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时代偶像的变迁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004521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国时代偶像的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中国时代偶像的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中国时代偶像的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中国时代偶像的变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中国时代偶像的变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中国时代偶像的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时代偶像的变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中国时代偶像的变迁周可可 市场营销 2015232133当代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之中,回顾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从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变以来的青少年的偶像选择与偶像变迁,可以看出青少年偶像崇拜具有时代性的特征,看出其中所折射出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变化。 偶像,作为在成长过程中的“精神伴侣”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所崇拜的对象也在发生着变化。从中国人的偶像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幅活生生的社会变化图,以及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更迭。 每个时代总有每个时代的标志性偶像,五六十年代的标志偶像是雷锋、王进喜等;七十年代的标志偶像是陈景润

2、、邓丽君等;八十年代标志性偶像是张海迪、中国女排、港台明星等;九十年代的标志性偶像是罗大佑、崔健、周星驰、王菲等。偶像的变迁能大致反映出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和那个时代的背景。回顾中国社会近半个世纪以来偶像的变迁,我们能够看到其中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的巨大变化。五六十年代20 世纪 60 年代正是共和国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年轻的新中国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决定了这将是一个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号召的偶像年代。经历六十年代的人,都会觉得这个时代难以言说,它似一个没有密码的“黑匣子”,畜养了太多的故事。这些故事首尾相连,却又面孔各异,显得繁琐而绵密,热爱偶像如一场狂热的运动,一声振奋的口号。“对待同志要像春天

3、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毛泽东 1963 年 3 月 5 日亲笔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成为整整几代人的学习榜样。直到今天,每年的 3 月都是“学雷锋月 ”,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会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 ,以各种行动去追寻雷锋的足迹。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是国营甘肃玉门石油管理局勘探公司三大队的石油工人,在 1958 年,他领导钻井队创造了月进 5000 米的全国纪录,成为中国中型钻机最高标杆单位,荣获“卫星井队”红旗,

4、被命名为“钢铁井队” 。艰苦朴素、舍己为人、自力更生、献身国家是这一时期偶像的共同特征,突出反映了共和国早期建设者的共同优秀品质。七十年代在刚经过“文革”浩劫的中国,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都处于百业凋敝的可悲境地。陈景润的事迹激发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对科学的无比热情。在陈景润的感召下,许多年轻人怀着科技报国的激情投身科学研究领域。一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陈景润都是年轻人们的精神偶像。另一位来自宝岛台湾的邓丽君,她的歌曲在当时是一种具有颠覆效果的符号。长期以来,整个社会的歌曲都是以表达集体主义、革命主义情感为要义的,人们从邓丽君那里得知原来歌曲还可以倾诉个人情感。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港台流行歌曲迎合了当

5、时人们对于集体主义的厌倦,以及对个体生活的向往,从而迅速在年轻人当中广泛流传。 八十年代80 年代是个春回大地的年代,仿佛一夜之间,万物复苏,蓬勃生长。偶像也一样,这个时期的偶像如同雨后春笋,从社会的各行各业冒出来,令人应接不暇被誉为“中国保尔”的张海迪,从五岁起高位截瘫,胸以下都失去了知觉,但几十年来,她学医救人、写小说、画油画、拍电视、唱歌、读硕士一系列常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张海迪做到了。聪慧的头脑,灿烂的笑容,坚韧与激情正是张海迪不甘心命运的摆布,在逆境中崛起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一代代的青年,并成为他们战胜逆境的激励力量。从 1981 年到 1986 年,中国女排创下的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

6、“五连冠” ,成为整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奋斗激情的集中体现,崇高而朴实的“女排精神”激荡了整整一代人的灵魂。 “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成为口号,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女排的热潮。女排精神可以概括为“拼搏”二字。袁伟民一以贯之强调的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铸就了一代打球做人的典范。“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当年朦胧诗人的诗歌名篇像荒原上的野火,在青年学子们中间席卷而过。他们以深邃的反思和痛彻心腑的呐喊道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也点燃了无数青年心中的文学圣火。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成为八十年代思想文化复兴时期的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港台

7、娱乐明星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涌入大陆,使国人形成了早期的明星崇拜,青少年的偶像主要是来自港台的娱乐明星,张国荣、梅艳芳、王菲、周杰伦、四大天王、F4 等等,娱乐明星通过各种媒体占据了青少年的眼球和感官。与六七十年代相比,八十年代的“偶像 ”概念更加宽泛:它越出了传统学习型偶像的范围,增加了爱慕型的偶像。另外一个特征是,偶像的作用不再像昔日那样一呼百应,全民崇拜。从这一时期开始,偶像已经走向多元化。这一时期每个偶像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往往是“各领风骚两三年 ”,变换非常迅速。在思想解放浪潮下,社会文化的叛逆者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对象。罗大佑和崔健是早期的叛逆者,他们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以“愤怒青年”

8、的形象对现实社会发出了批判的声音,表达对时代的清醒思考,因此很快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同时他们也是整整一代青年人在充满向往与迷惘的成长岁月中难以磨灭的印记。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文化进入了一个颠覆传统与精英主义、消解一切深度和意义的“无厘头”时代。在这个时代,周星驰和王朔成为叛逆的英雄,他们以嘲弄一切正经事物、调侃一切权威和正统的游戏态度成为了青年的新偶像。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求之后,世俗化、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取代了过去有思想深度的文化形式。 另一种趋向则是对“实用型”偶像的崇拜。在今天的青少年中,说自己崇拜比尔盖茨的人比比皆是。在实用主义泛滥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对于成功、财富的向往使

9、一大批知识英雄、企业家成为青年的新偶像。九十年代,改革开放走向纵深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确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精英式价值观日益式微,全社会缺乏主流价值观引导,在全球消费主义文化的入侵下,青少年们的偶像也被娱乐工业商业化生产着,年轻人的文化生活里除了反叛和娱乐,找不出更显著的符号。21 世纪进入新世纪后,互联网得到迅速发展,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文化娱乐方式,也改变了娱乐明星的生产方式,这一时期,除了传统包装方式生产的明星外,互联网造就的一批网络红人吸引青少年追逐模仿,互联网促成了草根明星的崛起,也使偶像进入“秀”时代,只要你敢于惊世骇俗、标新立异“秀”自己,你就能成为明星或偶像,因此

10、许多明星也利用互联网不惜各种手法炒作自己,提高知名度,互联网的炒作便捷性使各类娱乐偶像“走红”期缩短,也加剧了青少年追求一夜成名的浮躁心态。与网络红人成名的“秀”自己路径相似,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利用与网络互动,通过 “真人秀”来谋求一夜成名, “超级女声” “中国好声音” “出彩中国人”都是其中代表。超级女声打造的偶像“李宇春 ”,中国好声音打造的明星吴莫愁、李代沫们更是引发无数少男少女们疯狂的追星热潮!除了娱乐明星,互联网也造就了一批 IT 财富精英,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通过 IT 业迅速暴富,如张朝阳、李彦宏、马云IT 财富精英的致富传奇故事和他们时尚的生活消费方式成了媒体们津津乐道的

11、话题;除了 IT 精英,王石、潘石屹等房地产富豪和其他行业的企业家如柳传志、牛根生、任正非等也成为媒体热衷追逐的对象,他们的创业故事和个人魅力几乎被神化,他们俨然成为了时代的代言人。这些财富精英的故事刺激着无数年轻人追求财富成功获得社会认同的梦想,有钱就是成功,有钱就是精英!这些财富精英们也成为年轻人们的楷模和偶像!在新千年,姚明、李小鹏和刘翔等体育明星也因为他们骄人的成绩和阳光健康的外形成为无数青年人崇拜的英雄和偶像。 各个时代有不同的偶像,偶像也是 一种精神激励,和精神追求,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精神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国家,没有凝聚人心的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就

12、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凝聚力和卓越的创造力。 纵观 60 年来偶像的变迁,在中国,我们的偶像崇拜经历了两个重要的转变,一个是具有政治诉求的偶像崇拜转变为商业的、世俗的、大众情人式的偶像崇拜;再一个就是偶像崇拜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当下几乎不再可能出现为全民崇拜的惟一偶像。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历史的进步,没有人能够阻挡其步伐但其吊诡之处就在于,这种进步并没有带来人的解放,而是使人陷入了新的奴役。也就是说,对象不再向它的崇拜者贡献意义,而是使他的生活丧失意义;偶像崇拜者为了摆脱孤独和寂寞而崇拜偶像 .随着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不同时代的偶像也发生着更迭。偶像变迁集中反映出青少年群体追求的倾向性和价

13、值的判断性。回顾不同时代的偶像变化,解读偶像变迁背后的社会、心理原因,对当前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理性化发展和变偶像为榜样的教育具有现实意义。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具有时代性的特征。从 50、60 年代的“英雄崇拜”发展到今天的“追星热”,这是受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和青少年自身原因的影响。“追星热”对青少年既具有积极的影响又具有消极的影响,社会、学校以及家庭都应加以正确引导,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树立在全社会得到广泛认同的精神旗帜,铸就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激发引领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思想品格和价值准则。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