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信号与系统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07295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大学信号与系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东南大学信号与系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东南大学信号与系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东南大学信号与系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东南大学信号与系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南大学信号与系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大学信号与系统试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 南 大 学 考 试 卷 ( A、B 卷)一、简单计算题(每题 8 分):1、 已知某连续信号 ()ft的傅里叶变换为 21()3Fjj,按照取样间隔 1T对其进行取样得到离散时间序列 ()fk,序列 ()fk的Z 变换。2 求序列 10(),2kf和 2()1cos()2fkk的卷积和。3 已知某双边序列的 Z 变换为 2()19Fzz,求该序列的时域表达式()fk。2、 已知某连续系统的特征多项式为: 2691063)( 23457 ssssD试判断该系统的稳定情况,并指出系统含有负实部、零实部和正实部的根各有几个?3、 已知某连续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为:3264()1ssH。试给出该系统

2、的状态方程。4、 求出下面框图所示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1z 1z2-0.3)(ke )(kr-0.2二、 (12 分)已知系统框图如图(a) ,输入信号 e(t)的时域波形如图(b) ,子系统 h(t)的冲激响应波形如图 (c)所示,信号 ()ft的频谱为e(t)图 (a)h(t) y(t)(tfh(t)t图(c)011()jnFje。e(t)244图 (b)试:1) 分别画出 )(tf的频谱图和时域波形;2) 求输出响应 y(t)并画出时域波形。3) 子系统 h(t)是否是物理可实现的?为什么?请叙述理由;三(12 分) 、已知电路如下图所示,激励信号为 )(te,在 t=0 和t=1

3、 时测得系统的输出为 1)0(y, 5.0)(。分别求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以及自然响应和受迫响应。e ( t )L = 2 HC = 1 FR 1 = 2R 2 = 1+y ( t )_四(12 分) 、已知某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为)1()1(32( keyky其初始状态为 62,zizi ,激励 )(ke;求:1) 零输入响应 )(kyzi、零状态响应 )(kyzs及全响应 y;2) 指出其中的自由响应分量和受迫响应分量;3) 判断该系统的稳定性。五(12 分) 、已知某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函数响应()cos()2kh。1) 求其系统函数 ()Hz;2) 粗略绘出该系统的幅频特

4、性;3) 画出该系统的框图。六、 (10 分)请叙述并证明 z 变换的卷积定理。答案1、 已知某连续信号 ()ft的傅里叶变换为 21()3Fjj,按照取样间隔T对其进行取样得到离散时间序列 fk,序列 ()fk的 Z 变换。解法一:f(t) 的拉普拉斯变换为 211(32)( ssss,211)(Re)( ezezKzsFzFniTsisni Ti解法二:f(t)=L 1F(jw)=(et e2t )(t)f(k)= (ek e2k )(k)= (21kkF(z)=Zf(k)= 21ez2、 求序列 10(),kf和()1cos()2fkk的卷积和。解:f 1(k)=1,2,1=(k)+2(

5、k1)+ (k2)f1(k)* f2(k)= f2(k)+ 2f2(k1)+ f2(k2)3、已知某双边序列的 Z 变换为 2()109Fzz,求该序列的时域表达式()fk。解: 5.014.zzF,两个单阶极点为0.4、0.5当收敛域为|z|0.5 时,f(k)=( 0.4)k1( 0.5)k1)(k1)当收敛域为 0.4|z|0.5 时,f(k)= ( 0.4) k1(k1)+( 0.5)k1( k)当收敛域为|z|0.4 时,f(k)= ( 0.4)k1(k)+( 0.5)k1( k)点评:此题应对收敛域分别讨论,很多学生只写出第一步答案,即只考虑单边序列。4、已知某连续系统的特征多项式

6、为: 269063)( 23457 ssssD试判断该系统的稳定情况,并指出系统含有负实部、零实部和正实部的根各有几个?解 构作罗斯-霍维茨阵列 167s29038514s3 42(0) 3s此 时 出 现 全 零 行 , 有 辅 助 多 项 式3646,s求 导 可 得 以 代 替 全 零 行 系 数 。2103ss由罗斯-霍维茨数列可见,元素符号并不改变,说明 s右半平面无极点。再由4230s令 2x则有x可解得 1,相应地有 1,2sj3,4j 2这说明该系统的系统函数在虚轴上有四个单极点分别为土 j 及土 j 2,系统为临界稳定。e(t)图 (a)h(t)y(t)(tf e(t)244

7、t图 (b)h(t)t图 (c)011z 1z2-0.3)(ke )(kr-0.2所以系统含有三个负实部的根、四个零实部的根,无正实部的根。点评:此题得分率很低。很多学生对全零行不知如何处理。5、已知某连续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为:3264()1ssH。试给出该系统的状态方程。解: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24)(6)()(2 tetettytyt 取原来的辅助变量 q及其各阶导数为状态变量并分别表示为 1xq、 2、 3xq、3xq,于是,由此微分方程立即可以写出如下方程状态方程:)(2 3132texx输出方程: )(464321texy 或者写成矩阵形式,上式即为 exx 10210 3321B

8、eA)(4132texyDeC6、求出下面框图所示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解: 06.5.32.01)3.21() zzzH二、 (12 分)已知系统框图如图(a) ,输入信号 e(t)的时域波形如图(b) ,子系统 h(t)的冲激响应波形如图(c)所示,信号 ft的频谱为jnFje。试:1) 分别画出 tf的频谱图和时域波形;2) 求输出响应 y(t)并画出时域波形。3) 子系统 h(t)是否是物理可实现的?为什么?请叙述理由;解:1)根据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得:2-424tf(t)1 wF(jw)2nttf)2()(njF)()(2)y(t)=e(t) f(t)h(t)=(t+2)+2(t)+

9、 (t2) h(t)= h(t+2)+2h(t)+ h(t2)2-21213ty(t)3)因 h(t)是有始因果信号,所以子系统 h(t)是物理可实现的。点评:此题做对的非常少,大多数写不出 f(t)的表达方式。三(12 分) 、已知电路如下图所示,激励信号为 )(te,在 t=0 和 t=1时测得系统的输出为 1)0(y, 5.0)(e。分别求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以及自然响应和受迫响应。e ( t )L = 2 HC = 1 FR 1 = 2R 2 = 1+y ( t )_解:1)电路满足 KVL:得 )(5.0)(.)(5.)( tetytty2)系统函数为: .12ss

10、H,特征根为 1=0.5, 2=1Yzs(s)=H(s)E(s)= 5.02= .s零状态响应:y zs(t)=(e0.5t et)(t)yzs(0)=0,y zs(1)=(e0.5 e1);yzi(0)= y(0) yzs(0)=1,y zi(1)= y(1) yzs(1)= e1 ;yzi(t)=(C1e0.5t +C2et)(t),得 C1=0,C 2=1零输入响应:y zi(t)= et(t);全响应:y (t)= e 0.5t (t)点评:此题中很多学生把全响应初始条件当成零输入响应的初始值来解答,失去少部分分数。w|H(ejw)|2230.5四(12 分) 、已知某离散系统的差分方

11、程为)1()1(32( keyky其初始状态为 62,zizi ,激励 )(ke;求:1)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yzs及全响应 y;2) 指出其中的自由响应分量和受迫响应分量;3) 判断该系统的稳定性。解: 13)(2zzH,特征根为 1=0.5, 2=11) yzi(k)=(C10.5k+C2)(k);代入初始条件得 C1=2,C 2=2零输入响应:y zi(k)= (220.5k)(k)Yzs(z)=H(z)E(z)= 22 )1(5.013zzz= 15.0s零状态响应:y zs(k)= (0.5k +k1)(k)yzs(0)=0,y zs(1)=(e0.5 e1);全响应:y

12、(k)= (1+k0.5 k)(k)2)自由响应:(1 0.5 k)(k)受迫响应:k(k) ,严格地说是混合响应。3)系统的特征根为 1=0.5(单位圆内) , 2=1(单位圆上) ,所 2 系统临界稳定。五(12 分) 、已知某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函数响应()cos()kh。4) 求其系统函数 ()Hz;5) 粗略绘出该系统的幅频特性;6) 画出该系统的框图。解:1)系统函数为: 121 )(21)(21)(2)(cos22 2 zez keZkeZkeZkZjj jjjkj )(zH2)系统的幅频特性为: |cos2|1)(| 2jjeH3)系统的框图 1z1z-1E(z) Y(z)六、 (10 分)请叙述并证明 Z 变换的卷积定理。解:卷积定理设 )(1zFkfZ, )(2zFkf,则*2或用符号表示为:若 1f, )(2zkf,则)()(211zkf两序列卷积后 z 变换的收敛区是原来两个 Z 变换收敛区的重叠部分。以上定理可根据卷积和及 Z 变换的定义证明如下 kjj jkfzjfZkf )()()(* 212121交换上式右方的取和次序,上式成为jkjfzjfkfZ)()()(2121对上式右方第二个取和式应用式(815)的移序特性,则得)()()()(*212121 zFzjfkfj 点评:很多学生做不出此题,有的竟然连卷积定理内容都写不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