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认可主要内容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4017379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证认可主要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认证认可主要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认证认可主要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认证认可主要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认证认可主要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证认可主要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证认可主要内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量法规知识点认证认可的主要内容大 中 小计量法规知识点认证认可的主要内容(二)认证认可的主要内容1组织和管理(1)实验室应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2)实验室应满足以下要求:1)有管理人员。2)有措施保证所有工作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商业、财务和其他会影响其工作质量的压力。3)其组织形式在任何时候都能保证判断的独立性和诚实性。4)有负责技术工作的技术主管。5)有负责质量体系及其实施的质量主管等。2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1)实验室应建立和保持与其承担的检测工作类型、范围和工作量相适应的质量体系。(2)质量手册以及相关质量文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含技术程序在内的支持性程序、界定技术

2、管理层和质量主管的作用和责任等。(3)实验室应定期对其工作进行审核。(4)管理者应对建立的质量体系每年至少评审一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性。 (5)在审核和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纠正措施应形成文件。(6)使用时还应采取其他有效的检查方法来确保提供给委托方机构的质量,并应对这些检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内容主要包括:1)尽可能采用统计技术的内部质量控制方案;2)参加能力验证试验或其他实验室问的比对;3)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或)在内部质量控制中使用副标准物质;4)用相同或不相同的方法进行重复检验;5)一个样品不同特性检验结果的相关性。3人员(1)实验室应有足够的人员,这些人员应经过与其承担

3、的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并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验。(2)实验室应确保其人员得到及时培训。检验人员应考核合格持证上岗。(3)实验室应保持技术人员有关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等的技术业绩档案。4设施和环境(1)实验室的设施、经营场地以及能源、照明、采暖和通风等应便于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2)检验处所的环境不应影响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或对其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产生不利的影响。(3)进入和使用有影响检测质量的区域应有明确的限制和控制。(4)实验室应符合有关人身健康和环保要求。5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1)实验室应正确配备进行检验的全部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 。(2)应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正常维护,并有维护程序;

4、有问题的仪器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修复后必须经校准、检定或检验证明其功能指标已恢复。(3)每一台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都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计量检定标志:合格证(绿色)计量检定合格者。准用证(黄色)一般为不必检定的设备,经检查其功能正常者;多功能检测设备的某些功能已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经校准合格者;测试设备某一量程精度不合格,但检验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者。设备无法检定,经比对或鉴定适用者。停用证(红色)检测仪器、设备损坏者;检测仪器、设备经计量检定不合格者;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检测仪器、设备超过检定期限者。(4)应保存每一台仪器设备以及对检验有重要意义的标准物质的档案

5、。6量值溯源和校准(1)凡对检测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的测量和检验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 。(2)应制定和实施仪器设备的校准和(或)检定和确认的总体计划,以确保实验室的测量可溯源已有的国家计量基准。(3)如不可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时,实验室应提供结果相关性的满意证据。(4)实验室建立的测量参考标准只能用于校准。(5)如可能,标准物质应能溯源到国家或国际计量基准,或溯源到国家或国际标准参考物质。应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有效期内) 。7检验方法(1)实验室应对缺少指导书可能会给检验工作带来危害的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样品的处置和制备、检验规则编制指导书,并在质量文件中

6、规定。 (2)实验室应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所有检测工作,包括样品的抽取、处理、运输、存储和制备,测量不确定度的估算和检测数据的分析。这些方法和程序应与所要求的准确度和有关检验的标准规范一致。(3)实验室应尽可能使用国际、国家、行业、地方规定的检验方法;当没有这些方法时,应尽可能选择由知名技术组织或有关科技文献或杂志上公布的方法,并经实验室技术主管确认。(4)需要使用非标准方法时,应征得委托方同意,并形成有效文件。(5)当取样作为检验方法的一部分时,实验室应按有关程序文件的规定和适当的统计技术抽取样品。(6)当用计算机对检测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时,实验室应确保数据的完整

7、性和保密性。8检验样品的处置(1)实验室应建立样品的唯一标识系统,以保证在任何时候对样品的识别不发生混淆。(2)在接收样品时,应记录样品状态。(3)实验室应编制对检验样品接收、保存或安全处置的质量程序文件。9记录(1)实验室应有适合自身情况的记录制度。所有的原始观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记录以及检验报告副本均应归档,并保存适当期限。检验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证能再现。记录应包括参与取样、样品准备、检验人员的标识。记录的更改应按适当程序规范进行。(2)所有记录和报告都应安全储存、妥善保管并为委托方保密。10证书和报告(1)实验室应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报告每一项检测或一系列检测的结果,并符合检测方法中规定的要求。(2)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