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963360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建设用石占混凝土质量近 1/2,其使用遍及建筑、交通、铁路等众多行业。据测算,现全国每年仅建设用石量约为 40 多亿吨,是消耗自然资源最大的材料。如产品标准的管理和要求不能与生产和使用相协调,建设用石的生产不仅会影响山体及河堤安全,破坏鱼类生存环境,污染水质,影响景观,破坏农田或植被,威胁铁路、桥梁与电力设施,严重污染空气和环境;而且由于石子质量的控制不够,直接带来结构耐久性不够等工程质量问题。随着工程建设对石的消耗不断增加,石的来源趋于复杂;同时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石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标准只有根据社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修订,才能跟得

2、上工程技术发展的需求,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而且能利用废弃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循环经济、保护资源与环境。2001 年对建筑用卵石、碎石的修订及实施,初步实现了上述的目的和意义。经过 7 年的实施,紧跟社会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进行本次修订,完善技术指标的控制,进一步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次修订任务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国标委综合【2008】168 号文件关于下达 2008 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国家标准制修计划的通知 。国家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列入此修订计划。标准归口管理单位为中国建材联合会,负责起草单位为中国砂石协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参编单

3、位包括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西安公路研究院、辽宁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北京恒坤混凝土有限公司等 16 家来自不同地区的企事业单位。 建设用卵石、碎石在修订中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确保国家标准质量的意见 ,保证标准修订的质量,关注节材方面的要求。在标准修订中本着有利于建设用石行业的进步,有利于促进混凝土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贯彻实施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的原则进行;同时充分考虑建筑、水利、公路、铁道等行业用石的不同,提高标准的可执行性。在本次标准修订中主要参考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4、技术规范JTG F30-2003、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 等国内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及混凝土用骨料ASTM C33-08、 混凝土用骨料BS EN12620-2002+A1-2008 等国外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在本次修订中,考虑到原标准的一些技术要求,经过多年的使用证明基本合理,且与其他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基本一致的,没有作修改,主要包括含泥量、有害物质、岩石抗压强度、碎石压碎指标、碱骨料反应、坚固性。现将本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说明如下:1 标准名称与范围 在众多建设工程领域,石子的生产工艺相同,产品的

5、基本技术指标一样,作为国家标准应该有更大范围的适用性,因此将标准的名称由建筑用卵石、碎石改为建设用卵石、碎石,其范围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用卵石和碎石。考虑到水利工程混凝土多为大体积混凝土,使用环境特殊,水利行业用砂石的技术要求与其他行业区别较大,多年来形成了行业内生产和供应,与其他行业少有交叉的局面,因此本标准所指建设工程不包括水利工程。适用范围的改变,扩大了标准的使用领域,统一了相关行业对石子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石子的生产质量控制和选用。2 用途与规格原标准将卵石、碎石的类别划分类、类、类,用于区别石子质量的优劣,并按不同类别规定了用途,其目的在于保证混凝土的性能,但随着混凝土技

6、术的不断进步,用类石子可以配制C30 甚至更高等级的混凝土。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原有的不同类别石子的用途规定已不具备实际意义,反而对混凝土技术进步有限制,因此本次修订撤消了原标准有关不同类别石子用途的规定。原标准对规格的描述在执行中没有实际意义,无论是单粒粒级还是连续粒级其公称粒径都有多种,在颗粒级配的技术要求中已对不同的单粒粒级和连续粒级分别作出要求;而用户完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满足要求的产品,不需在标准中作出相关规定,因此本次修订撤消了原标准中的规格。3 技术要求3.1 颗粒级配国内外先进的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应用表明,以单粒粒级进行粗骨料的生产及产品供应,由混凝土的生产单位按其需要选用单粒粒

7、级或将不同单粒粒级混合形成连续粒级后用于混凝土的生产,这种方式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非常有利的,也是混凝土技术新发展的一个趋势。原标准有 6 个连续级配即510、516、520、525、531.5、540,5 个单粒粒级即1020、1631.5、2040、31.563、4080。考虑到 510 粒级,其粒径范围仅有一个区间,归入单粒粒级在理论和应用方面更为合适,因此将 510 粒级由原来的连续粒级调整为单粒粒级;考虑到新修订的标准为建设用石,其适用于建筑、交通、铁路等工程领域,综合现行标准普通混凝 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

8、2003、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 等相关标准规范对于粗骨料的颗粒级配的分级情况,增加了 1016、1625 两个单粒级以满足公路工程的需求;同时考虑在实际应用中,31.563 单粒级几乎没有,故将这一粒级删除。经过以上修订,粗骨料包含 5 个连续粒级即516、520、525、531.5、540、7 个单粒粒级即510、1016、1020、1625、1631.5、2040、4080,突出了单粒粒级的设置,有了更多的单粒粒级,用户可根据自己需要用不同比例、不同规格的单粒粒级合成连续粒级,给石子的用户以

9、更大的空间,并且更加容易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在本次修订中,对不同地区现有碎石的颗粒级配进行了试验或调研,共取得数据 51 组(见附件 1) ,对比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本次修订草案)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 中颗粒级配的要求,有1、3、13、2426、3133、35 共 10 组级配不合格,占 19.6%;对比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有110、12、13、19、2133、35、51 共 28 组

10、级配不合格,占54.9%,且大多为 16mm 粒级不满足要求。调研结果表明,80%以上的石子级配能够满足修订后的 GB/T14685 的颗粒级配要求;工程应用也表明,大多数的粗骨料级配是可以配制出满足使用要求的混凝土的,因此对各粒级级配的要求是:原标准中已有的粒级其不同粒径累计筛余范围不变,新增加的 1016、1625 两个单粒粒级不同粒径累计筛余范围从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中引用。3.2 泥块含量原标准对类、类、类石的泥块含量分别限制为 0、0.5%、0.7%。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对泥块含量分为 0、0.2% 、0.5%

11、三个等级要求;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分为0.2%、0.5%、0.7% ,但特别指出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强度等级小于 C30 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中泥块含量不应大于 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分为0、0.5%、0.7%;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 及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2005157 号要求粗骨料中泥块含量应0.25%。本次标准修订,进行了石子的泥块含量的试验或调研(见附件2) ,结果表明 55 个样品的泥块含量,有 11 个为 0;0.25%的有34 个,占 6

12、4.2%; 0.5%的有 43 个,占 79.6%。综合各有关标准对粗骨料泥块含量的要求可以看出 0.5%是一个比较基本的指标要求,从试验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近 80%的石子泥块含量满足0.5%的要求,本着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有害物质的原则,本次修订将类、类、类石的泥块含量分别限制为 0、0.25%、0.50%。3.3 针片状颗粒含量石子中针片状颗粒含量是严重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指标之一,高强乃至高性能混凝土都要求严格控制针片状颗粒含量;另外随着骨料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石中针片状颗粒逐渐减少。原标准对类、类、类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分别为5%、15%、25%的规定已不符合石子的生产和应用现状。本次修订针对

13、针片状颗粒含量作了重点试验及调研,共取得 263 个数据(见附件 3) ,统计分析见表 1。表 1 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调查结果分析针片状颗粒含量15 12 10 8 6 4 3(%)样本个数 262 261 258 235 199 140 94 所占比例(%)99.6 99.2 98.1 89.7 75.7 53.2 35.7 从表 1 可以看出,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 4%的样本超过了 53%;小于 8%的样本超过了 85%以上;小于 10%的样本超过了 95%以上。虽然有关标准中多以 5%为最高等级要求、25%为最低等级要求,但本着有利于砂石行业进步、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原则,本次修订将类、类、类

14、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分别限制为4%、8%、10%。3.4 坚固性原标准对类、类、类石的坚固性分别限制为质量损失5%、8%、12%。针对目前寒冷地区存在的混凝土冻害现状,编制工作会议上提出,对混凝土存在冻害的代表性地区使用的石子的抗冻性进行调研,以确定原标准此项技术要求是否合理。编制组选择宁夏和陕西两个地区的石子抗冻性进行调研,结果见表2、3。表 2 宁夏区石灰石碎石抗冻性岩石类型产地质量损失(%)太阳山 0.04 石灰岩碎石黑城 6.7 乌海二矿 0.02 表 3 陕西省石灰石碎石坚固性岩石类型及名称规格型号产地质量损失(%)石灰岩碎石10-20mm,5-10mm,3-5mm 乾县五峰石料场

15、0.9 石灰岩碎石 10-20mm 乾县北羊牧石料场 1.2 石灰岩碎石 5-30mm 泾阳 2.4 石灰岩碎石 10-20mm 泾阳口镇 7.9 从表 2、3 可以看出,石子受冻后质量损失均小于 8%,全部满足原标准类石子坚固性要求;7 个样本中有 5 个质量损失小于 5%,占样本总数的 71.4%,满足原标准类石子坚固性要求。结合其他有关标准,其规定大多与原建筑用卵石、碎石相同,以质量损失5%、8%、12%为三个等级要求。故本指标保留原标准要求。3.5 卵石压碎指标原标准对类、类、类卵石的压碎指标值分别限制为12%、16%、16%。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将卵石压碎指标分为 12%、14%、16%三个等级要求;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及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2005157 号分为12%、 16%两个等级;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 沉积岩、变质深成岩提出了9%及12%、12%及16%的分等级要求。综合以上各标准对卵石压碎指标的要求,本次修订将类、类、类卵石的压碎指标分别限制为12%、14%、16%。3.6 吸水率原标准未将吸水率列入技术要求。但在干湿交替或冻融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混凝土,其吸水能力的高低对体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