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专题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复习提纲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3959055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专题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必修1专题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必修1专题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必修1专题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1专题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专题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复习提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届高三历史备考复习资料- 必修 11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纲要求】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2、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知识框架】 【知识链时间轴】 【知识整合】一、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1)外交方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2)政策解读:“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

2、余,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1949 年,第一次建交高潮与 17 国建交(最突出的成就: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4 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讨论印度支那和平问题。、1955 年,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同”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异”是指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万隆精神” 指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

3、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第一次提出:1953 年 周恩来 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 后改为“互相尊重2015 届高三历史备考复习资料- 必修 12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20 世纪 70 年代的外交重大成就 (一)、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2)、史实: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

4、 2758 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影响:、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缓和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 1、原因:中美双方的共同要求 2、过程:1971 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同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 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8 年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 3、意义:(1)、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

5、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2)、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三)、中日关系的改善 1、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2、过 程:1972 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交声明,中日建交。3、意 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对中国: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同中国建交,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局面,中国外交打

6、开新局面。 (2)、对国际:有利于中国、美国、日本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大外交活动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1、事件: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会晤:2000 年 9 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江泽民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 2、内容: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作为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

7、新秩序而斗争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意义 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过程:2001 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2)、意义: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开创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三、国际交流与合作:1)积极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2)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加入 WTO)3)积极参与地区

8、性组织的外交活动4)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表 现:1)、反对霸权主义2)、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 3)、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4)、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工作2015 届高三历史备考复习资料- 必修 13必修一 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限时训练)一、选择题1鉴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面对两大阵营的尖锐斗争,中国政府采取的方针是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2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右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国书

9、的接受国应是A朝鲜 B苏联 C印度 D日本3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 100 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主要是因为它A适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且利于世界和平 B是新中国成熟的外交政策C指导处理了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 D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

10、大贡献5“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他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个由周总理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指A一边倒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的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6下面是周恩来在 1954 年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你认为这次会议应该是A第 26 届联大 B中苏建交谈判 C日内瓦会议 D亚非会议7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诗歌:“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

11、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叙述错误的是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和支持C西方国家消除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8毛泽东主席在 1971 年的冬天说,今年我们有两大喜事:一件是林彪垮台;另外一件是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C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D中美联合公报签订9右图情景被称作是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两位历史巨人之间的握手”,其中对“握手”原因说法正确的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苏关系恶化的加剧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美苏争霸中美

12、国处于守势中国借鉴美国的管理经验A B C D10.人们称 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为“改变世界的七天”,主要原因是A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B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政策破产C为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奠定基础 D中美人民有改善关系的要求11.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说过:“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 7.5 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1971 年尼克松采取的促使两国政府直接接触的“主动行动”是A基辛格秘密访华 B尼克松访华并签订 中美联合公报 C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2.

13、 2007 年 6 月 15 日,外交部长杨洁篪曾说,该组织成立 6 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区域组织之一,“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认同,成为国际间发展关系的准则。杨部长所说的“该组织”指的是A上海合作组织 B欧盟 C东盟 D亚太经合组织13.中美签署的中美联合公报内容有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美国确认最终从台湾撤出全部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A B C D14.联合国安理会 2009 年 1 月 8 日晚通过第 1860 号决议,呼吁巴以立即在加沙地带实行“持久的、受到全面

14、尊重的停火”。中方敦促有关各方全面有效落实决议,立即实现停火。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一贯原则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C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实行不结盟政策2015 届高三历史备考复习资料- 必修 1415.胡锦涛主席的“和谐世界”理论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也是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外交工作的经验总结。以下外交政策和方针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的是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求同存异”方针 “一边倒” 反对霸权主义A B C D1.C 2.B 3.B 4.A 5.B 6.C 7.C 8.A 9.A 10.C ll.A 12.A 13.C

15、14.C 15.D二、非选择题16.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存在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但这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 为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材料二 我们主张,各国的事务应当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国家不论大小,不论贫富,应该一律平等,国际事务应该由世界各国共同来管。 邓小平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 1974 年 4 月 9 日)材料三 让我们各成员国共同把握机遇,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相互协调与合作, 为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不懈的努力。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1999 年 9 月 13 日)上面中国三代领导人的讲话反映了中国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包含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