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特点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06456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生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生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生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生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特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知觉的特点知觉: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它们的知觉格外清晰,被知觉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突出出来,出现在“前面” ,而其他的事物就退到后面去了。2、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3、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

2、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走进教室,人们不是先感知桌椅,后感知黑板、窗户而是完整地同时反映它们。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例如,对过去认识的人,决不会因为他的发型、服装的改变而变得不认识;一首熟悉的歌曲,不会因它高八度或低八度而感到生疏,或因其中个别曲子走调,就认为是别的歌曲;(二)小学生注意的特点1由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 四五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基本上占主导地位。 2对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的注意占优势,对抽象材

3、料的注意在发展 具体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随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和知识水平的提高,随着以词为基础的第二信号系统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对具有一定抽象水平的材料的注意也逐步发展起来。3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小学生由于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内抑制能力尚未充分发展,一个兴奋中心的形成往往波及其他相应器官的活动,面部表情、手足乃至全身都会配合活动,所以注意表现出明显的情绪色彩。(三)小学生注意品质发展的特点1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逐步发展在整个小学时期,学生注意的集中能力是逐步发展的。低年级学生注意的集中性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注意集中性的深度不足。他们能观察具体形象的事物,而不善于观察抽象

4、、概括的材料;能集中注意于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不善于专注于事物的本质联系。其二,注意集中的时间较短。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也在逐步发展的。710 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 20 分钟左右,1012 岁儿童可以集中注意 25 分钟左右,12 岁以上儿童可以集中注意 30 分钟左右。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保持注意 3045 分钟。2注意的广度随年级的升高不断发展 小学生注意的广度随着年级的升高在不断发展。3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在逐步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明显地表现出不善于分配注意的现象,他们在同一时间的注意只能集中在一千对象上,还不能对注意进行有效的分配。随着学习活动和其他活动范围的

5、扩大以及知识技能的发展,小学生逐渐发展了注意分配的能力。中高年级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可以把注意分配在几个对象上。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转移的能力还比较差,他们还不善于把注意从一件事情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小学中年级以后,学生的注意转移能力逐渐地发展起来。小学生注意力辅导措施1 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越能使学生明确知识的价值以及学习的具体要求和任务,则越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因此,教师可以在一节课开头扼要地阐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等,让学生学有目标,促使他们有效地组织自己的注意。2.培养间接兴趣教师在一门课开始时应阐明本课的学习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本学科知

6、识对他们所具有的价值,以引起他们对学习结果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对该门课学习的积极性,来唤起他们注意的维持。3.培养学生善于克服内外干扰注意涣散与内外干扰有关。外部干扰,主要指与当前活动无关的声音、视觉刺激物,以及人们感兴趣的事物等。内部干扰,主要是指疲劳、疾病、与学习无关的思想情绪等。克服内部干扰,主要是培养正确的思想情操,此外作息要有规律,避免用脑过度,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过度的身心疲劳;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促进神经系统的完善。克服外部干扰,主要是避免影响注意的外界刺激,更主要的是加强意志的锻炼,要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4.训练学生的注意品质良好的注意品质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学生

7、的注意品质存在着个体差异性,这与先天的神经类型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后天生活实践的影响。通过适当的教育和训练,注意的品质是可以大大改善的。(四)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小学生的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效果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有意识记的增长速度更为明显。一般来说,小学生入学时,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随着年级的增长,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2、意义识记在逐步发展从记忆方法上说,小学生意义识记正在逐步发展乃至占主导地位。一般来说,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小学生主要采取机械识记的方法,中高年级小学生比较多地采用意义识记的方法。3、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从识记的内容上说,小学生在

8、形象记忆的基础上,对词的抽象记忆也在迅速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在头脑中和第一信号系统相联系的事物的具体形象容易记住。到了中高年级,学生掌握的语词量不断增加,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逐渐占优势,所学课本的内容大多是些抽象的词、数字或符号,所以他们的抽象记忆也渐渐地占主导地位。但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记忆抽象的材料时,主要还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基础,即形象记忆仍起着重要作用。 小学生记忆力辅导措施(一)要加强对小学生有意识记的培养 首先,要使小学生明确识记目标和任务。教师应经常结合教学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小学生知道记住某些知识的重要性,逐渐学会向自己提出识记的目的和任务,因而识

9、记也就变为积极的、主动的、有意的了。其次,要让小学生学会检查自己识记的效果。低年级小学生还不会检查自己的识记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帮助他们学会检查自己的识记效果,这样学生会给自己提出长远的识记任务,从而提高记忆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他们的有意识记也就会逐渐地发展起来。(二)对小学生进行意义识记的培养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小学生对识记的教材理解得越透,识记的效果越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理解教材。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要注意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搭好新旧知识的桥梁,帮助小学生理解新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直观手段,如实物、模型、图片、图表、语言的形象描述等来帮

10、助小学生理解教材,使小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三)重视小学生记忆品质的培养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精确性、准备性四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这也是鉴别一个人记忆力好坏的指标。要使小学生获得良好的记忆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以提高小学生的记忆力。(四)要及时复习,防止遗忘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复习一要及时,二要恰当,三要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五)教给小学生记忆的方法记忆的方法很多,教师要教会小学生一些常用的记忆方法来发展他们的记忆力。常用的记忆方法主要有直观形象记忆法、歌诀记忆法、特征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归类记忆法、重点记忆法、联想记忆

11、法、推导记忆法、图表记忆法等。记忆方法的训练和应用,可以渗透于各科的教学之中。(五)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1、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转折期,一般出现在四年级。如果教育得当,训练得法,这一转折期可以提前到三年级。2、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3、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小学低年级学生虽然已掌握一些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但他们尚不能自觉地调节、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而中高年级小学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省和监控的能力有了提高,能说出自己解题时的想法,能弄清自己为何出错,这表明他们

12、思维的自觉性有了发展。4、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要经历初步逻辑思维、经验逻辑思维、理论逻辑思维(包括辩证逻辑思维)三个阶段。小学生的思维主要属于初步逻辑思维,但却具备了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并具有了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研究表明:小学儿童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小学一、二、三年级是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期,四年级是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转折期。整个小学阶段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水平尚不高,属初级阶段。 (六)小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经常要求小学生按照教学目的产生相应的想象。例如,在读课文时,要求儿童富有表情地朗读,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情

13、节;在作文中,要求儿童围绕主题进行构思等。因此,他们想象的有意性就迅速发展起来。2、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的内容常常是事物的简单再现,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随着教学的深入,生活范围的逐渐扩大,知识经验的丰富,表象的积累和言语的发展,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再造想象更富有创造性成分,而且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想象日益发展起来。 3、想象的内容逐渐接近现实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往往与现实不符,或不能确切地反映现实。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中高年级小学生的想象已能够比较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其想象的内容也趋于现实。小学生想象力辅导措施(一)帮助小学生丰富表象储备小学生想象的水平主要是

14、由他们表象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创造各种条件,采取各种手段,不断丰富小学生的表象储备,改进其质量,充实其数量,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在实际活动中,要引导小学生广泛接触各种事物,仔细地、全面地、准确地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教师也可用富有感染力的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使他们积累丰富和准确的表象,保证想象活动的顺利进行。(二)丰富小学生的知识经验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必须以丰富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教育实践经验证明,知识经验越丰富、广博的学生,头脑越充实,想象力的驰骋面就越广阔。因此,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丰富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奠定

15、坚实的基础。(三)发展小学生的言语 小学生的想象是在言语的调节下进行的,并以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仅有丰富的想象,而无丰富生动的言语,就会使自己的想象永远停留在直观形象的水平上,而不能上升到词的思维水平上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用丰富、优美、清晰、生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事物,这不仅可以唤起小学生的想象力,更为他们表现想象力作出榜样,这对提高小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发展其想象力,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四)在各科学习中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结合各科教学活动,培养和训练小学生的想象力。(五)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途径很多,主要有课外阅读、写作、绘画、手工、雕刻、

16、科技制作等。(七)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一)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表现出由低到高的不同阶段我国学者丁祖荫(1964)通过对幼儿园到小学高年级学生观察图画能力发展的研究,认为儿童观察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认识“个别对象”的阶段,儿童只看到各个对象或各个对象的一个方面;(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儿童可以看到各个对象之间可以直接感知的空间联系;(3)认识“因果联系”阶段,儿童可以认识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感知的因果联系;(4)认识“对象总体”阶段,儿童能从意义上完整地把握对象总体理解图画主题。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属于(2)、(3)、(4)阶段。(二)小学生观察品质在逐渐发展1观察的目的性初入学的小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扰,在观察活动中往往受刺激物的声音、形态、颜色等特点和个人兴趣、爱好的影响。中高年级小学生有所改善,但提高不多。2观察的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