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的有序备课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006105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教师的有序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谈教师的有序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谈教师的有序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谈教师的有序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谈教师的有序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教师的有序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教师的有序备课(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谈教师的有序备课 第一部分 备课的基本内容一、备课的含义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作教学法上的加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新含义:1备课是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包含着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水平,也包含教师的创造性劳动。2备课是知识的内化、具体化与课堂物化的预案。3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4备课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5备课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二、备课的基本内容:1研究课程标准。2研究教材。3研究学生。4研究例题、习题,设计好检测手段与巩固强化内容。5研究教学的教育素材。6研究

2、教法和学法指导。7制定教案应有明确具体的三维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分析(即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过程(包括目标要求、处理重点难点的方法、教学手段、体现教育因素、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8授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三、备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制定要准确22内容选择要合理3作好教学内容分析,突出重点,击破难点,抓住关键4要全面了解学生水平5学法制定要恰当,切合学生实际6教学方法要精选,体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和课堂环境的改善7问题设计要精当8教学细节要周密安排9教具和课件准备要充分10练习设计要精当,有层次、有针对性通过备课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化:1通过钻研课程标准并对照教科书,准备把握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

3、和教学的侧重点,从而转化为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和课堂行为准则。2通过钻研教科书,把教科书中的内容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案例。3通过研究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找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从而转化为教师已明确在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4通过备课,把人的全面发展观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并通过课堂教学实施最终转化为教学行为,物化为学生的经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教案的基本模式教案应由如下几部分组成:教学目的要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与过程、策略: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3五、备课的分类1教师备课与学生

4、备课根据主体的不同,备课可分为教师备课与学生备课。教师备课,其目的是为了把课教得更好,使学生学得主动活泼、轻松愉快。学生备课即预习,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学会学习,学会求知。2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根据主体范围的不同,备课可以分为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个人备课是指教师( 或学生 )独立自主地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或自我)、寻求教法、设计进程的活动。集体备课是指教师(或学生)集体就某一课题共同进行研讨,求得共识的活动。个人备课是备课的基本形式,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集体备课是个人备课的提高和总结。个人备课,有利于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特长;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

5、有利于相互激发、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是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的有效途径。提倡个人备课为主、集体备课为辅、二者结合进行的方针。在时间上,个人备课应是经常性的,集体备课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另外,集体备课的范围可大可小,或三两个人,或教研组,或全体教师(学生),或数校联合。大范围的集体备课必须做好组织管理工作,要有召集人、重点发言人等,以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和质量。3单班备课与复式备课复式教学,是把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4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根据教学时间可以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学期(或学年)

6、备课,是在一个学期(或学年)开始前,对本学期(或学年)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筹划和安排,写出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明确教学的任务和范围,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进程。因此,必须坚持整体性、全面性、纲要性和计划性的原则。单元备课,就是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准备,写出单元教学计划 ,瞻前顾后,全面统筹。课时备课,是对一节课的准备,要写出教案 ,画出上课的蓝图。4(一)学期备课首先,教师要了解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其编排体系、并清楚地了解所教的教材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对进一步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其次,研究教材,要了解各册教材的内容,编排意图,要深入分析研究自己要教的一册教材。

7、(二)单元备课是在学期备课,通读全册教材的基础上,在每个单元讲授之前的备课,目的在于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深人地学习研究,确定单元的重点、难点以及采取恰当地教学方法,使单元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逐一落实。在单元备课中要注意,首先对前两个单元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便在单元备课中能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前后衔接。(三)课时备课是在学期备课、单元备课的基础上,对要教的一节教材进行的备课。5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教学反思)课前备课:指临上课前的准备。也就是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于临上课前,再浏览一遍教案,再熟悉一下教学内容,再考虑一下教学进程,再检查一下教具,做到万无一失。需要强调的是,课前备课绝不是

8、临时抱佛脚,不是没有丝毫准备的临时突击,而是在充分准备基础上的再检查,是高度责任心的体现。课后备课“就是上课之后,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反映,及时修改教案,调整教学设计,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力争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它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本规律,也符合现代系统论的“反馈”的原理。提倡课后备课,有利于培养教师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科学精神,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因此,决不能把课一上,就完事大吉。6综合课的备课和单一课的备课 综合课的备课,必须考虑各项内容和任务之间的联系,分清主次,安排得当。单一课包括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讲评课、

9、参观课、自读课等。每一类型教学的内容、方法、过程和目的任务都不相同,因此,备课的要求也就不同。 新授课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备课就必须突出5对教材的钻研,把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加深理解和记忆;备课要求突出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要研究如何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和技巧。 练习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技能技巧;备课的重点是设计好练习题,掌握好练习的量和度。实验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探索、验证基本原理和定理,加深理解;备课的重点在于充分地准备好实验条件,找准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节点,保证学生的实验能够取得成功,能够从具体现

10、象化为一般的结论。讲评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作业、练习、考核结果等进行分析评判,以达到诊断问题、巩固成绩的作用;备课的重点在于准确地掌握全部情况,找出问题,找准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否则,讲评只能是泛泛而谈,无的放矢,达不到讲评的目的和效果。自读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备课的重点在于如何指导学生自学,把精力集中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特征的研究上,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师生备课,必须结合课的类型特点,抓住重点,提高质量。 第二部分 如何备好课教师备课要做到五备,即备深教材,备透学生、备好教法、备活过程、备全自己。一、备深教材“千法万法,读懂教材是妙法” 。吃透教材是教师备课的第一

11、环,教师一定要在读懂教材上下功夫,对文章的一字一句要细细咀嚼。1走进教材“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 。在备课中努力做到:第一,进行文本细读,把握教材特色,和教材平等对话。第二,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和主旨,想一想,教材编写了什么?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编写?第三,吃透难点重点,抓住关键点,读一读,想一想,教材的重点、难点是什么?第四,明确目标、把握要求,读一读,想一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体现?从而居高临下的理解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全部真谛,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真正做到超越自我,超越文本,超越课堂。2研究教材6首先看思想教育的价值是从哪体现出来的,如何体现出来的;

12、再多角度思考还可以给学生哪方面的启迪。第二,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认识价值。第三,跳出教材,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加强课外的联系,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把握知识性和人文性的基础上,还要重点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重难点因文而异,因人而异。3活化教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学资料的学习吸收、生活经验的观察积累,给教材“添油” “加醋” ,让教学内容丰富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将教材内容情境化;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可操作化;抓准学科间知识融合的切入点与结合点,构建新的学科知识层次;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储备;加工重组教材;注重拓展延伸,向课外,向其他学科,向生活延伸。将教材内容情境化;

13、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可操作化;抓准各学科间知识融合的切入点与结合点,构建新的学科知识层次;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储备;加工重组教材;注重拓展延伸,向课外、向其他学科、向生活延伸。二、备透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备课要做到“目中有人” 。(一)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二)备学生的具体内容:1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2备学生的知识基础3备学生的经验、思想和生活关注度4备学生的能力5备学生的情感因素6备学生的身心特征(三)具体操作1尊重学生为学生需要和发展,备课时要心中有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72了解学生要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要“分层

14、要求、尊重差异、据学而教、以学定教” 。要思考学生“对什么感兴趣?何时最投入?学生的经验怎样?教师应怎样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等问题。3激发学生注重激发学生和维护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把学生精力集中在学习的认知方面,依靠成就感引起的动机来加强学习。4依靠学生把握学生认知中矛盾,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依靠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依靠学生分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三、精选教法“教必有法而无定法” 。只有体现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根据教学任务、学科性质、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进行教法设计方法选择。1活用教法组合应用讲授法、谈话法、实

15、验法、阅读指导法、自学辅导法、程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讨论法、发现法、欣赏法、角色扮演法。2讲求情感激活学生思维,激其见而后开其意,导其悟而后达其辞。教学应和学生实际需要相结合,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和意志领域等教学方法。3重视探究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等过程,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创造。当然我们也应重视教师有效的问题预设。4整合手段教师要精心备问题的设计、备情境的创设、备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通过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等过程,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创造,让学生自觉的生成学习方式和选择学习方法。使

16、课堂教学在充分预设中不乏生成,充满活力。此外,还要准备有8关教具、设计板书和语言的技巧等,要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努力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以及传统教学手段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习。四、备全过程教学过程的构建要遵循教材的特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教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程序,教师要理解多种教学策略,灵活运用。首先,设计生动的导入环节,采用情景对话,设置悬念、故事导入等方法在设计上力求新颖有趣,生动活泼,且能直奔主题,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良好效果。其次,整个教程要紧扣中心找准突破点设计问题、质疑的话题,找到课文的“空白处” 拓展延伸,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交流等环节,达到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产生课进行趣正浓的良效。最后,一节课的结尾是由课堂走入生活的桥梁,因此课的结尾处更要匠心独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