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材料论文中职德育课:中职德育课情境材料初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965011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境材料论文中职德育课:中职德育课情境材料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情境材料论文中职德育课:中职德育课情境材料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情境材料论文中职德育课:中职德育课情境材料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情境材料论文中职德育课:中职德育课情境材料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情境材料论文中职德育课:中职德育课情境材料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情境材料论文中职德育课:中职德育课情境材料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境材料论文中职德育课:中职德育课情境材料初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情境材料论文中职德育课:中职德育课情境材料初探摘 要:近年来,情境教学被广泛应用于中职德育课中。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对情境材料使用不当,不仅干扰和弱化了课堂教学,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活动。就如何有效利用情境材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看法和建议,旨在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情境材料;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中职生近年来,情境教学被广泛应用于中职德育课。它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把生动、直观的“情境材料”呈现给学生,营造适宜的课堂情境,以拉近学科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让知识转化为生活,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即便如此,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误区,如,部分教师一味堆砌

2、情境材料,眼花缭乱的影音材料和图片信息让学生应接不暇。课堂情境不应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让无关的信息干扰和弱化课堂教学,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绊脚石。情境教学的切入点是情境。它们可以是生活展示、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图片或影像资料再现、角色扮演、语言描绘、电脑多媒体展示等。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明理、入心、动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把中职德育课的有效教学落到实处,关键在情境材料的处 理上。巧用情境材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疏通瓶颈,入“境”明理教学瓶颈是指学科教学中的难点。不疏通这些瓶颈,影响的不仅是课堂教学效果,更会妨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由于中职生普遍存在着诸如学习上消极被

3、动、情感上叛逆冲动等问题,故中职德育课上存在着诸多教学难点。中职德育课的教学难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本身。如何使之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对接。二是情感障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与学科教学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是难点。如果教师要通过说教、强制灌输的压服方法解决这些教学难点,只会适得其反,激起学生更强烈的反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良好的课堂情境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情境认知和学习理论也强调人的学习要植根于情境之中,教学设计应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真实情境或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展开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和意义建构。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引入的情境材料要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地攻克教学难点。此时

4、的情境材料必须短小精悍,一例多用,既能引导知识的学习,又富有思想教育意义,使教学活动最优化。避免纷繁复杂的情境材料和活动喧宾夺主,挤占宝贵的课堂时间,干扰学生的思维活动。选用那些紧扣学习内容和教学的难点。 只有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自我建构和生成的情境材料才能真正营造出情理交融的“情境” ,让学生入“境”明理。二、培育智慧,由“境”入心利用德育课贴近社会生活和时事政治这一学科特点,培育学生生活的智慧是开展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的又一着力点。智慧表现为一个人活用知识和经验迸发新点子、新创意的能力。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本身不会使人具有创造力。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句名言:发表自己的不正确的意见,

5、要比叙述别人的一个真理更有意义;在第一种情况下,你才是一个人,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不过是只鹦鹉。因此,情境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堆砌情景材料、灌输学科概念和原理,而应借助情境活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启智诱思,培养创新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抓住学生的心理,巧妙设疑,引导学生的回忆、联想,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情绪的高涨,步入智力的振奋状态,这有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为此,引入的情境材料一是要“真” ,要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诱发好奇心,使学生感悟到生活处处有

6、活例;二是存 “疑” ,隐含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在深化对新知识认知的同时,培育创新思维能力;三是有“慧” ,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和智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行转化。如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及相关的新闻图片报道可以在课堂上再现一个真实的经济生活情境,让学生入“境”学习价值规律这一原理。通过巧妙设疑,对这些情境材料进行剥茧抽丝的分析诱导,帮助学生了解市场供求与价格变化的关系,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讨论经营者的“商道”和消费者的应对措施等。这样的情境材料才会有助于知识的学习,也能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智慧和能力。三、渗透德育,以“境

7、”动情一个人素质的高低,不仅表现于他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品德。没有思想品德统帅的知识是盲目的,甚至是危险的。为此,德育教师应该有目的性地渗透德育,使之随风潜入,润物无声。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富于进取精神和良好环境意识的职业劳动者。这对中职生的健康成长,对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德育教师应该摒弃玄而空的理论说教。充分利用“情 景”的优势,让德育回归生活。以“境”动情,把德育落在实处。引入的情境材料应做到以下两点。首先,它能让学生回归真实生活的道德实践。身心尚未成熟的中职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等社会现实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道德困惑或问题。如校园里的考试

8、作弊和抄袭问题、老实人吃亏现象、学生中的“富二代”和“穷二代”问题,以及社会上诸如“地沟油” 、幼儿园收费偏高和幼儿教师待遇过低的矛盾现象等等。把这些学生关注的问题纳入到教学中进行层层剖析,做到理通、情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懂得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追求幸福生活,学会择善而行。其次,它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古人云: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一旦情境材料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便成为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作用。教师可以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引入反差强烈的情境材料。通过教师的德育教育,引发学生共鸣,唤起学生崇敬真、善、美,厌弃假、恶、丑的真情实感。使之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崇高思想品德的熏陶,达到以“境”动情,渗透德育的目的。总之,在情境教学中,如果我们每个德育教师都能认真做好情境材料的甄选与使用,必将有助于营造情理交融 的课堂情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中职德育课的有效教学目标。参考文献:吴铎,夏国乘.思想政治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刘岚.给政治教师的 101 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杨克旺.创造好的教学情境.思想政治课教学,1996(78).宋秋前.教学有效性问题浅析.课程、教材、教法,2004(10).(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