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2008、2009、2010年生物结业考试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996856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恩施州2008、2009、2010年生物结业考试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恩施州2008、2009、2010年生物结业考试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恩施州2008、2009、2010年生物结业考试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恩施州2008、2009、2010年生物结业考试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恩施州2008、2009、2010年生物结业考试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恩施州2008、2009、2010年生物结业考试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恩施州2008、2009、2010年生物结业考试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恩施州 2008、2009、2010 年生物结业考试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利川毛坝民中 刘继松利川市教研室 刘应忠恩施州教科院 余厚军恩施州近三年八年级生物结业考试都是严格按照生物课程标准命题,严格遵循课改精神及要求,充分体现了恩施州教育局关于八年级学生学业考试的指导思想,试题与下发的生物复习指南高度吻合。从总体来看,两年的试题都有利于推进全州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和公平性;有利于推进生物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准确客观的测试学生的学业水平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有利于引导和指

2、导全州的生物学科教学、教研教改及学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2008、2009、2010 年试题的主要特点(一)加强了对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考查,试题在各知识主题和教材各册分布合理。利于学生全面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和保证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完整性。表一:课标各内容主题分值分布表(单位:分)课标内容主题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生物的多样性健康生活生物技术2008 4 4 2 10 8 2 9 4 5 22009 6 4 3 10 8 3 8 3 4 12010 5 4 5 10 8 2 7 5 3 1表二:教材各册分值分布表(

3、单位:分)教材册数 七上 七下 八上 八下2008 17 12 13 82009 21 11 11 72010 21 11 9 9(二)注重了各水平要求的有机结合。试题严格按照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和恩施州生物学科考试说明的内容命制,试题容量、阅读量、赋分、考试时间恰当,难易程度适中,难中易试题基本符合 721 的命题要求,信度较高,区分度较好,考点分布及能力要求充分体现了教材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利于学生发挥真实水平和有效检测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水平。表三:学习目标中各水平的要求分值分布表(单位:分)水平要求 了解 理解 应用 反应、领悟2008 20 24 3 32009 30 17 3 02010

4、12 25 7 6(三)加强试题原创,突出活学活用。原创试题能体现考试的公平性,利于考查学生灵活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检测学生的学科素质。试题创新的形式多样,但主要是情景创设方面的创新。表四:试题来源背景分析表(单位:分)2时将 ( 年) 原创 教材改编 中考方略改编 总计2008 22 10 18 502009 35 7 8 502010 37 3 10 50例 1:(2008)中央 4 台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 450 亿双,相当于要砍伐 600 万棵成年大树。 专家估 计,一棵 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 值的 9 倍。下列对树的生态价值叙述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是生

5、产者 B.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C.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D.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例 2:(2009)地处我州建始县花坪乡的关口村,由于那里特殊的地理条件,白天光照强、气温高,夜间气温较低,所产的“关口葡萄”特别甜。 这是因为与别处相比:A.关口村的土地特别肥沃 B.关口村的葡萄品种与别处不一 样C.关口村的葡萄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D.关口村的葡萄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对较少例 3:(2010)阅读理解法。某同学在 课外看到两则材料:材料一:蚊子在吸血前,先用唾液管吐出唾液作为润滑剂,然后再用食管吸入血液。唾液管和食管是不同的管道,它不

6、会将吸入的血液再吐进人体。另外,蚊子嘴上残留的血液极其微少,短期内反复叮咬 2000 次以上才能使被咬者感染艾滋病毒, 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此材料说明: 。材料二: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薄、液泡大,适于吸收水分 ;肺泡壁薄,且外有大量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适于气体交换 。这种现象在生物体中很普遍。此材料说明: 。(四)注重学科知识整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设计了部分试题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准确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所学知识构成网络,形成有机整体,提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同时有效促进教师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尽力帮助学

7、生构建知识体系。例 4:(2008)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省汶川 县发生了 8.0 级特大地震,造成数万人 伤亡。在这场特大自然灾害面前,灾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众志成城,全力抗震救灾。请你结合下图及所学生物学知识解答在地震中对伤员的救援与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地震发生后,不论是自救还 是他救,都必 须首先保证 (填图中字母代号)系统的畅通,只有该系统畅通,才能保证氧气的供 给。某伤员被救出时,下肢动脉正在出血,救援人员应在他下肢的 (填近或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若该伤员失血过多,需立即 输血, 验血得知其血型 为 O 型,医生 应该给他输 型血。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 心脏各

8、腔的先后顺序是 (用图3中字母和箭头表示)。被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人,可以通 过饮用自己的尿液来 补充体内的 和无机盐;必要时,还可以少量食用蚂蚁 、蚯蚓等无毒食物,以保持体内 的供给。为了防止灾区的传染病流行,防疫人 员对生活用水、地面、废墟等进行大面积消毒,这从传染病的预防角度考虑,是为 了 。例 5:(2009)图 3 为人体血液循 环示意图和尿液形成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某人患膝关节炎,医生采用上肢静脉 输液的方法进行治 疗。 输液一段时间后,在患者尿液中也检测到药物。根据上图 ,请指出血液中的药物排出经过的途径是:上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肺内毛细血管 左心房左心室 主动脉 肾动脉

9、 肾小管收集管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医生对该病人进行输液治疗的同时,还给病人开了口服中 药进行治疗。 请问中药有效药物成分最先进入本题血液循环示意图的 (填图中血管名称)。医生对该病人进行上述方法治疗的同时,还用一种中药 膏外敷在病人的膝关节,并用一种可以发热的灯具对着膝关节进行烘烤。请问这种外敷的中 药膏中的药物有效成分是如何穿透皮肤进入发病部位的? 。上述用发热的灯具对着膝关节进行烘烤对治疗关节炎有何作用? 。例 6:(2010)下图是人体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图 7),请据图 回答问题:(1)尿液的形成包括两个生理过程,图中已标出了肾小管的重吸收,另一个生理过程是 。(2)尿液中如含有大量的葡

10、萄糖,如不是肾脏的病变, 则可能是人体的 分泌不足造成的。(3)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代 谢废物主要是由骨骼肌产生的,骨骼肌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请举例说明例如:根中有输导组织(成熟区中有导管)骨骼肌中分布有哪些组织,: 。 (4)胎儿产生的代谢废物由母体帮助排出,这与子宫、 脐带、胎盘等结构有关。 请把母体、胎儿、子宫、脐带和胎盘的连接顺序补充完整:母体 。 (5)当膀胱中的尿液积累达到一定量时,尿液产生的压力就会刺激膀胱的 进而通过神经调节使尿液从膀胱经尿道排出体外, 这叫排尿反射。图 74(6)氧气由肺进入小肠的途径是:肺中的氧气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肠动脉小肠。依此方法,画出肾脏产生

11、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的途径:肾脏产生的二氧化碳 。 (五)体现了“从生活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理念,利于学生感悟所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注重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试题,加强了对学生运用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例 7:(2008)移栽植物时,最好在阴天或傍晚,必要时还去掉部分枝叶,这是为了降低植物的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例 8:(2009)冬天,我州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在温室中,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 请回答下列有关 问题:菜农常常对温室内土壤栽培的蔬菜施用猪粪等有机肥,不仅为绿色蔬菜提供了无

12、机盐,而且使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大大增加。其原因是 。无土栽培也称为溶液栽培。在配制培养液 时,除了考 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量外,还应该 考虑到无机盐的 。某温室从 16 点开始,持续密封 48 小时, 测得温室内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如图 6 所示。试分析:曲线 bc 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 。曲线 cd 上升的原因是 。冬季种植反季节蔬菜时往往用塑料大棚,夏季 农民大面 积种植烟叶、魔芋 时采用塑料薄膜进行地膜覆盖。前者使用塑料薄膜的主要目的是保温,后者使用塑料薄膜的主要目的是 。例 9:(2010)恩施州某农民工准备返乡创业,图 6 是他设计 的一个生态农业规划图,据图回答相关 问题

13、:(1) 单从农作物的效益和产量来讲,农田应规划在 阳 光 充 足 的 地 方 ,这 有 利 于 农 作 物进 行 ,保证农作物有机物的需要;农作物一般还要种在疏松的土壤中,这是为了促进农作物的根获得氧气进行,为根的生长提供能量; 农作物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从上往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2)假如他要种植一批果树,可以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的繁殖速度快,且子代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 。 (3)在图示“沼气池”一环节中,主要是利用 等厌氧型微生物把农业废弃物分解从而获得沼气。(4)该生态农业最大的优点是物质和能量的多次利用。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所有能量实质都来自于

14、。(5)此生态农业充分反映了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变化。植物也属于“动”物,例如:细胞分裂,氧气进入细胞,有机物从上往下运输,根向土壤生长等,都是植物体的动态过程。请你另列举三个植物体的动态过程: 。(六)突出探究能力的考查。重点考查了提出假设、设计对照实验、处理数据、描述现象、得出结论等探究能力。例 10:(2008)生物小组在“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活动中,作出了如下设计方案。图 65提出问题 光照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吗?作出假设 光照能够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实施方案甲 组 乙 组环境条件 遮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实验材料 20 株 长 出第一片幼叶后的小麦幼苗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小麦幼苗栽种在相同的土壤中,在各自 环境中生 长 10 天请你在表格中完善实验方案中乙组的环境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