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食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4012454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绿色食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绿色食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绿色食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国绿色食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国绿色食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绿色食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绿色食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以化学的眼光去看我国绿色食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摘要: 21 世纪是绿色消费、绿色市场、绿色产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近10 年来中外绿色( 有机) 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表明绿色市场在促进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绿色 ( 有机) 食品的发展与经济增长、收入消费增长及消费意识、观念的转变, 与增强企业竞争力有直接的关系。中国绿色( 有机) 食品市场发展的特点展示出其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 尽快解决中国绿色( 有机) 食品市场发展中的问题, 有利于加速这一市场的发展。关键词:绿色食品:绿色消费; 绿色市场; 发展对策一、 引言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工业“ 三废”物质的肆意排放和

2、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 造成农田、的污染, 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粮食、蔬菜、畜产品质量的下降。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通过环境“ 食品”人类这个链条已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和危害, 各种环境疾病( 如癌症、食物中毒等)不断增多。食品卫生与安全已成为当今许多人关注的重大问题。自80 年代末以来,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与传播。以及人类环保与健康意识的提高,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包括“ 绿色设计”、“ 绿色产品”、“ 绿色消费”、“ 绿色技术”、“ 绿色经济”等在内的一场“绿色运动”。同时, 随着环境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对无污染食品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生产、销售和

3、食用无污染的优质食品“ 绿色食品”已逐渐为世界潮流, 深受各国消费者的青睐。二、 有关绿色食品的概念绿色食品( Green Food) 是无污染、优质、安全食品的一种称谓。它是伴随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应运而生的饮食产品。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由于“ 绿色”通常象征着环境保护及其与之相关的事物。因此采用“绿色食品”来表示这类无污染的优质食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狭义的绿色食品仅指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目前国际上对与绿色食品类似的食品的叫法不尽相同, 如在芬

4、兰、瑞典等非英语国家称“ 生态食品( Ecological Food) ”、“ 健康食品( Healthy Foo d) ” 在美国叫 “ 有机食品( Organic Food) ”, 在日本称“ 自然食品( Natural Food) ” 等。不同国家在这类食品的内涵和定级标准方面也略有差异 1。 2绿色食品具有“ 从土地到餐桌”即贯穿于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全过程的一套严格的标准。包括绿色食品原产地的环境质量标准、产品生产与加工操作规程、包装与装璜标准、贮藏与运输标准、质量与卫生标准等。绿色食品生产系统要求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不仅禁止或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生长调节

5、剂、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它有害的物质。而且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防治等技术来培肥土壤和控制病虫草害。从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增强食品的安全性。在我国,绿色食品分为A 级和AA 级两种等级标准。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A 级绿色食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而AA 级绿色食品要求在其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目前我国现有绿色食品绝大多数属于A 级水平,AA级绿色食品要求标准高, 便于与国际接轨。三、 中国绿色食品市场的特点( 一) 市场主体发育趋向成熟从绿色食品的生产和经营企业来看,经过10年的发展,企业基本走向成熟。一方面,就生产者而言,人们

6、已经认识到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不单纯是开发一类特殊产品,而是通过产品质量控制建立和发展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就经营者而言, 人们经营绿色食品不是为了追求“ 时髦”和追赶时尚,而是明确了企业自身的市场定位; 另一方面, 绿色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已由原来的星星之火, 形成了目前的燎原之势。截至2001年6月底, 全国共有1057 家企业, 生产和加工总量超过1000 万吨,年销售额达到400亿元。绿色食品产品开发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省区,对于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扩大农产品出口创汇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消费者来看, 最初, 大多数的消费者不了解绿色食品的涵义,错把绿色

7、食品看成是绿颜色的食品, 目前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反映在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的提高; 另一方面,反映在消费者对绿色食品需求的增加。( 二) 市场客体不断丰富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的绿色食品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到目前为止现已开发出粮食、食用油、水果、蔬菜等九大类2000多个绿色食品,可谓发展迅速。但发展呈不平衡状态:从分布结构看,东部地区发展迅速,处于中西部地区的黑龙江、吉林、3辽宁、内蒙在全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居于前列;从质量档次结构看,“ AA”级绿色食品数量较少,而“ A”级绿色食品数量较多,2000年底“AA” 级绿色食品38 个,在绿色食品中仅占2.1%

8、;从绿色食品品种结构看,2000 年,粮油类产品占28%,蔬菜类占17% , 饮料类占15%,消费者最关心和市场需求较大的畜禽肉类产品、水海产品所占比例较小;从生产结构看,初级产品的数量高达30%,加工产品达70%,远高于国外食品生产结构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从价格结构看,绿色食品的价格普遍较高,一般国外绿色食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同类产品价格的30%,而我国绿色食品价格是普通同类产品的200%- 500%;从销售结构看, 产品仍以内销为主, 外销数量较少 1。2001 年,中国绿色食品的出口额约3 亿美元,仅占全部农产品出口的2%。( 三) 市场运行趋于规范目前,一个覆盖全国的绿色食品认证管理、技术

9、服务和质量监督检测网络已经形成。中国已先后颁布执行了80 多项绿色食品国家标准,以确保绿色食品在基地、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不受人为和环境的污染。目前, 全国已设立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37个;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机构56 个;产品质量检测及评价机构9 个,初步形成了绿色食品组织管理、技术监督网络。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贮藏及运输标准构成了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目前,参照相关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 6 种生产资料( 肥料、农药、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 使用准则,初步建立起绿色食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由于绿色食

10、品法律法规的完善,使绿色食品市场的运行日趋规范。但违规现象也时有发生。( 四) 市场体系基本建立2001 年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铁道部等八部门5关于进一步做好“三绿工程”工作的意见6 中,明确规定了第一批全国“ 三绿工程”试点城市和企业名单,综合试点城市: 大连市、青岛市、广州市、合肥市; 零售市场: 北京市崇文门菜市场、北京超市发连锁经营公司、大连大商副食商场、上海华联超市、上海联华超市、青岛利群超市、江苏省“苏食牌”冷却鲜肉连锁专卖店、新疆乌鲁木齐东风蔬菜副食品超级市场、广州新街菜场、天津劝业场超市;批发市场: 深圳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长4沙市蔬菜公司马王堆农产品批发市场、重庆盘溪蔬菜批

11、发市场、广州越秀蔬菜批发市场、长春蔬菜中心批发市场。绿色食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和相关的储运配送体系已基本建立, 运行良好 2。四、 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自1990 年农业部推出绿色食品以来,已陆续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及相关机构,完成了许多基础性工作,目前已有30 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绿色食品办公室或委托管理机构 3。经过多年的努力, 绿色食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农业扩展到食品加工业、从单一品种到多品种相互配套, 已形成多个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五、 我国绿色食品发展对策发展绿色食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增进人民身体健康, 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是一

12、项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产业。我国绿色食品发展近10 年来,虽然在各方面均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生态环境、绿色食品生产的关键配套技术、销售价格、市场发育及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绿色食品的发展,因此,当前急需采取一些措施以保证绿色食品能向广度和深度稳步发展 4。(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目前,我国许多居民的饮食卫生与安全保健意识还不是很强,许多人对绿色食品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对发展绿色食品的目的和意义均不甚了解。在许多农村,有些人从来就没有听说过“ 绿色食品” 这个词, 因此顾名思义地认为只要是绿色植物生产出来的食品就叫绿色食品,这显然是错误的 5。绿

13、色食品是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 遵循特定的生产方式,按照严格的生产、加工、包装与运输标准,经专门机构认证的一类无污染安全食品。绿色食品既包括初级的动植物产品,也包括次级深加工产品;在颜色外观上既有绿色的产品( 如蔬菜绿色食品等),又有黑色( 黑五类绿色食品等) 、白色( 如牛奶绿色食品等) 或其他颜色的产品。有许多人对绿色食品生产中不使用化肥、化学杀虫剂、添加剂、防腐剂等化学合成物质而能保持高产和取得高经济效益感到怀疑,还有些人认为绿色食品是“贵族消费”, 需求量不大,因而没有必要大力发展。从许多事实看来,当前我国人们的绿色食品意识还较为薄弱或缺乏。因此,必须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让人

14、们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绿色食品,提高人们的5环境保健意识,让人们自觉自愿地生产、消费绿色食品 6。(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绿色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与必要保证。众所周知,动植物的生产过程实际是一个对物质与能量的摄取、固定与储存过程, 而这些物质与能量均来源于周围的环境,因此,没有好的本底环境( 包括地质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光环境等) 以及健康协调的生态系统,就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绿色食品。近年来,我国由于工农业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工业“ 三废”物质的排放,城市废弃物及农业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加上人类对资源的高度开发与干扰,使得许多地区的农业生态系统遭受到了

15、不同程度的破坏、污染与退化,这是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发展面临的重要限制因素 7。因此, 要进行绿色食品生产,首先就必须控制与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恢复与重建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而提高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这是发展绿色食品的首要与关键任务。生态农业是绿色食品生产的良好载体与依托。它与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等相比,在发展绿色食品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优势。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而提出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它强调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区域的光、热、水、土资源以及有机和无机物质,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维持系统的自我净化功能,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同时它又充分利用自然控制, 并与人工调控相结合,

16、保持与改善生态环境,因此是一种融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于一体的稳定、无污染的新型高效持续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绿色食品生产的必由之路。(三)强绿色食品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由于在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要求禁用或限用农药和化肥等化学合成物质,因而势必要求较高的生产技术与之配套,否则绿色食品生产就很难进行下去,也就很难被群众普遍接受。目前,在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还有许多关键技术尚需解决,主要包括土壤生态培肥与地力维持技术、水土流失控制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环境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以及绿色食品的加工、包装、运输与贮藏保鲜技术等 7。土壤肥力生态培育及其可持续利用技术,是绿色食品生产中需要解决的一项关键技术。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势必会导致地力下降与土壤退化,并降低产品品质, 因此,在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提倡使用人畜粪便、厩肥、塘泥、秸秆和绿肥等有机肥, 也要加强新兴替代肥料的开发利用,如微生物肥料( EM) 等。另一方面,要利用合理的土壤耕作管理( 如少耕、免耕技术等) 、间作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