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治百病肖俊逸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963082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医治百病肖俊逸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名医治百病肖俊逸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名医治百病肖俊逸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名医治百病肖俊逸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名医治百病肖俊逸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医治百病肖俊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医治百病肖俊逸(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生脉散、沙参、葶苈子治疗肺心病的体会肖俊逸(J899 )主任医师,江西吉安人。世代业医,家学渊源。弱冠后就渎丁南昌第一中学。毕业后随父研读医经,治医重实验,不尚空淡。生平论著不袭陈言,独标新义。行医 60 余年,著有伤寒标准疗法 、 血液病变论 、 大黄临证发挥 、 医论医话方剂荟萃 ,此外,还先后发表论文 30 余篇。肺心病多见心肺气虚,生脉散、沙参在所必用肺原性心脏病,其主要症状为长期咳嗽、气喘、浮肿、紫绀等?其病始起于肺,继而累及于心,并与脾肾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治疗重点在于心肺,或偏重于脾肾。但临床上往往以心缔气虚较为多见,因此,生脉散、沙参是必用之剂。如系肺热 市燥,喘咳痰稠,应

2、以生脉散、沙参配伍冬瓜子、瓜蒌皮、桑白皮、车前仁、贝母(自定清肺益气汤 1 号)以清肺平喘=多年应用功效颇著。有人认为生脉散和沙参似有恋邪之弊多不敢用,实践证明并非如此:据临证经验,凡咳嗽稍久,不论有喘无喘,均可在辨证方中加用生脉散和沙参,其效果比不加者显著。例 1:王,女,36 岁,l975 年 4 月初诊。咳嗽月余,经治不效。其证:喘咳痰多,有时咯痰,喉干痛起烟,头昏,不思食,脉弦细,予生脉沙参葶苈汤 4 剂,未效。其家属来告:“病人痰多,喉痛,方中生脉散和沙参,是否有忌。我已除去不用。 ”遂告之:“久咳正虚,正须用此,可放胆照服。 ”遵言而服,4 剂果愈。例 2:肖男,63 岁,l973

3、 年 2 月诊。喘咳不能落枕,痰多粘稠,血压高,脉滑有力,动则喘促益甚?此乃心肺气虚、肺热痰盛之证。治投清肺益气汤 I 号 1 剂喘咳即止,痰涎尽除,竟能平卧。疗效之端,出乎意料。服 4 剂后其证基本缓解,然两腿痰软,不能行走行则气喘。乃肺气仍虚,肺热未清。改用清肺益气汤 I1 号:党参五味子 麦冬 沙参 冬瓜子芦根花粉 茅根 甘草 服 l剂后即能行走而不喘,4 剂暂愈。 次年春,喘咳复发,倚息不得卧,困苦不堪,痰多稠粘喘时有气从下上冲,其势甚猛,头汗如雨,脉弦滑。投自拟生脉沙参葶苈汤:党参 l2 克五味子 6 克 麦冬 12 克 沙参 12 克葶苈子 l2 克 远志 9 克 贝母 6 克 胆

4、星 9 克 服后诸症平息。肺心病合并心衰 葶苈子每建奇功葶苈子质轻味淡,功在开泄,上行入肺,利水消肿,是一种泄肺平喘,止咳除痰的良药,并非猛烈之品。曾有报道,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以葶苈子末 36 克,每日分 3 次食后服,效果良好。曾用此法经治 10 例,服药后多在 4 日始见尿量增加,浮肿消退,心力衰竭到 23 周时见显著减轻或消失。服药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副作用。临床用葶苈子治疗喘咳之证不下百余例,只有成功,从无偾事。何况一般系配合扶正的生脉散同用,有时须用大量才能显效。临床上常见肺心因胃肠燥热,逆传于肺,而致痰热上壅,肺失肃降,发为喘咳。肺病及心,肺心俱虚者,可用生脉沙参葶苈汤

5、加大黄、黄芩以清肠泄肺,效果亦很满意。例 3:彭,男,56 岁,干部,1979 年 2 月 5 目住院治疗。咳嗽气逼 3 个月,近 l 月来,不能平卧,有慢性咳嗽史 19年虽经多次住院治疗,仍逢冬春即发。西医诊断为:1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感染;2肺气肿;3肺心病 Il。心衰。2 月 9 日中医会诊:咳喘胸闷,痰多黄稠,不易咯出,口觉干苦,端坐呼吸。便闭2 日,舌青紫有瘀斑,苔黄厚腻,脉弦滑结代。肠热逆传,肺失肃降,心气不足,血络瘀阻。宜清肠泄肺,豁痰平喘益气化瘀,药用生脉沙参葶苈汤加大黄、黄芩、丹参。3 剂后,大便已通,但仍胸闷,声嘎。上方去远志加竹茹,3 剂。 2 月 14 目,大便 l 次,喘

6、咳胸闷大见好转,声已不嘎,脉舌如前,处方:沙参 l2 克 川贝 2 克胆星 3 克 葶苈 l2 克 大黄 9 克黄芩 9 克 紫菀 9 克丹参 20 克竹茹 9 克2 月 24 日,服 5 剂诸症基本缓解,再服 6 剂后出院。例 4:李,男,67 岁,l978 年 12 月初诊。发热咳嗽,胸闷气逼,痰多黄稠,不易咯出,端坐呼吸,下肢轻度浮肿,便闭五六日,腹胀烦躁,不思纳食,口苦而渴,苔黄灰厚糙,脉弦滑结代。西医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2肺心病,Il。心衰。肠中燥热,逆传于肺,肺失肃降,发为喘咳,肺病及心,肺心俱虚,而成正虚邪盛之候。治宜清肠泄热,豁痰平喘,佐以补益心肺。方药:朝白参 9

7、克 五味子 9 克 麦冬 9 克 沙参 12 克贝母 9 克葶苈子 l2 克大黄 9 克黄芩 9 克瓜蒌皮 9 克桑白皮 9 克桃仁 9 克枳实 9 克花粉 12 克复诊:服 3 剂大便已通,喘咳锐减,热退食增,精神转佳,苔转薄黄,原方再进 4 剂。三诊:大便日 2 次,痰、喘、咳基本消失,结代脉亦有改善。上方朝白参改党参 l5 克,服 4 剂,基本恢复健康。 肺心病属本虚标实,固本之法贯彻始终在临床实践中,多数肺心病系感染诱发,而导致心功能障碍。但也有初起即喘咳气逼,痰少,动则短气心悸,面咣懒言,舌淡胖而净,脉细弱者。此肺、心、肾三脏俱虚之证。只宜补益,不宜宣肺化痰。可用生脉散合地黄汤加玉竹

8、、黄精、北芪,去丹皮、泽泻、茯苓,益肺心肾,效果良好。临证时宜高度注意,此种喘咳之象,绝非因外感诱发,若方中佐以宣肺化痰,则是虚其虚,收效定差。但肺心病的症情常常错综复杂,极少单纯,所以在治疗时当权衡虚、实、邪、正的孰轻孰重,然后提出相应治法。例 5:马,男,多年老慢支、肺气肿其症喘息气急,胸满痰闷,动则喘甚,心悸气短,不得平卧,神疲易汗,时有足跗浮肿,常易感染,舌淡苔腻,脉细数。此为肾气亏损型,用宣肺因肾汤,温肾纳气,宣肺化痰。麻黄 6 克细辛 3 克杏仁 10 克 法半夏 l0 克五味子 6 克沉香末2 克(冲服) 狗脊 l2 克枳壳 6 克紫河车(研吞 )1 2 克 首乌 20 克 熟地

9、 20 克苁蓉 12 克人参 6 克连服 20 余剂,疗效满意。此汪上盛一 F 虚,病情复杂。其上为肺气虚而痰浊壅滞,下则一肾气虚而纳气无权。肺有标邪。肾有本虚,故用麻黄、细辛以宣肺;人参、五味子以强心补肺;枳实、半夏、杏仁以祛痰;其余诸品补肾纳气。具宣肺而不伤气,纳肾而不滞邪的特点。麻黄、细辛与熟地、首乌、紫河车等相配合,有相反而又相成的功效,既可肃肺止喘,以除上盛,又可补肾纳气以填下虚,故疗效满意。本方麻黄与熟地、首乌、紫河车等同用,绝无发汗的副作用,故无后患。肺心病属于脾肾阳虚者临床亦不少见,其立法宗旨,在于温阳益气,用温阳益气汤(附子理中汤加陈皮、五味子、北芪)。肺心病喘咳日久,肺气严

10、重耗伤,损及肾之纳气功能。患者喘咳时轻时重,呼吸短促、难续,动则喘甚,腰痰耳鸣,舌质淡,脉沉细。町用金匮。肾气丸合生脉散,或用蛤蚧四子汤。蛤蚧四子汤方:蛤蚧 l 对女贞子 l2 克杞子 12 克菟丝子 l2 克沙菀子 l2 克 叭哒杏 l2 克 前胡 9 克 紫菀 9 克 沉香末(冲服)2 克 阴虚明显者加首乌、阿胶、五味子、熟地;阳虚明显者加肉桂、胡桃、冬虫草;若阴不敛阳,气不摄纳者可用左归丸加麦冬、五味子。肺心病,肾阴肾阳俱虚弱,其脾阳未有不虚之理。治当既要温补脾肾之阳,又必须同时滋养肾阳,用药矛盾而复杂。试举 1 例。例 6:左,男,53 岁,l964 年 3 月初诊。终年气喘痰咳,并有

11、肺结核。伴有头昏,发热,面跗浮肿,动则喘甚,纳少厌油,大便稀溏,l 曰 2 次,夜尿增多,舌红苔白,脉弦软。曾住院多次,仍未改善。此系阴阳俱虚,命门火衰不能温养脾土,故痰浊不化,饮食少思;肾不纳气,故上逆而为喘。方用:朝红参 6 克 白术 12 克干姜 5 克甘草 6 克熟地 18 克 山药 20克 巴戟天 l2 克 首乌 15 克 茯苓 10 克 法半夏 l0 克 远志 6克 菖蒲 5 克 枣皮 9 克服 5 剂后,浮肿渐肖,气喘痰咳减少,渐思饮食。再进 5 剂,头昏失眠肖失,纳增。浮肿全消。后红参换党参 12 克,前后服药l 月余,竟得复康。可见肾虚日久者,脾阳亦亏,补肾之中,配以温脾健运

12、是值得注意的。外部感染,往往是肺心病急性发作的诱因,也是导致病情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有因此而致虚喘(休克)者,其症:呼吸困难面色晦暗,口唇青紫,汗出肢冷,咳吐粘痰,痰难咯出,体温多正常,舌淡,脉微欲绝。此阴虚阳衰,元阳倾刻脱之之虞。急宜大剂参附汤,加黑锡丹,以回阳救逆;如正虚邪陷,痰浊蒙窍,神明受扰,以致神志不清,甚至昏迷不醒,呼吸急促,喉问痰鸣,舌紫黯,苔腻,脉滑者(即肺性脑病),当涤痰开窍,可用: 胆星远志菖蒲郁金 白芥子苏子枳实半夏茯苓苏合香丸如肝风上扰,痰热蒙窍,昏迷谵妄,身热烦躁,双目直视痰鸣气喘,舌绛少津,脉弦细数,治当平肝熄风、清热开窍,可用羚羊钩藤汤。羚羊角粉(冲服)2 克菊花

13、 l2 克 钩藤 15 克 桑叶 15 克 白芍l2 克 生地 20 克 茯神 10 克 川贝 6 克竹茹 l5 克甘草 3 克 安宫牛黄丸 2 丸,l 日 4 次分服。临床所见,属痰浊蒙窍者多,属肝风痰热者少,两者诊治必须区别。肺气肿系久咳不已,肺肾俱虚所致,故治当着重固本。宜在病情暂缓或夏秋未发之际,采用扶正固本长期调治(服药至第 2 年 3 月间)。现将曾经使用颇为有效的几则方剂,摘录于次,供同道参考。1七味饮:具有温肾阳、滋肾阴、益肾气的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属于肺肾虚损型者,可于缓解期使用,或于秋初坚持服用,以资预防发作。方药:黄精 l5 克 山药 18 克续断 9 克熟地 15 克 天冬 12 克淫羊藿l8 克菟丝子 l2 克2固本汤:具有培脾、固肾、益肺等功用。肺心病支气管炎暂愈后(或缓解期)可服此方以巩固,坚持服用 36 个月,可防止复发或根治。其组成为:六君子汤合生脉散(人参改沙参)加补骨脂、熟地。3脾肾双补汤:补脾温肾,滋生气血,可防治肺气肿、肺心病,服法同上。方药:党参 l2 克 北芪 12 克 云苓 9 克 白术 9 克 枸杞子 l2 克 菟丝子 l2 克 山药 18 克 熟地 15 克 黄芩 9克金樱子 l5 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