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泡泡男孩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14914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泡泡男孩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免疫——泡泡男孩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免疫——泡泡男孩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免疫——泡泡男孩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免疫——泡泡男孩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泡泡男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泡泡男孩(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泡泡男孩这部电影呢,亚当山德勒斯前几年演了一部喜剧片泡泡男孩,说的是一个没有免疫力的男孩,从小住在无菌泡泡世界的故事。电影的结局倒是皆大欢喜,因为原来只是他母亲不愿意让他接触外面的世界,明知他已经有免疫力,还骗他说他不能离开泡泡而生活。后来他毅然决然的割开泡泡,却发现他还是可以健康的活下去。现实社会中最著名的泡泡男孩(Bubble boy),也就是片中取材的真人真事,却没有这么幸运。那个男孩叫戴维。、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 C I D)是人类最严重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又称“泡泡男孩” 病,得名于美国患儿戴维 维特尔。维特尔 1971 年出生后不足 10 秒钟就进入无菌透明的

2、塑料隔离罩,在那里度过 12 年人生的大部分时光,死于骨髓移植术后病毒感染。电影泡泡男孩以他为原型拍摄。这种病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缺陷的遗传性疾病,因患者体内 19 号染色体基因变异造成,主要特征是分别提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胸腺依赖淋巴细胞(T 细胞)和囊依赖淋巴细胞(B 细胞)缺损。因匮乏抵御细菌和病毒的能力,患者出生后容易反复感染病菌而死亡。目前,治疗取得显著进展。患儿出生后头 3 个月接受骨髓移植手术的成功率较高,基因疗法的成功案例也不断增加。好了,泡泡男孩的故事就先讲到这里了,大家看到这里,能2告诉我泡泡男孩的直接死因是什么吗?-因为感染了致命病毒。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都处在病原体

3、的包围之中,但为什么我们不会像泡泡男孩那样感染病毒而死呢?”因为什么啊,因为我们免疫系统都有防卫功能。正常人之所以不同于泡泡男孩,就是因为我们能够抵抗病毒。回忆一下初中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们知道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我们的皮肤,粘膜,它可以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则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它能够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那么大家再来回顾下刚才“泡泡男孩”的案例呢,大家认为泡泡男孩有这两道防线吗?当然有了,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这两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

4、,“泡泡男孩”缺乏的是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主要有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当病原体突破前两道防线时,人体第三道防线就发挥作用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第三道防线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体的三道防线组成 功能 类型第一道 皮肤和粘膜 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第二道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特异性免疫下面呢,请大家看看幻灯片上我给大家展示的两幅图,这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图,大家思考一下,第三道防线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图 1-14 体液免疫

5、示意图3图 2-17 细胞免疫示意图4在体液免疫中,主要靠 B 细胞产生抗体,而在细胞免疫中,则主要跟 T 细胞有关,下面我们先来学习体液免疫。大家再来看看体液免疫示意图,这里我为大家引入 2 个新的名词抗原与抗体,抗原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抗体呢,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专门抗击病原体的蛋白质,抗体是 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分化成的浆细胞合成分泌的,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消化。体液免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连续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段 抗原进入机体后,除少数可以直接作用于淋巴

6、细胞外,大多数抗原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经过处理的抗原,可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再由 T 细胞呈递给 B 细胞;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 细胞。这种抗原呈递,多数是通过细胞表面的直接相互接触来完成的。反应阶段 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B 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 B 细胞成为记忆细胞,该细胞可以在体内抗原消失数月乃至数十年以后,仍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 B 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时将抗原清除。5效应阶段 在这一阶段

7、,抗原成为被作用的对象,效应 B 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例如,抗体与入侵的病菌结合,可以抑制病菌的繁殖或是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从而防止感染和疾病的发生;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以使病毒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等等。通过体液免疫,机体只能消灭体液中的病原体,但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病原体侵入细胞,抗体显然就无能为力了,那么消灭这些病原体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呢?细胞免疫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细胞免疫,这是刚才我们所看到的细胞免疫过程示意图感应阶段 这一阶段与体液免疫的感应阶

8、段基本相同。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抗原后,将抗原传递给 T 细胞反应阶段 T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T 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 T 细胞成为记忆细胞。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 的效应 T 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效应阶段 在这一阶段,效应 T 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与此同时,效应 T 细胞还能释放出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淋巴因子大多是通过加强各

9、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的。例如,白细胞介素-2 能够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 T 细胞,并且增强效应 T 细胞的杀伤力;还能增强其他有关的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由此可见,特异性免疫反应大体上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段是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反应阶段是 B 细胞、T 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效应阶段是效应 T 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抗原都是先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然后传递给 T 细胞。学习完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后呢,我们对这两者免疫过程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我们6也了解了第三道防线的重要作用,那么我想问同学们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

10、?事实并不是如此啊,例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就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日常生活中,有人接触了某些花粉而引起皮肤荨麻疹,或吃了海鲜而呕吐,接触了动物的毛屑而出现过敏性鼻炎等等,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敏原)过度敏感引起的过敏反应。那么什么又是过敏反应呢?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由此可见,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机体功能

11、紊乱。好了,在今天的这堂课里,在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当中,我们着重给大家讲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给大家介绍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这个呢,也是本节课重点及难点内容,请大家课后一定要好好复习,最好能够会画书上相关的过程图,课的最后我给大家留个思考题,请大家想想,如果只有细胞免疫,而无体液免疫,那么能否消灭抗原呢?本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谢谢大家!细 胞 免 疫 ( cellular immunity) T 细 胞 受 到 抗 原 刺 激 后 , 增 殖 、 分 化 、 转 化 为 致 敏T 细 胞 (也 叫 效 应 T 细 胞 ), 当 相 同 抗 原 再 次 进 入 机 体

12、 的 细 胞 中 时 , 致 敏 T 细 胞 ( 效 应T 细 胞 ) 对 抗 原 的 直 接 杀 伤 作 用 及 致 敏 T 细 胞 所 释 放 的 细 胞 因 子 的 协 同 杀 伤 作 用 , 统称 为 细 胞 免 疫 。 同 体 液 免 疫 一 样 , 细 胞 免 疫 的 产 生 也 分 为 感 应 、 反 应 和 效 应 三 个 阶 段 。1 细胞免疫过程 T 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T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初始或记忆 T 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与 APC 表面的抗原7肽-MHC 复合物特异性结合的过程);(2)T 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3)效应

13、T 细胞发挥效应。 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感应阶段 吞噬细胞处理 吞噬细胞处理 T 细胞刺激 B 细胞 进入细胞内部 反应阶段 T 细胞受到刺激 形成效应 T 细胞或记忆细胞 B 细胞形成效应 B 细胞或记忆细胞 效应阶段 效应 T 细胞发挥免疫功能 效应 B 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免 疫 反应 先是体液免疫 后是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三个阶段(摘选)2009-03-13 23:14体液免疫体液免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连续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段 抗原进入机体后,除少数可以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外,大多数抗原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经过处理的抗原,

14、可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再由 T 细胞呈递给 B细胞;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 细胞。这种抗原呈递,多数是通过细胞表面的直接相互接触来完成的。反应阶段 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B 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 B 细胞成为记忆细胞,该细胞可以在体内抗原消失数月乃至数十年以后,仍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 B 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时将抗原清除。效应阶段 在这一阶段,抗原成为被作用的对象,效应 B 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与相应的抗原特

15、异性结 合,发挥免疫效应。例如,抗体与入侵的病菌结合,可以抑制病菌的繁殖或是对宿主细胞的粘附,从而防止感染和疾病的发生;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以使病毒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 细胞免疫 抗原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内部,体液中的抗体就不能与这些抗原直8接发生特异性结合了,人体就要通过细胞免疫来消灭和清除这些抗原。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大体上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段 这一阶段与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基本相同。反应阶段 T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T 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 T 细胞成为记忆细胞。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

16、的效应 T 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效应阶段 在这一阶段,效应 T 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与此同时,效应 T 细胞还能释放出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淋巴因子大多是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的。例如,白细胞介素-2 能够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 T 细胞,并且增强效应 T 细胞的杀伤力;还能增强其他有关的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由此可见,特异性免疫反应大体上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段是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反应阶段是 B 细胞、T 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效应阶段是效应 T 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源地址:http:/www.s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