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专题(1)复习指导书判断题选择题分析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985247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专题(1)复习指导书判断题选择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现代汉语专题(1)复习指导书判断题选择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现代汉语专题(1)复习指导书判断题选择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现代汉语专题(1)复习指导书判断题选择题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现代汉语专题(1)复习指导书判断题选择题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专题(1)复习指导书判断题选择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专题(1)复习指导书判断题选择题分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汉语专题(1)复习指导书判断题选择题分析一、判断正误,简要说明理由1规范汉字就是书写正确的汉字,国家通用语言是北方话。 错。规范汉字是国家主管部门公布推行的法定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 2国语运动引发了切音字运动的产生。 错误。是切音字运动引发了国语运动,音位切音字运动在确定记音标准时认识到了确定语音标准的重要性,从而引发了汉民族共同语语音标准的讨论,引发了国语运动。 3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能得到推行的根本原因是字母设计合理。 错误。根本原因是王照的合声字母拼写影响很大的京音官话,符合社会上统一民族共同语的潮流。 4老国音是指汉语北方话语音系统。 错误。老国音是指由读音统一会确定的以京音

2、为主,兼顾南北的标准语音。5新国音是指读音统一会议定的共同语语音系统。 错误。新国音是指由国语统一筹备会确定以以北京普通读法为标准的语音。6京国之争反映了人们对语音标准的不同看法。 正确。就是语音标准应该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还是要兼顾其它方言语音,最后统一了认识。 7国语运动的经验是必须统一语言。 不对。国语运动的经验是认识到了确定民族共同语标准的重要性。 8普通话就是北京话,语音系统是相同的。 不对。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是指以北京音系作为标准,不是所有北京音,比如一些具体词语的方音读法,普通话就没有吸收。 9普通话的词汇以北方话作为基础方言。 对。这是因为北方话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比如在政治

3、、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 10普通话要以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不对。白话文著作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所以正确说法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11词汇和语法规范的主要对象是书面语。 正确。因为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形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12文学作品的传播对语言的扩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正确。比如北方话,在全国的重大影响与我国古代文学名著的全国的传播也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13北方话词汇系统中所有的词普通话都要吸收。 不对。北方话作为一种方言,其中一些比较僻用的词语普通话也不吸收使用,仍然需要进行规范处理,不是全盘照搬。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于

4、 2000 年 10 月公布并正式实施。不对。是 2000 年 10 月审议通过,2001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15根据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的规定,“跌宕”和“跌荡”都是正确的形式。 不对。这个规范文件确立了每组异形词的推荐使用形式,推荐使用“跌宕”。 16汉语拼音方案是由我国政府公布的第一套拼音方案。 不对。汉语拼音方案是新中国公布的第一套拼音方案,历史上还有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方案。 17汉语拼音方案采用了 26 个英文字母作为基础。 不对。采用的是 26 个拉丁字母。 18为便于称说,拼音方案字母表规定了读音,辅音是在原音质上加元音e。 不对。辅音字母的读音是在原音质是加元音

5、。19在实际运用中,i 行韵母中的 i 一律要换成 y。 不对。i 行韵母中只有 i 后面有其它元音时才换成 y。20声调的区别功能负荷量要大于声母和韵母。 正确。这是因为声调只有四个,从调类来看,每个调类联系的语素(词)最多。 21韵母 iou、uei、uen 的拼写形式在实际使用中永远也不会出现正确。因为这三个韵母前面有辅音声母时,它们的韵腹要省略,它们自成音节时,按照拼写规则,i 要换成 y,u 要换成 w。 22y 和 w 在拼音方案中主要起隔音字母作用,不代表音质。 不对。在 ya、yang、wei、wang 等音节中它们是代表音质的。 23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核心是要以音节为书

6、写单位。 不对。正词法基本规则的核心是要以词作为书写单位。 24普通话有 22 个辅音,21 个辅音声母。 正确。22 个辅音中,舌跟鼻音 ng 不能充当声母,只能充当韵尾,所以只有21 个辅音声母。 25根据汉语拼音方案统计,普通话有 35 个韵母。 不对。一共有 39 个韵母,其中舌尖前元音韵母和舌尖后元音韵母用 i 表示,韵母 er 和 也作了说明。 26汉语普通话每个音节都必须具有辅音声母。 不对。有些音节没有辅音声母,例如运、为、要、语这样的音节都没有辅音声母。 27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唯一一对清浊对立的辅音都是舌尖中音。不对。唯一一对清浊对立的音是舌尖后檫音 。 28韵腹一定都是由元音

7、充当的。 正确。辅音在韵母中只能充当韵尾,同时韵腹是音节中的主要元音,音高变化主要体现在韵腹上面,当然需要使用发音响亮的元音充当韵腹。 29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只有开口度大的元音可以充当韵腹。不对。在韵母有多个元音时,开口度大的元音充当韵腹,在只有一个元音时,这个元音就是韵腹,无论开口度大小。 30普通话辅音中只有 n 可以充当韵尾。 不对。舌跟鼻辅音 也可以充当韵腹,例如韵母 ing、iang、wang、iong等。 31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鼻辅音都可以出现在音节的末尾。 不对。只有鼻辅音 n 和 ng 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32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鼻辅音都可以出现在音节的开头。 不对。只有舌尖中鼻辅

8、音 n 可以出现在音节开头,舌跟鼻辅音 ng 不能出现在音节开头。 33普通话元音韵尾主要由 i、u、o 三个音素充当。 不对。o 虽然在韵尾位置,但其实际音质是 u,用 o 是为了避免手写同 n 混同,所以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韵尾只有 i 和 u 两个。 34普通话语音系统中能充当韵头的音素是 i、u、y。 正确。韵头的开口度比较小,这三个音素都是高元音。 35从韵头情况看,ong 属于开口呼韵母,iong 齐齿呼韵母。 不对。从实际音质看,ong 是合口呼,iong 是撮口呼韵母。 36按照国际音标严式记音法,韵母 uai 应拼写为uaI。 正确。由于受韵腹的影响,韵尾由高元音变成了次高元音

9、。 37普通话低元音系列有五个元音,在汉语拼音方案中采用 a 记录。 正确。这五个元音是同一音位的条件变体,具有互补关系,不区别意义,是同一个音位。 38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呆”在“呆板”中念 di。 正确。“呆”读音确定统读 dai,取消了 ai 音。 39普通话中轻声是一个独立的声调。 不对。轻声音节实际上是不固定的,是受前后音节的影响发生的变化,所以不是独立调类。 40汉语中词与非词的界线很容易区分开。 不对。由于汉语词在形式上同语素、词组都有一对的交叉,所以区分词与非词不容易。 41“鸡肉”可以看作是词,也可以看作是词组;“白菜”和“白纸”内部结构相同,都是词不对。“鸡肉”、

10、“白纸”是词组,“白菜”是词。 42“睡觉”可以扩展为“睡一觉”,所以是词组。 不对。这样的词称之为离合词,分开是词组,不分开是词。 43专门用语的狭义用法,范围包括术语、行业语中的词。 不对。专门用语的狭义用法,只指术语、行业语中的词组形式的单位不包括词。 44谚语多以句子的形式出现,成语相当于词。 正确。这也是谚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成语比较固定,使用上相当于一个词。 45简称形式简短,运用经济,例如“计算机学院”可以简称为“计院”。不对。“计算机学院”不能这样简称,因为在口语中与“妓院”就混同了。46“老外”是新词,“外”指外国人,也指外行。 正确。这是近几年产生的新词,最初指外国人,后来

11、借用曲解其中的“外”为外行。 47“计算机”和“电脑”是同义词,二者的构词理据相同。 不对。它们是同义词,但构词理据明显不同,从构成理据看,“计算机”突出强调的是计算功能,“电脑”是个比喻用法,突出特征是指像人脑那样的分析运算能力。 48“泰山”指岳父,从词义的理据看,这是语素义的借代用法。 正确。“泰山”指山东的一座山,理据义是大山,指岳父来源于一个典故,是借代用法。 49“饭桶”指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的人,这是语素义的比喻用法。 正确。饭桶的功能是装饭,只会吃饭的人的功能也就是装饭,是一种比喻。50概念义是一个词的核心意义。 正确。其它意义如附属义、言语义等都是以概念义作为基础的。 51“神仙

12、”、“鬼怪”这些词所反映的事物并不存在,所以这些词义是错误的。 不对。词义所反映的事物不存在,是歪曲反映现实,但不等于说这些词义是错误。 52“父亲”和“爸爸”的区别是形象色彩不同。 不对。二者的区别是风格色彩不同,“父亲”具有书面语色彩,“爸爸”具有口语色彩。53类词语就是词义解释时表示词义代表的事物的类别的成分。 正确。主要用于表名物词义分析,其中表示事物类别的词语就是类词语。 54形容词“滂沱”的适用对象是水流、激流。 不对。这个词义适用对象是指雨、涕泪。 55名“饭桶”的词义表示的类别主要是指人,而不是事物。正确。这个词义是“比喻只会吃饭而不会做事的人”,其中的类词语“人”,说明这个词

13、义表示的类别是人。 56本课程“词群”指称的范围比语言学概论中“义场”所指范围大。 正确。词群既指语义上有联系的一组词,也指语音上、结构方面等有联系的一组词。 57词群可以根据各种各样的语义特征构成,所以“马”和“汽车”也可以构成词群关系,属于同一层次关系词群中的词语。 正确。“马”和“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共同特征,可以构成词群。 58句子和词、词组的本质差别在于句子的结构复杂。 不对。它们的本质差别在于句子是动态的使用单位,传递信息,具有表述功能,具有语调,而词和词组是静态的备用单位,没有表述功能,没有语调。 59语素只能充当构词材料,不能充当词组或句子的构成材料。 正确。语素的功能主要就

14、是构词,而不是造句,不能充当词组或句子的构成材料。 60“我们学习”中的“学习”没有带宾语,是?湩琠 ?o 轀? 不及物动词。 不对。一个动词是不是及物动词不是看它在某个句子中是否带宾语,而是看它是否具有这个功能。学习具有带宾语的功能,所以是及物动词。 61汉语的词类,可以利用形态标准划分出来。 不对。汉语的词类,只能采用功能作为标准,因为汉语是孤立语,没有印欧语言那样的形态变化。 62“大型、中式、新式、慢性”可以修饰名词,是形容词。 不对。这些词不能充当谓语,是区别词。 63副词可以充当状语,所以副词归入实词。 不对。副词意义较虚,而且不能充当核心的句法成分,所以是虚词。 说明:按照专科教

15、材观点,副词可以充当句法成分,是实词。这里是按照本科教材解答。如果学生按照专科教材解答,只要说理清楚,可以给分,不说理不能给分。 64实词和虚词的本质区别在于实词具有实在意义而虚词没有。 不对。本质区别是语法功能不同,实词可以充任核心句法成分,虚词不能充任核心句法成分,大部分虚词甚至不能充任任何句法成分。 65“来了一个人”的“来”带有宾语,所以是及物动词。 正确。凡是带宾语的动词,无论是施事宾语还是受事宾语,都是及物动词。说明:按照专科现代汉语教材,只能带受事宾语的动词才是及物动词。 66真谓宾动词就是可以带宾语的动词。 不对。真谓宾动词是指它所带的动词宾语本身还可以带宾语,例如“打算讨论这

16、个问题”,“打算”就是真谓宾动词。 67自主动词就是不能表示动作的动词,例如“是、有、姓”等。 不对。自主动词是指动作行为不能受动作者自主控制的动词,例如“病、死”等。 68凡是做状语的词,都是副词,凡是做定语的词,都是形容词。 不对。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没有对应关系,比如副词可以充当状语,形容词也可以充当状语。 69词的语法功能指一个词能不能充当主语和谓语。 不对。词的语法功能是指一个词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70“不管、保管、尽管”都是兼类词。 不对。只有其中的“保管”是兼类词。 71从表达看,“我们认真研究问题”是单句中的主谓句。 正确。从表达角度看,这是陈述句,主谓句是结构类别,不是表达类别。72“看样子要下雪”没有主语,属于不完全主谓句。 不对。这是无主句。不完全主谓句是指在一定语境中省略了主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