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014175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怎样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怎样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怎样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怎样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要求 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可分为下面五个步骤: 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风险排查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编制环境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备案 应急预案的发布与实施 目录第 1 章 总 则第 2 章 基本情况第 3 章 环境风险评价第 4 章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第 5 章 预防与预警第 6 章 应急处置第 7 章 后期处置第 8 章 应急保障第 9 章 监督管理第 10 章 附 则第 11 章 附 件1 总 则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工作原则1.4 适用范围1.5 事件分级1.6 应急预案体系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特别重大(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

2、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 10 人以上死亡或 100 人以上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 5 万人以上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 亿元以上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地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1、2 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核设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重核事故,或事故辐射后果可能影响邻省和境外的,或按照“国 际核事件分级(INES )标准” 属于 3 级以上的核事件;台湾核 设 施中发生的按照“ 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 )标准”属于 4

3、级以上的核事故;周 边国家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 国际核事件分 级(INES )标准”属于4 级以上的核事故;(7)跨国界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 50人以上 100 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 1 万人以上 5 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

4、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7)1、2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环境影响,或核设施和铀矿冶炼设施发生的达到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标准的,或进口货物严重辐射超标的事件;(8)跨省(区、市)界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 3 人以下死亡或 10 人以上 5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 5000 人以上 1 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00

5、 万元以上 2000万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3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环境影响的;(7)跨地市界突发环境事件。一般(级)突发环境事件。除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2 基本情况 2.1 单位概况 2.2 周边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2.2.1 周边环境概况: 自然环境 , 社会环境 2.2.2 环境保护目标3 环境风险评价3.1 风险识别3.1.1 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3.1.2 环境风险物质特性分析 3.2 环境风险源可能产生的危

6、害后果及严重程度 3.3.1 风险防范措施3.3.2 应急队伍建设3.3.3 应急保障制度3.3.4 外部资源及能力3.3 风险能力评估4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4.1 领导机构及职责4.2 工作机构及职责4.3 地方机构及职责4.4 环境应急专家组5 预防与预警5.1 信息监控5.2 预防和预测5.3 预警5.3.1 预警分级与预警发布5.3.2 预警措施5.3.3 预警级别的调整和预警解除6 应急处置6.1 分级响应6.2 信息报送6.3 先期处置6.4 现场应急处置及救援6.5 应急监测6.6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6.7 信息发布6.8 安全防护6.9 应急终止7 后期处置7.1 调查与评估7

7、.2 善后处置7.3 恢复重建7.4 保险8 应急保障8.1 应急队伍保障8.2 经费保障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8.4 通信与信息保障8.5 其他保障:如:技术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医疗卫生保障、后勤保障等9 监督管理9.1 预案宣传培训9.2 预案演练9.3 预案修订9.4 责任与奖惩10 附 则10.1 名词术语10.2 预案解释10.3 修订情况 10.4 实施日期附 件附件 1:内部应急人员通讯录(职责、姓名、电话清单);附件 2:外部(政府有关部门、救援单位、专家、环境保护目标等)联系单位、人员、电话;附件 3:危险废物登记文件;附件 4:企业环境监测应急网络分布或依托单位

8、应急网络分布;附件 5:应急监测机构联系人通讯录;附件 6:单位所处位置图、区域位置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位置关系图;附件 7:单位重大危险源(生产及储存装置等)分布位置图;附件 8:应急设施(备)布置图;附件 9:本单位及周边区域人员撤离路线;附件 10:危险物质运输(输送)路线及环境保护目标位置图;附件 11:企业(或事业)单位雨水、清净下水和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附件 12:应急工作流程图;附件 13: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应急预案相关要求通过贯彻执行办法,促进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预案编制促进环境风险排查监管工作预案评估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预案报备实现预案的动态管理预案演练提升

9、应急能力,强化部门协调和联动预案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实现社会预警-全民动员- 快速反 应- 应急 处置的整体联动通过落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进行预案管理,建立和培养三只队伍 预案编制队伍 预案评估队伍 预案评审专家队伍监督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包括预案培训、演练、修订、实施等内容。预案的编制和管理四字经:预案要“全” 、预案要“准” 、预案要“ 活 ”、预案要 “练” 。预案要“全 ”横向上,预案要覆盖所有类型的突发环境事件。 “横向到边” 。 纵向上,预案要覆盖辖区内的各级环境应急预案。 内容上,不仅要包括应急处置,还要包括预防预警、恢复重建;不仅要有应对措施,还要有组织体系、响应

10、机制和保障手段。预案要“准 ” 预案务必切合实际、有针对性。要根据事件发生、发展、演变规律,针对不同风险隐患的特点和薄弱环节,科学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 预案务必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如,一个大企业所有预案本子摞起来是很厚的一大本,但具体到每一个岗位,一定要简洁明了,最多也就半页纸、甚至三五句话。要把岗位预案做成“ 卡片” ,准确 规定操作规程和 动作要领,让每名员工都能做到“ 看得懂、 记得住、用得准”。预案要“活 ” 预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务必持续改进。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根据作业条件、人员更替、外部环境等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实现动态管理。 预案不是孤立的,务必衔接配套。

11、实现政府与部门、部门与企业、企业与关联单位、企业内部之间预案的有效衔接。预案要“练 ” 预案是为了实战,实战需要演练。演练搞得好,从中获取宝贵经验,其价值不亚于事故代价换来的教训。 演练不是演戏,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能走过场、为演练而演练。演练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必须精心设计,周密组织。 要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真正达到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值得注意的问题1、预案要重在临界状态的处置,使其尽量不转化为突发事件,或小事不变为大事,即不恶化、不扩大。 2、预案要重在应急处置,而且职责要明确,措施要明确,程序要明确,越具体越好。 3、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

12、解决是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第一时间处置的好坏往往决定损失的大小和处置成本的高低,更何况许多突发环境事件开始时,并不能立即判断其等级。 所以不管什么等级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及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4、不断完善环境应急预案。 制订、修订应急预案是加强应急机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首要任务。制订和修订应急预案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一个查找薄弱环节的过程,一个拓宽视野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突 发环 境事件信息 报 告 办 法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相关要求为规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工作,2011 年 5 月 1 日

13、,环保部颁布了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第 17 号)。 替代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环发 200650 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的主要内容总则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的制度和程序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的形式和内容 责任追究 附则 信息报告的分类 和报告时限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初报在发现或者得知突发环境事件后首次上报; 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事件发展情况后随时上报; 处理结果报告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理完毕后上报。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内容初报(一)基本情况: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主要污染物和数量、人员受

14、害情况、环境敏感点受影响情况 (企业基本情况)。(二)已采取的措施:领导批示情况、赶赴现场情况、采取处置措施情况、处置效果。(三)监测情况:要明确取样的具体时间。(四)下一步工作:拟采取的主要措施。附:示意图。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内容续报(一)事件最新进展:人员、环境受影响最新情况、事件重大变化情况、采取应对措施的效果。(二)监测情况(三)下一步工作:需进一步采取的措施。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内容处理结果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应当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突发环境事件潜在或者间接危害以及损失、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责任追究等详细情况。信息报告的形式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应当采用传真、网络、邮寄和面呈等方式书面报告;情况紧急时,初报可通过电话报告,但应当及时补充书面报告。书面报告中应当载明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单位、报告签发人、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并尽可能提供地图、图片以及相关的多媒体资料。责任追究责任追究方面:内容更为具体、准确。共分为三个层次: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工作中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给予通报批评;造成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上级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联系方式电话传真电子邮件 2100.12.282011.12.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