可以轻松解决问题,从而产生惰性思维形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关注这些客观存在的负面因素,调整、补充练习内容,尽量避免学生由于过多的机械模仿而产生惰性思维,影响学生良好思维的形成。例如:学生在二年级时开始学习除法,刚学习的除法计算,是在自然数范围内,被除数都是大于或者等于除数。久而久之,学生就以为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一定要比除数大或者和除数一样大,如果在加上某老师作这样的小结,以致学生认为“5 元钱买 10 枝铅笔,平均每枝铅笔多少

7、钱?”列式为“510”是错误的。这样的思维定势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问题解决,造成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通过数量之间的关系去确定哪个数量作为被除数,哪个数量作为除数,而是从数的大小的角度去判断。思考及对策:(1) “化静为动”的展示习题,增强新颖性。需要注意的是,教材有时会把数学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数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只是把结论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不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给学生,学生则无法感知数学思想方法的存在。如何让学生体会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应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例如:探索规律一课中,教材中的习题是:“已知 363

8、0= 1080,如果其中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用计算器计算,并填表。 ”然后在表格下方出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这一结论。教材是直接揭示结论的,因为它是静态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展示如何让学生观察比较因数变化的过程、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找出积变化规律的思维过程。要充分展现教材内容的思维因素,就要以教材为参照,还原知识形成和发展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尽量经历完整的思考过程,让思维纵深发展。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步,出示3630=1080,让学生基于已有的计算经验进行思考,初步提出猜想:如果 36不变,30 乘一个数,得到的

9、积有什么变化?如果 30 不变,36 乘一个数得到的积又有什么变化呢?第二步,学生填表格表示积的变化情况。第三步,把每一4题的因数和积分别与 3630=1080 作比较,说出另一个因数和积各是怎样变化的。第四步,让学生再找一些例子,并尽可能举出不同的例子,以丰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材料,最后概括出积变化的规律。思维的深度是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才由猜想到验证、由具体到抽象,才会分析比较、归纳总结。(2)在练习中创设矛盾,激起学生探究欲。例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认识分数这节课后,有很多看似简单的练习题,很多的教师也就简单的处理,直接让学生去做完成后校正,这样

10、长此以往难免就会使学生产生惰性思维,也就会使得教材习题的教学意义大打折扣。下面我就以练习中的一个小题目,换了一下练习内容的呈现顺序,练习的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课堂回放 学生们在认识完“单位 1”和“分数单位”的教学后。教学练习感受分数相同,但单位 1 的变化了,得到的物体的数量也就随之变化。师:请男同学先转过身去,女同学看看幅图表示几分之几?请你记住暂时不说。出示 图片 1师:请女同学先转过身去,男同学看看幅图表示几分之几?请你记住暂时不说。出示 图片 25盖住两幅图片师:请女同学说一说你们看到的是几分之几?涂色的有几个桃子?女生: ,涂色的有 2 个桃子。32师:请男同学说一说你们看到的是几

11、分之几?男生: ,涂色的有 4 个桃子。师:都是表示 ,为什么涂色的桃子数量不同呢?32小组里交流讨论。女生:我们看到的桃子一共有 3 个桃子平均分成 3 份,取了其中的 2 份,所以是 2 个。男生:我们看到的桃子一共有 6 个桃子平均分成 3 份,取了其中的 2 份,所以是 4 个。 师:是的,说的都很好,听完之后,你 觉得这两幅图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小组里交流。明确相同点,平均分成的份数一样,取的份数一 样,表示的分数也一样。不同点是它们的总量改变了。师:我们再来看看图 3 。在“矛盾”处提问其实就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即引发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冲突,使学生在脑海里产生认

12、知冲突,这样的提问会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以达到合理解决目的。在分组回答后,提问“都是表6示 ,为什么涂色的桃子数量不同呢?”在追问中形成思维的认知冲突,进而32使学生关注分数与表示该分数“单位 1”的量的不同。从相同的结果中发现构成结果知识的不同点,也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使得学生的思维深度得到发展,惰性思维也就不会出现。综上所述,我们要切实理解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的问题,要合理的运用教材教学。我们不可满足常规思路,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创新性的运用教材进行教学。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别具一格,而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防止形成惰性思维。同时,在教学中我们也要

13、注意在练习中及时补充一些变式题,如增加一些无关紧要的条件,改变题中条件的叙述方式,变化条件的呈现顺序,真正培养学生一体化的思维形成。情况三:主观上,学生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对所学知识只知其然,而不深入追究其以然,造成了认识上的肤浅,易形成惰性思维。1.视觉性错觉。思维是形成惰性后,极易对学生感知上产生影响,其直接影响就是视觉的影响。小学阶段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体性。应用题理解题意时往往一晃而过,仅看一次,不肯多看多读。砍头去尾,张冠李戴。如把“多多少米”看成“多少米”、把“可以少用几小

14、时”看成“可以用几小时”,错误经常发生。计算时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容易产生感知失真,造成差错。如一些学生常把“+”看作“”,把“”看作是“+”,把“96”写成“69”,把“109”当成“169”等等。2.思考方法性错误。当人的思维形成惰性后,带动的最大影响就是我们的思考不全面,易出错。如当学生学过 1+1=2,2+3=5 后,不去细想这种计算的局限性,而一味地认为 1 和 1 相加得 2,2 和 3 相加得 5,因此如果出现“1 千克加 1 克等于多少”这类问题时,错算成 2 千克或 2 克等等。思考及对策:(1)针对视觉性错误,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读题与审题的技能。学生在读题时,往往囫囵吞枣

15、,一知半解,审题不清,忽略了题中隐藏的条件,不能正确应用题中的有效信息,来解决问题。认真审题就是看清题目的要求,弄清题目7的算理、运算顺序。平时注重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他们见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时提高警惕,防止出现类似的错误了。(2)充分显现思维过程。在数学课上,让学生充分显现他们的思维过程,特别是思维受阻时,如何加强思维操作的自我控制,进行思维合理调节的过程,必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势态,以探求到正确便捷的解题途径。(3)加强逆向思维训练。在平时的新知教学中,提供充分、全面的逆向思维素材,能使学生对概念、法则等的理解更精确、更概括,更易于迁移。综上所述,教学时,我们要避免惰性思维造成的影响,教师要注意“活”用教材及教学经验,强调“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参考文献】1 张建.解决问题中的消极思维定势及其对策M.小学数学教学网.2013(1) 2周建勋.数学基础与数学的创造性思维M.中学数学月刊,2000(9)3韩剑峰.辨证看待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定势M.中小学数学月刊,2002(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