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春医疗保健操60节文字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401516 上传时间:2017-08-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春医疗保健操60节文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回春医疗保健操60节文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回春医疗保健操60节文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回春医疗保健操60节文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回春医疗保健操60节文字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春医疗保健操60节文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春医疗保健操60节文字(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春医疗保健操 60节文字回春医疗保健操 60节文字 2011年04月14 日回春医疗保健操 1. 游臂动作:两脚分开与肩等宽,右手掌拍打脐下气海,关元穴。左手背拍打后腰命门,阳关穴,两手前后交替拍打64次。作用:活血化淤,改善血液循环。防治:腰背痛和泌尿,消化,生殖系统疾病。2. 晃腰动作:两手叉腰,膝稍弯,晃腰转胯,先由右向左转32次,再从左向右转32次。 作用:活动腰胯关节,疏通任,督二脉,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强肾。 防治:腰背痛,便泌,腰肌劳损,闪腰岔气。3. 甩臂动作:两臂上举过头,手心向前,自然下甩过体侧。两膝配合甩臂,微屈伸32次。 作用:活动肩,肘,腕关节,内脏。 防治:肩周炎,

2、臂痛,臂麻木不举。4. 双摇臂动作:两手掌心向面,以肩关节为轴,直臂由下向后绕环32次。再向前绕32次。 作用:活动肩关节,疏通经络,调理脏腑。 防治:肩周炎及周围软组织疾病。 5. 推拳动作:两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体侧,先用力出右拳,拳心向下,收右拳,拳心向上置体侧,同时出左拳。左右交替各32次。 6. 拍胸动作:右手拍左胸(乳上锁下)紫宫,华盖,俞府,彧中,神藏,气户,库房,屋翳穴。再左手拍右胸,穴位相同。左右交替各32次。 作用:通经活络化淤。 防治:胸痛,胸闷,肺结核,气管炎,咳喘,肋间神经痛等。 7. 叉跳动作:两臂下垂,两脚原地跳,同时两臂体前交叉摆动,两手前后交替64次。 作用:活

3、动全身,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对内脏有按摩作用。8. 打背动作:右手打左背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曲垣穴,再左手打右背穴位相同,左右交替拍打各32次。 作用:活动上肢关节,通经活络,活血化淤。 防治: 肩背痛,颈项强直,上臂痛麻,臂不举。 9. 扩胸动作:两手握拳曲肘,左拳在右肘上,右拳在左肘下,拳稍过肘,两臂用力向左右两侧扩32次。 作用:活动肩关节。 防治:背,肩,臂痛,胸痛,胸肋痛,胸膜炎,肺气肿,臂不举。 10.单摇臂 动作:左手叉腰,右手握拳以肘为轴,向前绕16圈,向后绕16圈,最后一圈伸手向前甩出。同法再绕左臂。 作用:活动上肢关节,调理心肺功能。 防治:心痛,手臂痛麻,半身不遂,

4、咳,喘。 11.甩拳动作:两手握拳,臂与肩平右手握拳直臂后甩,眼看右拳。同时左臂握拳曲肘于胸前,交替进行各16次。 作用:活动上肢和颈,肩,腰。使脏腑气血充足,血脉畅通。 防治:上肢疾病,气管炎,咳,喘。 12.搂拳动作:右臂向前平伸,掌心向外划弧握拳,掌心向上用力收拳与腰部,左右交替进行各32次。 作用:活动上肢关节,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 防治:上肢和心肺疾病。 13.侧弯腰动作:两手叉腰,上身渐渐向右弯,一伸一松16次,同法左弯16次。 作用:伸筋拔骨,锻炼脊柱侧韧带和腰肌。14.原地跑动作:曲肘握拳原地跑,两臂前后交替摆64次。 作用:活动全身,疏通经络,促进心脏功能,加快血液循环,

5、对内脏器官有按摩作用。15. 漫游臂动作:右臂前上摆,手与肩平,左臂同时从体侧后摆,两膝配合摆臂微曲伸,交替进行64次。 作用:缓解疲劳,增加臂手血流量,调整内脏功能。 16. 按手动作:曲肘,两手平伸与腰齐,由右向左用力按4次,再由左向右按4次,用力在掌,交替进行32次。 作用:疏通经络,降低血压,防止手颤。 17. 上摇球动作:两手如抱球,在头前上方,由右向左摇16圈,再从左向右摇16圈,眼随手转。 作用:活动上肢,增强脑垂体平衡,锻炼视力。18. 中摇球动作:两手如抱球在胸前,由右向左摇16圈,再由左向右摇16圈,不过头顶,不弯腰。 作用:活动上肢。 19. 下摇球动作:两手如抱球,弯腰

6、45度,由左,下,右上摇(手高过头顶),再反方向摇各16圈。 作用:活动肩,肘,腰。疏通经络,条理脏腑。20. 抓空动作:右臂上举过头,手心向前,手用力如抓物,下甩体侧,两手交替进行各32次。 作用:活动肩,肘,指关节,疏通经络,调理脏腑。 、摇放辘轳 动作:右腿跨前一步,两臂前个,两手握空拳,手心向下,如摇辘轳,由上往下摇,右腿微屈,左腿 伸直,呼气;由下向上摇,左腿随着微屈,右腿个直,摇到胸前要挺胸后仰,呼气。摇圈(图)。换左腿跨前一步,两手放辘轳,方法同上,方向相反。摇圈(图)。 作用:活动肩、肘、腰经络,调理脾胃。 摸鱼 动作:左脚向前方跨一步,伸直,右膝稍弯,肘平屈,两手伸平并齐,从

7、右向左划大圈。划到左前方,左腿微屈,右腿伸直,上身挺直向前倾,呼气;沿左胸向右划,左腿伸直,右膝微屈,上身挺直向后倾,吸气,划圈。换右腿向前方跨一步,用同样方法,再划圈(图)。 作用:活动腰、腿、肩、肘各关节经络。 大转腰 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臂伸直举过头,沿上、左、下、右方向转圈,下转时头稍低,两手到膝部,呼气;上转时,稍抬头,上身略后仰,吸气。转圈要缓慢,防止摔倒。用同样方法,方向相反,再转圈(图)。 作用:活腰健肾,使气血通畅,增强腰力,防治腰肌劳损。对腰、胯酸麻有治疗作用。 挖泥 动作:两臂举在头顶两侧,吸气,手心向外。右手从右侧,左手从左侧下移,同时两腿慢慢下蹲,呼气;待两手

8、移动到脚部前方时,手心转向上随身上托,两腿跟随慢慢直立。反复次(图)。作用:活动腰、膝、髋关节,对五脏六腑起调理作用,并防治肥胖症。 25.打膝盖 动作:上身微屈,双手交替拍打膝盖。拍打时弯腰松肩垂臂,共做32下。 作用:解除两腿酸疼感,防治膝关节疾病,对腿软有疗效。 26.回头看足跟 动作:肘平屈,两手并齐放在左侧腰旁,头向右后转动,带动上身,两眼看到右足跟时,双手随着转到右后方,双手向下按一下。然后头向左后转,用同样的方法交替进行,共做16次。 作用:防治腰、肩、肘、脊柱关节骨质增生,对颈椎软骨骨质增生有疗效。 27. 大弯腰 动作:两手交叉在一起,手心向上,手臂往上伸直,连举三下,向前弯

9、腰,两手向下慢慢按压三下。初练时按不到脚面,经过锻练逐步达到。两手交叉再举三下后,腰向左转,用同样方法从上向右脚面按三下,重复两次。腰向左转,从上向左脚面按三下,重复两次。 作用:防治腰岔气、腰背酸疼、脊柱侧弯。 28. 前后弯腰 动作:在后腰处两手抱肘,上身向前尽可能弯腰,再尽可能向后仰,共做16次。 作用:增强腰椎功能,沟通任督二脉,防治驼背,对体虚、肾亏、腰酸、背痛和腰椎骨质增生有疗效。 29. 转腰 动作:与第2节转腰相同,转32圈。 作用:消除以上各节弯腰活动可能引起的腰肌疲劳,防治外伤和闪腰岔气。 30转膝 动作:上身稍微前俯,两腿下蹲,两膝并拢,两手分别按紧左右膝盖,膝关节从右、

10、前、左、后方向旋转6圈。方向相反再转16圈。 作用:活动膝盖和关节,增强腰、腿、足、膝功能,抵抗衰老,对防治足膝痿软、酸痛、乏力和鹤膝风等症有疗效。 31压腿 动作:两腿分开一肩宽,伸直,上身前俯,两掌心分别压住左右膝盖,用力压膝盖16次。 作用:舒展膝关节经络,防治腿病。消除30节转膝后的膝关节疲劳。 32前踢腿 动作:双手叉腰,拇指在后点肾俞穴。右大腿抬平,脚尖向下,脚面绷平,右脚跟还原。换左腿,用同样方法前踢。交替进行,共踢32下。 作用:活动腿、膝、踝关节,防治下肢无力、风湿麻木、酸痛、大小腿痉挛症。 33原地小跳 动作:两臂向前平伸,手心相对,先右臂后左臂交替上下摆动,同时两腿交替抬

11、高,一上一下原地跳动,脚平落地,做32次。 作用:活动全身关节、肌肉和五脏六腑,促使全身气血畅通。 34七敲 动作:一敲大陵穴;两手握空拳,拳心相对,两手腕关节横纹的正中两筋之间的大陵穴,对敲32次。 二敲腕骨:两手握空拳,右拳在上,拳心向上,左拳在下,拳心向下,腕骨对腕骨,用力敲打16次,换左拳在上,用同样的方法再敲16次。 三敲合谷穴:双手握空拳,拳心向下,手臂向前平伸,用右拇指关节的高处,敲左手合谷穴16次;换左手用同样的方法敲右手合谷穴16次。 四敲后溪穴:肘屈,两手握空拳,拳心向里(第五掌骨小头后方的掌横纹头为后溪穴),两手对敲32次。 五叉虎口:两手拇、食指分开,掌心向下,对叉虎口

12、(相当于合谷穴),叉32次。 六叉八邪穴:两手十指张开,手心向里,十指对叉五指歧骨间的八邪穴,做32次。 七打内劳宫:用右手掌骨高处敲打左手掌心的内劳宫穴,敲16次。换左手敲打右学习掌心内劳宫穴16次。 作用:防治腕掌、手指肿麻无力,增强脏腑功能,灵活手指,防治手指麻木疼痛。35八打 动作:右腿向前跨一步,左腿微屈,上身向前弯。 一打阴阳交:左掌心拍打右脚内踝直上四个横指处的三阴交穴,右掌心在右脚外侧对应处 拍打24次。 二打足三里:右掌心拍打右腿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的足三里穴,左掌心在右腿内侧对应处同时拍打24次。 三打阳陵泉:右掌心拍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的阳陵泉穴,左掌心同时拍

13、打内侧对应处24次。 四打风市、血海穴:直立时两手垂直中指尖触到处是风市穴;膝盖骨内上缘二寸是血海穴。以右掌心拍打内市穴,左掌心同时拍打血海穴24次。 五打箕门穴:以左掌心拍打血海穴上六寸处的箕门穴,右掌心同时拍打右侧对应处24次。然后两掌心从阴阳交沿着腿的两侧向上连续拍打到箕门,再从箕门向下连续拍打到三阴交,右腿还原。换左腿向前跨一步,用同样的方法拍打左腿各穴。拍打完毕,还原直立。 六打居廖(应该是骨字旁)(即胯轴,在十一肋骨前端之下六寸三分处):右掌心拍打右腿居廖穴,左掌心同时拍打 左腿居廖穴24次。 七打承扶穴(坐骨神经):两膝稍屈,臀部下蹲,右掌手指拍打右臀下横纹之中央处的承扶穴,同时

14、左掌手指拍打左臀承扶穴24次。 八打 环跳 穴(在股骨大转子的后方,并足直立时出现的凹陷处):右掌拍打右腿 环跳 穴,同时左掌心拍打左腿 环跳 穴24次。 两掌心从两腿的居廖穴经承扶穴同时连续拍打到 环跳 穴,再从 环跳 穴连续拍打到居廖穴。 作用:对下肢穴位进行拍打,产生刺激作用,疏通经络,舒筋活血,促进血液循环,防治下肢关节酸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偏瘫和功能性腰腿痛。 36蹲堆 动作:两臂前伸与肩平,手心向下,两腿慢慢弯屈下蹲,上身挺直,反复做8次。最好深蹲,蹲到底,但不要勉强。 作用:活动腿踝关节,增强腿力,防治腿膝酸软无力、疼痛,辅助治疗髋关节炎。 37打膝盖 动作:膝关节微屈,右

15、手掌拍打右膝盖一下,左手掌拍打左膝盖一下,交替进行,共打32次。 作用:解除“蹲堆”对腿膝的疲劳,防治膝关节病,对腿软、腿痛有疗效。 38抱后脑颠足跟 动作:双手叉在一起,抱着后脑颠足跟,脚跟颠起,脚跟落地。颠时要收腹提肛,一起一落为一次,共颠8次。 作用:防治足跟骨刺、足跟病和痔疮。沟通任督二脉,使脊髓大脑充满活力。 39托腹 动作:身体放松,两手叉在一起,手心向上,身下沉,两手托住小腹不动,两腿膝盖上下颠动200次。 作用:对五脏六腑起到调理作用,防治习惯性便秘、肠胃病、肥胖病,能减轻体重。 40左右蹬腿 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右腿侧屈收回,随即足跟用力向右蹬出伸直。换左腿用同样方法方

16、法,交替进行。左右共做16次。 作用:活动腿关节,对膝髋关节酸痛无力有疗效。 41后踢腿 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点肾俞穴,右腿后屈,足跟踢臀部,腿落地。换左腿用同样方法,交替进行。左右共做16次。 作用:活动下肢关节,防治腿膝酸痛无力。 42转脖颈(或搓脖颈) 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点肾俞穴,现眼微闭,头由右、下、左、上方向慢慢转6次,向下转时尽量低头,向上转时尽量仰头。方向相反用同样方法,再慢转6次。 作用:防治颈椎病、颈椎骨质增生、晕车、晕船和神经官能症。 注意:高血压者不宜做“转脖颈”,改做“搓脖颈”。方法是:两手掌紧按后脖颈,用力向左右来回搓32次。搓毕,右手掌紧紧抓住后脖颈的中央捏五下。 作用:高血压患者后脖颈有僵硬的痂结,搓擦后逐渐软化,有利于降压。活动交感神经和植物神经,对神经性疾病有疗效,使颈项灵活,精神焕发,并防治颈骨增生、落枕和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