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963676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 要: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园林植物作为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本身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和风韵之美。要创造出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同时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既要满足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活习性,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展现出植物的个体美和群体的形式美以及作为园林建筑陪衬时的和谐美。关键词:艺术构图,植物景观,园林设计园林植物是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不同的园林植物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既可以孤植以展示个体之美,又可以作为园林建筑的陪衬给人带来意境美的感受,还可以根据各自的生态习性,合理安排,巧妙搭配,营造出乔灌木和草本植物结合的群落景观,展现群体美。园林植物种类繁

2、多,色彩丰富;有的植物在不同季节、不同生长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构成美丽的植物景观。一、形成空间变化,控制风景视线(一)植物造景对园林建筑景观作用在园林设计中有建筑的地方就有植物作为陪衬。建筑周围若是没有植物就会显得单调而苍白,缺乏生机。因此植物对园林建筑的衬托作用显得极为重要。首先是色彩的衬托,用植物的绿色衬托建筑的色调,可突出建筑的色彩;其次是以植物的自然形态和质感来衬托建筑的人工质感和规则的形体。整体上给人以和谐统一的感觉。在加上园林植物造景对园林建筑有隐露作用,园林建筑在园林植物的遮掩下若隐若现,使人产生深远的感觉,意境感油然而生。一般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要选干高

3、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在玲珑精致的建筑物四周,要选栽一些枝态轻盈、叶小而致密的树种。现代园林中的雕塑、喷泉、建筑小品等也常用植物材料做装饰,或用绿篱作背景,通过色彩的对比和空间的围合来加强人们对景点的印象,产生烘托效果。以承德避暑山庄的一处建筑为例。若隐若现的亭子,与开阔的水面,错落有致的树群,以及远处的青山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这是人工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本与自然,高于自然”的造园精髓。图 1:承德避暑山庄(二)植物造景对园林道路组景的作用园林道路除必要的路面用硬质材料铺装外,路旁均以树木、草皮或其他地被植物覆盖。游览小路也以条石或步石铺于草地中。中国古典园林的园路追求曲径通幽的意味,

4、曲折的道路若无必要的视线遮挡,就只有曲折之趣而无通幽之感。虽然可用山岗、建筑物进行分隔,但都不如园林植物灵活机动。一般来讲,植物布局应根据实际需要做到疏密错落,在有景可借的地方,植物配置要以不遮挡景点为原则,树要栽得稀疏,树冠要高于或低于视线。对视觉效果差、杂乱无章的地方要用植物材料加以遮挡。大片的草坪地被,四面没有高出视平线的景物屏障,视界十分空旷,空间开朗,极目四望,令人心旷神怡,适于观赏远景。而用高于视平线的乔灌木围合环抱起来,形成闭锁空间,仰角愈大,闭锁性也随之增大。闭锁空间适于观赏近景,感染力强,景物清晰,但由于视线闭塞,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应用植物材料营造既开朗

5、、又有闭锁的空间景观,两者巧妙衔接,相得益彰,使人既不感到单调,又不觉得疲劳。比如用高大的乔木构成疏透的空间分隔,也可用乔灌木组合或者单一的灌木进行封闭性分隔。“疏可跑马,密不透风”这一句话就形象地说明了园林中利用植物进行不同形式的空间分隔。这也说明园林植物是障景、框景、漏景的构景材料。用绿蓠分隔空间是常见的方式,在庭院四周、建筑物周围,用绿篱四面围合可形成一独立的空间,增强庭院、建筑的安全性、私密性;公路、街道外侧用较高的绿篱分隔,可阻挡车辆产生的噪音污染,创造相对安静的空间环境;国外还很流行用绿篱做成迷宫,增加园林的趣味性。图 2:绿篱植物景观(三)植物造景对山石水体的作用园林中的山石水体

6、本是毫无生命的东西,裸露的假山石既无生机,四季也毫无变化。如果点缀一些砂地柏紫叶小檗,立刻感到添上了生机。园林植物不但可以净化水体,还可以丰富水面空间和色彩,是水体和陆地的融合媒介。山石水体是自然式园林中常见的景观,须有植物、建筑,和道路的装点陪衬,才能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给游人带来美不胜收的视觉享受。园林植物与山石相配,能表现出地势起伏、野趣横生的自然韵味,与水体相配则能形成倒影或遮蔽水源,造成深远的感觉。园林中的水体或静或动,或平坦或错落有致,不同的假山也是形态各异,加上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将丰富的空间层次掩映在绿荫之中,若隐若现的山石水体,使游人仿佛置身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的意境之中。图 3:苏州留园冠云峰二、表现时序景观,增强自然气氛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虬劲。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我们创造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体会时令的变化。 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必须对植物材料的生长发肓规律和四季的景观表现有深入的了解,根据植物材料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色彩来创造园林景色供人欣赏,引起人们的不同感赏。自然界花草树木的色彩变化是非常丰富的,春天开花的植物最多,加之叶、芽萌发,给人以山花

8、烂漫,生机盎然的景观效果。夏季开花的植物也较多,但更显著的季相特征是绿荫匝地,林草茂盛。金秋时节开花植物较少,却也有丹桂飘香、秋菊傲霜,而丰富多彩的秋叶秋果更使秋景美不胜收。隆冬草木凋零,山寒水瘦,呈现的是萧条悲壮的景观。四季的演替使植物呈现不同的季相,而把植物的不同季相应用到园林艺术中,就构成四时演替的时序景观。图 4:武汉东湖樱花园图 5:武汉东湖磨山景区三、形成地域景观植物生态习性的不同及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致使植物的分布呈现地域性。不同地域环境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如热带雨林及阔叶常绿林相植物景观、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相景观等具有不同的特色。根据环境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营造具

9、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各地在漫长的植物栽培和应用观赏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并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甚至有些植物材料逐渐演化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象征。如日本把樱花作为自己的国花,大量种植,樱花盛开季节,男女老少拥上街头公园观赏,载歌载舞,享受樱花带来的精神愉悦,场面十分壮观。荷兰有“郁金香王国”之称,每到四、五月份,公园里成片的郁金香盛开,整个王国沉浸在郁金香的芬芳之中。我国地域辽阔,气候迥异,园林植物栽培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的植物景观。例如北京的国槐和侧柏,云南大理的山茶,深圳的叶子花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运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材料营造植物景观对弘扬地方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具有重要意义。

10、图 6:荷兰郁金香公园四、营造园林意境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创作是中国传统园林的典型造景风格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很多诗、词、歌、赋和民风民俗都留下了歌咏植物的优美篇章,并为各种植物材料赋予了人格化内容,从欣赏植物的形态美升华到欣赏植物的意境地美,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在园林景观创造中可借助植物抒发情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严寒的恶劣环境,能在严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巅;梅不畏寒冷,傲雪怒放;竹则“未曾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 。三种植物都具有坚贞屈、高风亮节的品格,所以被称作“岁寒三友” 。其配置形式,意境高雅而鲜明,常被用于纪念性园林以缅怀前人的情操。兰花生于幽谷,叶姿飘逸,清香淡雅,绿叶幽茂,柔条独秀,无娇弱之态,无媚俗之意,摆放室内或植于庭院一角,意境何其高雅。图 7:扬州个园参考文献1卢山 陈波 胡绍庆:丰富资源下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中国电力出版社2柳骅 吕琦: 植物景观设计教程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