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人员自身诚信建设研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4016849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工作人员自身诚信建设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政府工作人员自身诚信建设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政府工作人员自身诚信建设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政府工作人员自身诚信建设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政府工作人员自身诚信建设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府工作人员自身诚信建设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工作人员自身诚信建设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府工作人员自身诚信建设研究柯城区石梁镇政府 毛云龙 余洪中【导语】 政府作为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在当前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应当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建设诚信的重任,而作为政府的工作人员,在建设诚信的征途中起到关键作用。要建设诚信,政府工作人员应加强自身建设,做社会诚信的表率。首先要防止自身诚信的缺失,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真正成为不图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做到这一就要求政府真正奉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 则, 选好人、用好人。【关键字】 政府诚信 诚信缺失 诚信建设 意义【正文】要增强政府工作人员诚信建设,必须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环境。这也是为社会诚信保

2、驾护航。要加大宣传,使全社会树立起遵守法规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意识。对失信的行为要问责,对触犯刑律的要依法惩处,加大失信的成本,使失信者寸步难行。 一、加强政府工作人员自身诚信建设的现状及其现实意义 (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诚信缺失现象状况1、当前,大多数政府工作人员能明确自己的职责义务,严格守法,严于率己,热爱党的事业、热爱人民、深入群众。但也必须看到,有些政府工作人员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只求名不求实。他们不愿刻苦学习,更不会埋头工作,上班早退,一张报纸一杯茶,东游西逛东拉西扯,不愿深入实际地为群众办些事,不愿动脑筋去开展创造性的工作,缺乏工作热情和为民服务的责任感。但却十分注重虚名,为了扬名不择

3、手段,弄虚作假,损人利己。 2、一些政府官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现象严重。他们具有浓厚的官本位思想,高高在上,把自己奉为官老爷,不关心群众,不调查研究。在机关时是“门难进 、脸难看、事难办”。下基层更官气十足,走马观花,趾高气 扬。平 时办事拖拉,热衷于搞权谋,互相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于是要么是欺下瞒上,要么是互相推诿,不敢承担责任。官僚主义作风的滋长,严重影响政府形象,损害干群关系。还有一些政府官员大搞形式主义,忙于迎来送往,频繁应酬,经常是文山会海,实际上没有谁去真正落实。贪图虚名,互相攀比,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 、“政绩工程”、 “路边工程”, 严重浪费国家和群众资财。有的盲目行 动,

4、导致群众受害深重,政府债务累累。 3、有些官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导致官场黑幕现象的出现。 “蒋 丽萍”案即 为明证。部分 领导利用手中权力挪用公款,徇私舞弊,为自己的配偶、子女、亲属谋取非法利益。涉案金额巨大,甚至涉及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部门高级领导,有时甚至与黑社会势力相勾结。虽然腐败行为只发生在极少数政府官员身上,但其影响极坏,危害性极大有损于政府的形象和诚信声誉。不解决好反腐倡廉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就没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党和政府就要脱离群众,就有亡国亡党的危险。(二)加强政府工作人员诚信建设的现实意义 1、加强政府工作人员诚信建设能促进政风建设的有效开展。各级党委政府一直把转变工作作风作

5、为每年的工作重点来抓。因为政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干群关系,从而进一步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加强政风建设必须首先加强政府的诚信建设。一方面,诚信建设是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素质的必要条件。诚信是一切作风的立足点和生长点,缺乏诚信就谈不上拥有道德。道德对人的约束力是内在而深远的,一旦公务员把诚信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规范,他们就会深刻透视自己的思想,有助于他们有意识地规范自身的言行和思想。以诚信为荣,以虚伪、浮躁、表里不一、言而无信为耻。从而脚踏实地、勤政为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 实完善自己。另一方面,诚信建设可以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为人民服务意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

6、三个代表 ”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人民是领导干部的衣食父母,民心顺,百业兴。诚信可以促使政府工作人员认清自身的权利来源,领会自己的责任义务,坚持以民为本,时刻关心群众疾苦,深入群众,从而取得群众的敬仰与信赖,实现干群同心,增强党的凝聚力。 2、加强政府工作人员诚信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商业诚信。市场经济需要商业诚信,只有确立商业诚信原则,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但政府的诚信、公正才是商业诚信的最根本保证。政府诚信可以促使政府尊重公民的财产权,并成为公民财产权的保护人和商业信誉的维护者。财产 安全可以稳定公民长期从商的信心,坚定其从商的决心。如此则能促进商业诚信原则的最终建立

7、。 3、加强政府工作人员诚信建设是整合社会风气,全面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当前,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旧有的价值观由于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对公民的影响日渐衰弱,而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尚还在进一步完善。于是,社会上许多人道德意识模糊,一度出现观念动摇和信仰危机。他们精神空虚,求神拜佛 ;不求上进,盲目拜金 ;怀疑政府,信仰邪教。这说明有些青少年缺乏道德与法制意识。因此,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已迫在眉睫。这既是整和社会风气,建立占主导地位的道德体系的需要,也是我们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政府作为领导者,更应以身作则,率先为范,以诚信为本,努力塑造一个言行一致,爱民守信的政

8、府。这样,政府就有感召力,以实际行动感染全体国民自觉的学习公民道德规范,努力做到“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 友爱、勤 俭自强、敬业奉献” ,从而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 转。 二、加强政府工作人员诚信建设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历史的。诚信同样如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诚信的建设必然会因社会的发展而有许多与前人的理解不尽相同之处,要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诚信建设,就必须首先对诚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诚信,根据历代思想家们的探讨,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的分析,并从中概括出诚信教育的内涵。对于诚信的理解,儒家、心理学家、伦理学家都有不同的观点 : (一)从人本的角度建设诚信 儒家认为诚是

9、天之道,人如果能做到诚,就能与天合一。孟子曰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的意思是说, 诚是指真实不欺。 中庸认为“诚 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即 中庸认为天之所以为天,因为天真实无妄,人因不诚所以必须求诚,由求诚同样可以达到诚的境界。对人来说,诚的境界就是与道合一。 大学认为“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 恶恶臭,如好好色。 ”大学 对于诚的诠释,重在不自欺之意。好善如好好色,恶 不善如恶恶臭,这就是诚意。唐代李翱则认为诚是尽兴或复性。如 :“诚 者,圣人性之也,寂然不动,广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

10、隧通天下之故,复其性者,贤人循之而不已者也 ;不已则能归其源矣。 ”综上所述,儒家学派是从人本的角度来分析诚,指出诚是真实不欺,不欺别人也不欺自己。只有这样,久而久之,便可达到至诚,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根据儒家学者对诚的定义,可知当时诚信建设的内涵是旨在教育人们要诚实不欺,遵从人道,要修身养性,以期达到至诚、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 (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建设诚信 认为诚信是一种心态和态度。祝瑞开说 :“诚是指履行道德规范时的真实无欺的心态。信是指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一个人能在言行上作到信,即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根据他的思想,诚信教育的内涵应该 是要求人们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在社

11、会生活中要与人为诚,言必行,行必果。 (三)从伦理学的角度来建设诚信 南京师范大学王小锡教授认为诚信就是道德。王海明认为 :“诚实可以分 为诚与信,因为诚实是动机在于传达真信息的行为意味着 :诚实者,传达的真信息之为真信息,并非因为其与客观事实相符,而是因为其与传达者自己的主观思想及其所引发的自己的实际行动相符 ;与自己思想相符叫做诚,真诚 ;与自己的行动相符叫做信,守信。 ”根据他的观点,诚信教育应是教育者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对受教育者进行诚信教育,教育他们心口一致,言行一致,而不必要求信息传播者去核实自己所得到的信息的真伪。我们认为, 传播自己无确切把握的信息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从某种意义

12、上说,这种行为就是不道德。因此从这一点来说,这种诚实是不符合伦理要求的。上述三种观点,分别是从人性、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的心态,态度以及伦理的角度阐述诚信,因此我们也得出相应的诚信建设的内涵。它们有各自的合理性,又有各自的狭隘性与不足之处。随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为诚信建设做出一个更全面、系统、科学的规范已势在必行,科学的诚信规范对诚信教育活动本身具有有效指导作用。 三、加强政府工作人员诚信建设的基本构架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给我们社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但是,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级政府机关和部门都要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努力树立诚信意识,埋头苦干,努力拼

13、搏,认真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深入 贯彻科学发 展观,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加强诚信建设,强化从政道德教育 诚信建设是促进政府工作人员树立诚信意识的一项长期有效的活动。新时期的诚信建设既要发扬优良道德传统又要联系政府机关思想作风建设的实际。首先,各级政府机关应当加快制定符合实际又切实可行的工作人员道德规范,教育他们要诚实守信。其次,要组织机关干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认真学习胡 锦涛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 精神, 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认真学习上级党委政府关于转变工作作风的精神,引导机关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14、意识,正确认识和对待权利、地位、自身利益,真正做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 、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办任何事情的根本 标准。再次,在建设活动中,要注意抓先进,树典型。一旦发现新时期的“人民公仆 ”的典型,要及 时加以宣传和推广, 为机关干部提供现实具体的学习榜样,以此教育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时刻遵照诚信的要求,对人对己要做到心怀诚意,实事求是。 (二)加强法制建设,有效约束行政权力 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指出:“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 ”政府诚信建 设必须有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作保证,否则诚信建设就不能有效进行,政

15、府信用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必须依照相关行政法律法规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各种不良作风,以确保诚信意识在领导干部的思想中生根发芽。 (三)政务公开,加强群众监督力度 政务公开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前提,是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国家事务管理的必要条件,是深受群众关心和欢迎的民主形式,更是促进诚信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政务公开,一方面,可以让人民群众深入了解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的政治倾向,服务意识和水平,道德素质,实际政绩等,增强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另一方面,政务公开促使政府把自己行政权力的实施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从而迫使政府工作人员遵守信用原则,规规矩矩按法定程序以及党和人民的意志办事,继而提高党和政府的向心

16、力。因此,首先要把政务公开真正落实,以降低领导工作的随意性,增强其工作规范性,提高工作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现象的 发生。其次,以 现行的电子政务 和办公信息化为基础,实行网上办公,这样有利于群众迅速、准确、真实地了解政府实际工作情况及其对群众的服务绩效。从而为评估政府信用度提供质和量的依据。 (四)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 我们的时代是传播的时代,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不仅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应充分发挥媒体的广泛社会影响力,多宣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诚信思想,深入挖掘培养典型的诚信案例及诚信人物。 “十年 树木,百年树人”,经过媒体长期的广泛宣传报道,一旦诚信成为共识,诚信思想上升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并巩固下来,则浓厚的诚信氛围必然促使政府工作人员欣赏诚信,接受诚信,服务于诚信。(五)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作风考察 对干部进行作风考察,便于党和政府以动态的方式了解掌握领导干部对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