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管理于服务_以服务促管理(宁夏吴忠市“执法+协会”文化市场管理模式创新经验典型材料)(修改)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16438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寓管理于服务_以服务促管理(宁夏吴忠市“执法+协会”文化市场管理模式创新经验典型材料)(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寓管理于服务_以服务促管理(宁夏吴忠市“执法+协会”文化市场管理模式创新经验典型材料)(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寓管理于服务_以服务促管理(宁夏吴忠市“执法+协会”文化市场管理模式创新经验典型材料)(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寓管理于服务_以服务促管理(宁夏吴忠市“执法+协会”文化市场管理模式创新经验典型材料)(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寓管理于服务_以服务促管理(宁夏吴忠市“执法+协会”文化市场管理模式创新经验典型材料)(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寓管理于服务_以服务促管理(宁夏吴忠市“执法+协会”文化市场管理模式创新经验典型材料)(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寓管理于服务_以服务促管理(宁夏吴忠市“执法+协会”文化市场管理模式创新经验典型材料)(修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寓 管 理 于 服 务 以 服 务 促 管 理宁 夏 吴 忠 市 “执 法 +协 会 ”文 化 市 场 管 理 模 式 创 新 经 验 典 型 材 料吴忠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 吴忠市文化市场协会内容摘要:宁夏吴忠市文化市场执法部门在依法行政进程中逐步探索出了“ 执法 +协会 ”文化市场管理模式,即:一方面严格行政执法,通过建立完善一年常规工作机制,促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通过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开展活动等形式,不断提高协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水平。有效解决了管理小队伍和经营大市场的矛盾,提升了行业形象,实现了业主经济效益和管理者

2、社会效益的“双赢 ”。文化市场的发展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消费、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和提升投资软环境等方面起到日趋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吴忠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经历了由粗放管理至规范有序的发展过程,随着吴忠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施,自 2012 年4 月份以来,市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积极引导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主动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常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作用,在依法行政进程中逐步探索出了“执法+协会”2文化市场管理模式,即:一方面严格行政执法,通过建立完善一年常规工作机制,促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3、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通过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开展活动等形式,不断提高协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水平。有效解决了管理小队伍和经营大市场的矛盾,提升了行业形象,实现了业主经济效益和管理者社会效益的“双赢”。全市文化市场发展百花齐放,文化市场各行业经营项目日趋多样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截止目前,全市共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120 家,其中网吧 124 家,娱乐市场经营单位 410 家,印刷包装(含打字复印)350 家,其他经营单位 236 家,从业人员 20000余人,已基本形成了娱乐、演出、音像、电影、广播、文物、艺术品、网络、印刷业、出版物、传媒等门类齐全的文化市场体系。一、执法部

4、门依法行政,为文化市场规范提供法律保证吴忠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为动力,抓队伍、树形象,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在日常监管中实行“ 教育先行、管理同行、处罚跟进”,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实现了全市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健康文明、繁荣发展”的既定目标。(一)执法机构改革落实到位。吴忠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于2012 年 4 月 28 日正式挂牌成立,隶属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3局,为副处级行政机构。内设办公室和执法科,行政编制 6 名。主要职责为宣传和贯彻执行中央、自治区有关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拟定文化市场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指导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

5、负责市直及利通区境内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依法查处文化(文物) 、新闻出版(版权)和广播电视方面的违法违规活动;负责文化市场突发事件应急协调处置。现有执法人员 4 名,平均年龄为 36.8 岁,研究生学历 1 名,大学学历 4 名,学士学位 1 名,辖区内 5 个县(市、区)共有专(兼)职执法人员 22 名,有办公室及执法用房 6 间,执法用车 2 辆。(二)严格执法取得显著成效。作为依法行政部门, “立规矩、守规矩”尤其重要。 1、建立“一年常规工作”机制。即:一是建立每日巡查任务,每名执法队员必须完成既定的执法巡查任务;二是每周执法队员对上周工作开展情况及本周计划作陈述,并就一周巡查情况实行

6、签审;三是每旬就执法工作开展及下一步计划向主管局专题汇报;四是每月就巡查情况、行政处罚情况向主管局汇报签审,上报“扫黄打非” 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报表;召开 1 次文化市场协会工作会议,开展 1 次网吧市场评星定级活动;五是每季度上报“ 扫黄打非 ”台账和综合考评报表,上报市场巡查及处罚通报,统计执法信息撰写及刊载情况;六是每半年对各县(市、区) “扫黄打非” 及文化市场工作情况进行督察,形成通报;七是每年至少开展 2 次大规模文化市场法律法规集中培训,召开 1 次4“扫黄打非” 及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 2、深化“两项措施”保障。一是建立常规巡查制度。制定落实了执法错时检查机制、重点巡查机制和

7、日常巡查记录签审制度,针对全市范围内的网吧、娱乐场所和印刷出版三大市场重点领域和内容开展高密度巡查,制作了吴忠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日常巡查薄 ,分小组进行常规化日常巡查,在每周、每月、每季度、年终进行小结,实行“签字审核制”,目前完成巡查日志 3 本,登记文化市场巡查登记信息5000 余条。二是深化专项整治行动。主动出击,做到人防与技防相结合,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相结合,突出重点敏感时期,加大节假日、暑假、各类重大活动检查力度,重点组织开展好三级“两会” 集中整治、 “扫黄打非 ”专项行动、校园周边集中整治、清查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及非法报刊专项行动、打击非法销售安装和使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等专项治

8、理。目前共计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 30 余次。3、规范 “三个统一”市场。一是统一开展评星定级活动。2012 年开始在市区网吧行业开展的“评星定级”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2013 年在吴忠市召开了“全区评星定级现场观摩会”,并推广开展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总评星活动。2012年至 2014 年底,结合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综合考虑评定各行业“星级经营单位” 和“转型升级示范店” ,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市场企业和个人,从而营造出创先争优的良好环境。二是统一悬挂监管平台、制度牌及警示标志。在各行业经营单位5统一制作发放“文化市场综合监管平台” ,用于悬挂各部门发放的证照、信息、自

9、律承诺、通知公告等;统一在经营单位内部悬挂行业制度牌及相关警示标志,截止目前,共发放监管平台、相关制度牌及警示标志 4000 余个,已基本做到证照齐全、制度健全、环境整洁、警示明显,文化市场经营场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已初具规模。三是统一开展各行业日常经营登记规范工作。统一制作发放了互联网上网服务实名登记册 、 娱乐场所营业日志 、印刷、打字复印行业承印业务登记薄 、 出版物经营单位进货登记薄等规范化日常工作登记本,免费发放给各经营单位严格记录,并作为日常检查和执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已发放各类登记本 3000 余本。4、强化“ 四位一体”监管模式。一是强化主管部门力量,发挥主导作用。发挥行政执

10、法人员在文化市场监管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规范执法人员行为,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能力和作风建设,通过开展市场调研、组织参加培训和开展“以讲代训”等活动,打造专业、高效的执法队伍。二是建立行业协会组织,发挥纽带作用。成立了吴忠市文化市场协会,定期召开协会会议,加强沟通交流,制定了吴忠市文化市场协会管理规定 ,通过部门引导,依托行业协会开展评星定级活动,促进行业自律守法。三是挖掘社会监管力量,发挥基石作用。通过开通“12318”举报电话,设立政务监督台、执法流程公示图、举报信箱等方式拓宽了案件举报和监管渠道。聘请文化市场社会监督员 20 名,6政风行风评议员 12 名,并主动邀请市人大、政协部门对执

11、法工作进行监督评议。接受新闻媒体监督,积极邀请新闻媒体参与执法行动,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四是突出部门联合执法,发挥协调作用。成立了吴忠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打破了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在执法权限、管辖分工上的隔阂,突出对违法经营的追根溯源,增强了执法效能。将公安部门的监控系统与文化系统的监控系统实施对接,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建立了营业性演出审批监管互通机制、行政处罚案件互通机制和工作信息互通机制等“六项” 措施,实现了文化市场“ 审批管理执法”的一体化。截至目前,全市共计召开“扫黄打非” 及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 13 次,组织召开成员单位会议

12、 16 次,开展多部门联合整治行动 30 余次。5、发挥“ 五个途径 ”作用。一是开展“由点到面”培训工作。按照加强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衔接工作实施办法要求,对市区参加 2013、2014、2015 年年审的 1400 余家(次)文化市场经营业主进行了“一对一” 式的法制培训;并注重抓好“三大市场”的集中培训活动,目前共举办了培训班 7 期,培训人数达 2000余人次。二是开展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以“318”、 “426”、“626”等集中宣传活动为契机,开展好法律法规宣传工作。目前已组织开展和参与各类集中宣传活动 14 次,发放宣传材料、传单、宣传册 30000 余份(册) ,接

13、受群众现场咨询 400 余次。三7是重视执法信息编撰宣传工作。制定信息撰写采编、审核签发制度,按照“一事一报,一人一报” 原则,执法队员在做好执法工作的同时,以客观公正为标准及时撰写工作信息,目前已累计编撰执法信息 480 余期。四是加强与媒体部门的沟通。注重执法信息公开化,积极主动与新闻媒体对接,及时上报高质量的工作信息,加强宣传力度。目前已累计有 150 余期执法信息相继被国家“扫黄打非”网、新华网、文化部网站、文化市场网、文明网等国家级网站刊发和转载;有 200 余期信息相继被自治区、市级相关部门和网站采编;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报、宁夏电视台、宁夏日报、吴忠电视台、吴忠日报等媒体也多次对执法

14、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五是建立“吴忠市文化市场执法网” 。2013 年 5 月份,依托市委、政府门户网站,建立了吴忠市文化市场执法网,目前该网站已刊载各类图片、文件、通告、政策法规 800 余篇(条) 。三年多来,全市共检查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 12430 余家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 1200 余份;立案 90 余起,处罚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90 余起;停业整顿 46 家次,罚款金额 20 余万元;收缴各类非法物品 20000 余件(册) 。吴忠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先后获得“2012 年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先进单位”、 “2013 年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 “2013 年度全国文化市场重大案件”

15、、 “2013 年度全国文化市场重大案件办理单位”、 “2013 年国家版权局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一等奖”、 “全国文物行政处罚案卷评查规范案8卷” 及 “2012 年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 “2012 年全区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等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并连续在2012、2013、2014 年连续三年全区文化市场执法工作考评中获得一等奖。二、行业协会主动服务,为文化市场自律发挥积极作用针对全市文化市场点多、线长、面广实际,从“健全机构、完善机制、丰富载体”入手,强化文化市场协会建设,发挥协会作用。一方面选举成立了协会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了协会制度,共同商讨行业协会发展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探

16、索和助力文化市场行业自律,激发行业自律意识,促使吴忠市文化市场协会实现了华丽的蜕变。2012 年以来,由市区营业性网吧、歌舞厅、打字复印、印刷企业、电子游戏机经营单位等娱乐场所自愿发起成立吴忠市文化市场协会,内设网吧行业、娱乐场所行业、印刷技术与出版物发行业 3 个分支机构,目前有会员单位 386 家,其中网吧 32家,歌舞娱乐市场经营单位 195 家,包装印刷(含打字复印)104 家,其他经营单位 55 家,从业人员 3500 余人。(一)健全机构立宗旨。召开了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设立协会理事会,选举理事会理事、名誉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等,健全协会组织机构,将之前不能够发挥作用的代表替换为热心服务和有责任心的会员代表,从组织人员上着手,聘用了专门的会计 1 名、出纳 1 名、专职工作人员 2 名,承担协9会日常工作,为协会注入了新鲜血液。(二)建章立制做保障。建立文化市场协会联席会议制度,2014 年共召开行业协会会议 15 次,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