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箐煤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4004789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家箐煤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马家箐煤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马家箐煤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马家箐煤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马家箐煤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家箐煤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家箐煤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息烽县马家箐煤矿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一、总则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及时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援措施,防止事故(灾害)的进一步扩大,尽最大的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效降低救援成本,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煤矿安全规程 、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国务院令第 302号) 、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特制定水鸭科煤矿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二、基本概况:交通位置贵州省息烽县马家箐煤矿位于息烽县石硐乡西北 7km,行政区划隶属于息烽县石硐乡管辖,矿山距息烽县城约 28km,有简易公路可通往矿区,石硐乡至九

2、庄的县级公路从矿区通过,川黔铁路通过息烽县,煤炭外运十分方便。矿山地理坐标为东经 10631361063227;北纬 270341 27 0430,交通方便 。 (见交通位置图 1-1-1) 。2交通位置图1-1-1(二) 、自然地理条件1地形、地貌矿区中低山为主,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为贵州高原剥蚀、侵蚀型低山丘陵地貌,坡度较缓,一般 16。矿区最高点位于矿区北东角,海拔约 1340m,最低点位于矿区南西角,海拔约 1221.5m,最大相对高差118.5m。岩石裸露,植被覆盖率低,一般小于 10%。2气象、地震区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最高气温 29,最低气温-3,3全年平均气温 13.7

3、左右,雨季集中在 5-10 月,无霜期 299 天,年均降雨量 1438.9mm,年平均日照时数 1563 小时。且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之特征。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 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本区域地震烈度为级。据建设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3河流矿区内无大的河流、湖泊等,矿界北西角外 800m 处有一水库。(三) 、水源情况矿井生产和生活用水可引自矿界外 800m 处的水库水,距工业场地为 1200m,水质较好,能满足需要。采用水泵将水引至专用水池供应生产、生活用水,水量充沛,井下生产及消防用水可由处理后的

4、井下水复用,不足部分由地面生产、生活水池接管补给,矿井水源能够保证。(四) 、电源情况根据矿井所处的位置及开发能力,矿井采取双回路供电,I 回路供电电源引自息烽县石硐乡 35kv/10kv 变电站,供电电缆选用 LGJ70mm2 型裸铝导线,供电距离 4km;另一回路引自息烽县九庄35kv/10kv 变电站,供电电缆选用 LGJ70mm2 型裸铝导线,供电距离8km,矿井供电有保障。(五) 、煤炭运销及经济效益本矿开采的 K6 煤层属低灰、高硫、特高热值贫煤,主要用作动力用煤,本方案考虑到矿井生产规模较小,设计不设洗煤厂。原煤销往附近的洗选厂洗选脱硫,部分用户有脱硫设备的自己加工满足环保要求使

5、用。本方案设计直接销售所采原煤。4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一、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一)工作区地质矿区及附近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 3l) ,长兴、大隆组(P3c+d),中二叠统茅口组(P 2m)及第四系。现对其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地层:1)第四系( Q )由残积、坡积、冲击形成的砂、砾及亚粘土组成,零星分布于区内缓坡地带,厚度 03m 。2)二叠系上统长兴、大隆组(P 3c+d)中下部为深灰色厚层状、块状含燧石结核灰岩、微-泥晶灰岩夹少量中厚层状粉砂岩,燧石结核具不规则分布,其底部较多。上部为微-泥晶灰岩,少量含燧石结核灰岩、硅质岩。与下伏龙潭组成呈整合接触。3)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 3

6、l)为本区含煤岩系。下部为灰-深灰色页岩、砂岩夹燧石灰岩,平均厚约 50m,含稳定可采煤层一层(即 K6 煤层) ;中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砂岩、粘土岩,平均厚约 135m,夹 4-5 层煤层,均不可采;上部为灰色砂页岩、燧石灰岩,平均厚约 35m。平均总厚约 220m。4)中二叠统茅口组(P 2m)分布于矿区西北一角。岩性为灰、浅灰、白色厚层状灰岩、泥晶灰岩。厚度100m 。2、构造矿山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区。矿区位于息烽向斜西翼,次级褶皱不发育。矿区地层总体呈一单斜构造,总体走向近南北向、倾5向南东东平均约 105,平均倾角约 16,矿区断裂构造不发育,无区域性断层通过。地质构造复杂程

7、度简单。3、含煤岩系特征含煤地层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 3l)为一套以海陆交互相的沉积岩系,岩性以细碎屑岩类为主,间夹煤层,为本区含煤地层。总厚度平均约220m 左右,含煤层、煤线 5-8 层,其中稳定可采煤层仅一层,即 K6 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 1.25m。可采系数 0.57%。4、煤层特征区内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平均厚度约 220m。该组地层含煤 5-8 层,其中稳定可采煤层仅一层,即 K6 煤层。煤层产状较稳定:倾向 105左右,平均倾角 16。其煤层特征如下:K6 煤层:位于龙潭组下部,下距茅口组灰岩顶界平均约 15m,煤层厚 0.901.55,平均厚约 1.25m,层位和厚度稳定,结构

8、单一,局部含一层夹矸。K6 煤层开采后大部分为粉煤,小部分为块煤。煤层顶板为粘土岩、粉砂岩、底板为粘土岩,可采煤层特征见表 1-2-1。可采煤层特征表 表 1-2-1煤层编号稳定性厚度(m)倾角()结构顶底板岩性K6较稳定厚0.901.55平均 16 单一顶、底板为粘土岩6平均 1.25m5、煤质1)物理性质矿区内煤层特征大体相似,肉眼观察,煤岩为黑色,呈玻璃、油脂光泽,性脆,多为阶梯状及参差状断口,次为贝壳状及平整状断口。煤层条带状、粒状、块状结构,中夹透镜状、浸染状、分散鲕粒状黄铁矿。节理较发育,节理中常充填有钙质薄膜。 煤岩有机组分以镜质组为主,次为隋质组;无机组分以粘土矿物为主,次为少

9、量黄铁矿、方解石及石英。煤的变质程度属烟煤阶段。据储量核实报告提供的资料:各煤层的各种元素含量均较低,达不到工业要求,其中磷(P )在原煤及精煤中的含量均低,均小于 0.01%,属特低磷煤。K6 煤层的比重均为 1.40tm 3。2)煤的化学成分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见表 1-2-2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 表 1-2-2煤层编号水份(Wf)灰份(Ad)(% )挥发份(Vdaf)硫分(St,d)(% )发热量(Qnet,ar)MJ/kgK6 1.79 12.0 8.0 3.0 34.53)煤质评述据上述主要指标,K6 煤层牌号暂定为贫煤,属低灰、高硫、特高热值煤。本方案考虑到矿井生产规模较小,设计不设洗

10、煤厂。原煤销往附近的洗选厂洗选脱硫,部分用户有脱硫设备的自己加工满足环保要求使用。本方案设计直接销售所采原煤。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倾向性情况71、瓦斯等级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字2005 70 号、黔煤行管字2005 281 号、黔煤行管字200794 号和黔煤生产字 2007517 号对贵阳市煤矿 2004、2005、2006、2007 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马家箐煤矿均为低瓦斯矿井,四年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分别为:0.40m/min 、8.22 m/t;0.6m/min、 4.57 m/t;0.55 m/min、6.1 m/t; 0.22m/min、5.28

11、m/t (其中 2005 年度虽然为低瓦斯但结果为不合格) 。同时按照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 号文件 “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马家箐煤矿对 K6 煤层+1106m 标高以上煤层进行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鉴定结果是 K6煤层在+1106m 标高以上无突出危险性。所以本矿 K6 煤层在+1106m 标高以上按低瓦斯矿井设计。K6 煤层+1106m 标高以下由于没作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所以按煤与瓦斯突出进行设计。2、煤层自燃性煤的自燃倾向: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2004 年 7 月月提交的贵州省息烽县马家箐煤矿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表该矿煤层自

12、燃倾向性鉴定为三类,属不易自燃煤层,本设计 K6 煤层按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三类不易自燃煤层进行设计。3、煤尘爆炸性煤尘爆炸危险性: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2004 年 7 月提交的贵州省息烽县马家箐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该矿 K6 煤层的煤尘无爆炸危险性。本设计按煤尘无爆炸危险性进行设计。4、煤与瓦斯突出根据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 号文件“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 ,该矿矿区为国家划定的突出矿区。根据意见要求8只要在煤与瓦斯突出矿区的煤矿建设项目,在没有做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的情况下,必须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设计。但是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0

13、81410 号关于贵阳市煤炭局关于对息烽县马家箐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结果备案的报告的批复和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8 年 3 月提交的马家箐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K6 煤层在+1106m 标高以上无突出危险性;同时根据马家箐煤矿 2004、2005、2006、2007 年度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均为低瓦斯(其中 2005 年度虽然为低瓦斯但结果为不合格) ,所以矿井 K6 煤层在+1106m 标高以上按低瓦斯矿井进行设计和管理;但矿井+1106m 标高以下 K6 煤层没有鉴定,所以矿井 +1106m 标高以下的 K6 煤层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设计和

14、管理。5、冲击地压本矿区范围内未发生过冲击地压,地压正常。6、地温情况 根据储量核实报告叙述,区内未发现地温异常区,地温正常,在本矿井开采深度范围内,预计地温对开采没有较大的影响。煤层顶底板K6 煤层顶板为粘土岩、粉砂岩;底板为粘土岩,力学强度低,遇水后易软化、泥化,导致支柱下沉,在开采过程中要注意消除底鼓危害。三、指导思想和原则:1、制定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旦发生雷电、山体滑坡、煤矿水灾事故,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科学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

15、低点,维护矿区稳9定,减少不良的社会影响。2、制定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职能:为强化雨季三防事故应急处理救援工作的领导,成立矿处理水害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协调水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灾情报告组、物资调运组、救护抢险组、后勤处理组等四个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水害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 长:周开德 副组长:苟昌平 、赵中德 成员:杨克海、张伦忠、叶昌雄、罗恩海 严洪友 领导小组下设 4 个工作小组:1、灾情报告组:组长:杨克海 成员:叶胜仿、张伦孝、郝忠亮 2、物资调运组:组长:黄啟智 成员:邹业华、周

16、开文 3、救护抢险组:组长:苟昌平 成员: 罗恩海、郝忠亮、叶昌雄 4、后勤处理组:组长:黄啟智 成员: 邹业华、周开文各小组工作职责1、灾情报告组:根据雨季三防事故发生和发展情况,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报告。2、物资调运组:负责生活必需品及救灾物资的准备和供应。3、救护抢险组:灾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灾时及时将受灾职工带到安全地带。104、后勤处理组:及时救护伤员,做好受灾职工的捐赠援助工作。四、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概况矿井水危害因素区内地形以低中山为主,具侵蚀、溶蚀沟谷地貌特征,境内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区域内岩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碳酸盐岩包括中二叠统茅口组、上二叠统长兴组、大隆组碳酸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