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正宗传人崔杰利的函授教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957719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意拳正宗传人崔杰利的函授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形意拳正宗传人崔杰利的函授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形意拳正宗传人崔杰利的函授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形意拳正宗传人崔杰利的函授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形意拳正宗传人崔杰利的函授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形意拳正宗传人崔杰利的函授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意拳正宗传人崔杰利的函授教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形意拳正宗传人崔杰利的函授教材-未公开版1、形意拳的过渡形意拳和名字还很年轻,但确没有准确的记事年代,也没有详细的过程。好似这些都被宗师们神秘的遮掩了。可不管怎样说,总还是留有一些蛛丝马迹供后人推敲研究。首先脱枪为拳说是一个较新的说法,从三体式就能明显看出枪的影子,五形拳更是枪的用法。而戴家并未明确提出这个说法。况李洛能在兵器中很清睐枪法。应该是李对枪化拳有独到的见解。其次是,李洛能的后人传播的拳法里有很多花拳的套路。以前我们学拳都是丁虚步的三体式,后因太吃功而改了。足以说明李洛能只是学习了心意拳里面的精华而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了演化。如心意的大步型全部改为形意的小步型。其三,据记载李洛能只学了

2、五行拳、十大形。那么后期的连环拳、杂势锤等等皆是第二、三代人创编,所以后面的拳法明显是形意拳的雏型演化而来,没有了戴氏的影子。第四点:现代的形意拳经过几代人的交流、演变、比赛等影响,已经没有了花拳的影子,甚或是丢失了李洛能对拳法精华部分的展示,舞术化的迹象更趋愈演愈烈之势。第五点:现代人把武术养生化了。先不说单腿承重的功夫多么苦,即便是人们练功的架子也提高了。没有人苦练中、下盘,都在上盘摸。请设想一下,单腿承重的中、下盘功夫会是什么效果啊。更不必说负重练习了。总之,形意拳如同相声、京剧一样,经历了浮 以后,还要还原到它的本来面目。还是让它们发挥它本来的特性吧。2、如保看待钱与练拳的关系?有人反

3、对教拳收钱,有赞用。我的观点是拳本是艺术,就如同画家、科学家,研究的东西不变成钱,如何生活,科研经费哪里来。其实也可以把武术家看做工人,只是每个人的工作不同,最起码也要发工资吧。换个角度思考一下,既便是爱好,就如同喝洒一样,你花钱喝洒交了朋友,可损失了健康。花钱练拳则是丰富了知识,健康了身体。说实话,靠教拳也发不了财,无非是养家糊口,别扔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请大家正确看待钱与拳的关系。3、为什么会有门派?门派的产生有几方面的原因:1)发挥自己特色,加以宣扬;2)后人记住一代宗师;3)打品牌产品;4)与其它人区别。说的不负责一点:这是后人为了抬高自己,给先人戴的高帽子。确切的说特色在其它方面是

4、缺点:我们应该摒弃门户之见,团结、合理、融合传统文化,共同发展提高。4、形意拳的转名时代考形意拳的名称由何时兴起没有确切的年代。但是决对不是在李络能生前。原因有三,一是车永宏的墓碑上是心意六合拳;二是我师傅在世时说我们的拳叫心意拳,心意六合拳又叫形意拳,应该推断不是第二代,可能是在第三代、第四代左右,由李文华、孙禄堂等写的书来看应该是第三代已经统一了叫法。5、怎样学好传统武术?1)我个人觉得不应该只闷头练拳、看拳谱,应多研究其它门类的传统文化,文化很多道理是相通的,从别的文化能看到武术的理。2)练拳要钻的进去,就像医生给人动手术,丝毫不能马虎,当然这句话还要反着理解,练拳还要走出来,直执的练下

5、去就是死胡同,要学会捌弯,辩证的看待问题。3)不要迷信,首先不要迷信武术的玄,武术就是一种格斗方式,不能做出超越人极限的事,其次不要迷信老师,没有一个老师是全才,不可能什么都懂,一定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虚心向身边的人学习。再是不要迷信故事,故事是人编的,即使有这事,传到现在已经被人改编。因为它本身能流传下来就是因为它对一些人有用,要全方面的研究,不能认为某种功法练成就会天下无敌,它是一门综合艺术,论力比不上打铁的,论协调比不上杂技的,论速度比不上拳击和短跑运动员,所以只要门门八分就很了不起。5)向兄弟拳种学习好的方法,有些东西可能其它拳种的方法更好些。总之学习传统的艺术也不可缺少现代的意

6、识,要思想活眼界宽,多实践、肯吃苦、有恒心。6、师父应该会因材施教这个词在孔子年代就已经提出,并被孔子应用的准确到位。所有的人一个方法是行不通的。学生根据性格分,有急性子、慢性子,根据身体条件为有单薄的、有壮实的,根据力量分有天生力大的、有天生力小的,根据模仿力分有,模仿快的,有模仿慢的等等。还有生性野蛮的,生性温和的,悟性好,悟性不好的,如果按一个标准教,就会耽误学生的学来,这是因人施教。根据有的人有写做特长,就应该多讲拳理、轶事等,有的人喜欢交友就要多进行德育教育,有的人野蛮好斗,就安排多打比赛,有的人搞管理就多教传统辩证哲学,阴阳五行之道。总之没有死文化,只有死老师。7、怎样辨别真假说?

7、很多人看资料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分真假,这也难怪,因为你没有那个高度,所以无法辨别,哪个更好些。辨别的方法有很多,我讲几个:一是纵向比较,二是横向展开,三是核对身边的自然规律,四是综合比对结合自身。什么是纵向比较呢?就是别人说的一个观点,要从这个观点出发上至站桩、养生、发力、实战等是否一条线毕对,如果是阶段性需调整的功夫品种,如四象的说法要在每个层面、每个动作都体现才对。什么是横向展开呢?就是说一个观点的解释要通过看其它拳谱或师对此事的说法和解释;哪一个更符合拳谱或认同的人更多些。核对身边的自然规律,其时它还有一个意思是要与现代科学一致。拳从生活中来,也与自然一致。比如兵法,人生哲学

8、像棋、世道、工作、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与拳一致的。总起来说传统文化都是一个祖先,都是相似的。为什么要综合比对综合自身呢?因为真正武学的修练如同佛道的修练,真正修的是自身的缺点和思想的狭隘。自身有什么没有什么只有自己最清楚。知已最难,所以综合对比是说反正世间就这么多东西或者说达到某种目标需要几个条件,你自己俱备哪些缺少哪些就练哪些。这就是结合自身的修练,也是最主要的一项,是能否提升高度的一个重要条件。88、明师应明什么答:明师不等于名师。明白后理的老师称明师。要明哪些事理呢?一是明白拳的原理是明白因人因材施教的方法;三是明白自己的手里有多少货;四是明白别人比自己哪里好;五是要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

9、。9、什么是四像?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鸡腿:从外形讲,鸡腿是前腿或后腿近似单腿支称重心的本能。但要注意一点,两腿之间的距离应在 5 公分30 公分之间,宜小不宜大。从功能讲,有单腿承重,掌握重心,闪展腾挪,从实战角度讲,要发挥灵动、轻巧、变化的特点。龙身:看舞龙的人左右摆动,即是龙身的外象,还有小龙蛇的身曲柔韧,曲折盘旋既是龙身。龙身的关键是腰椎和两肾的十字线,平圆的(左右)、立圆、斜圆的运动和腰椎整合不动时的运动。熊膀:从外形看就是练拳击或健美的肩膀到脖子之间的肌肉和肩胛骨周围的肌肉,虽然传统武术那样练出来,但结果是一样的。传统武术是通过沉肩、坠肘和松肩等方法出来的,熊膀在实践中的作用是

10、上肢在抖、弹、等力的中转站。虎抱头:三体式的两手齐出再变劈、钻等拳法的势子既为虎抱头,实战中的虎抱头为化、为顾、为守势。10、什么是六合?六合是大部分武术里都提及的话题,六合即内三合、外三合的总称。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头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心是精神、意是想法、气是动力、力是工具(载体)头是中心、足是力根、肩是纽带、胯为支称合有两种意思都要有:一是方向一致的顺随,上下、左右的,二是方向相反的裹合,即往一起聚团。每个动作必须同时俱备六合方可。11、为什么要单重?有很多人练拳双重居多:为什么又要提单重呢?一是单重则灵,双重则滞;二是单重比双重重心转换时节省时间;三是

11、单重另一条腿也可以发挥威力,起腿打人。从外形看单重更象圆柱体,双重像圆规。所以单重的圆形运动更好一些。12、如何发力脆、冷?简单说:松与脆,无意识发力就冷,发脆劲一种是由有力练,到无力发出时就脆了;如崩拳,一定要拉直,似有各个关节被抻断的感觉,等觉得发不出力了,在别人看来还很快、很轻,有力就对了。发脆劲另一种方法是松软练习,松软到极致突然紧一下。反复练习松紧随意,松而不软,紧而不僵时就对了。如:铁炼钢,把铁块烧到火红变软时就脆-下水。冷劲,冷不防就是无意识,也是冷劲的描述;亦是不容易被发现或没有准备的劲,一般与惊劲同用。更多是训练本能反应的。当然它也是松紧转换劲,前提在松的状态下进行。13、如

12、何发整劲?在沾衣发力中提取14、怎样练习弹劲?弹似弹簧:弹簧在外形上看一种是从两头向中间挤,一种是向两头拉,还有一种是螺旋拧转之力。一般来说向两头发力常见的,螺旋拧转次之,向中间压缩的最少,如崩拳、钻拳都是可以假想;崩拳假想手和小腹之间有一根簧在你拉到两手相磋后突然崩断,前手会自然被弹出。钻拳是想前脚和前手之间一根簧,在两手相交后突然断开。假想手的食指和拇指捍一根小弹簧,弹簧会在受力压缩时中间弯向一侧,造成两头空,或弹簧受压挤后给你的反作用力。这就是另一种弹簧力。第二种是当你小时候玩的飞碟枪。把飞碟正转着拧,当扣板机时飞碟飞逆时针飞出。这就是在发抖劲时腰的螺旋弹簧力。15、怎样练习寸劲?寸是形

13、容发力短而脆,寸劲有外形的肌肉松紧发力和内气(丹田爆力)寸劲。寸劲的方位很多,寸步、寸肘等。外形的发力要领主要是发力部(空发)位到达前 1-2 寸左右开始加速加力,加完尺寸后突然停止。而打实物时要象钉钉子一样,挨着钉子的瞬间用力,约寸余停止。丹田气爆发要求有充实的丹田气。似丹田和发力部位是相通的。丹田爆的劲传递到发力部位,再配合外形发力要领。不管哪种寸劲都是松紧转换作用。须要多练习。16、怎样练惊劲?惊劲是神经、肌肉在受到惊吓后形成科学、有效、本能、正确的自然反应。另外还有一层意思是似马惊了(脱僵野马)那种疯一样的势气。惊劲的训练来源于生活,要练功和生活相融合,不断摸索、寻找。在任何时候假有不

14、明物来袭,被你的余光发现本能躲避,或夜间在漆黑的路上行走,突然踩到不明物的感觉,另或不经意间被人用烟头烫了的本能反应。17、为什么关节要练开又要练合?关节是用于支称、18、为什么既要快练又要慢练?练拳如同开车、骑车,高速也能跑的快而眼不花、心不乱,慢也能跑的心不燥、气不浮。快练是为了求速度,在高速运动中找静、找平稳、找协调、找轻灵、省力、找松紧、找变化、找四肢及身体的顺随、听从。慢练是为求准确,在慢如摸鱼的运动中找动机,找误差20、练功的要领?我所说的练功要领是讲练功的注意事项:1 几大关节的作用:腰的两肾与与脊椎的十字交叉处,两肩与颈椎的交叉点,跨的两个腋窝,都是要求要松中求紧,紧中求松的,

15、都是起开合转承的作用。2 小关节的随合作用:即腕要随肘,肘要随,膝要随胯,不能相送,小不可逆大。3 一定要全面练习,不可或缺,如慢与快的练法都要有,开与合,起劲落劲,大与小,动与静,阴与阳等。也叫辩证的练习。求的东西不一样,所以练法也要变。4 要系统的了解明劲需要得到的内容,再检查自身缺什么重点补什么,不能盲目的瞎练,弄明白明劲和暗劲的区分及内容才能练明白拳。5 练功最好是分开练,单项进行训练,就是说每一个细节都要拆开逐个完成。这样容易出功夫。比如说起势的一钻,就要分成几部分,一是练习双手的钻要快而松,二是练习钻的拧,三是要求与脚同起同落,四是不同的身法都能钻好,五是起钻后是否能顺利的完成一一

16、个动作。是否为下一个动作畜好力呢?21、我们想从几个方面说一说出现的现象:一是从思想方面,有的出现幻觉,如魂魄出壳、恐惧放大等,这些问题都说明意识过重或想得太深入了,俗话说过了。要经常性调整自己的意识,避免出现这些现象。二是感觉方面,有的人总想感觉丹田有一团气或球还在转。这是一种错觉。应该不要去找感觉,而要顺其自然,不要为了求得某人说的感而去硬找。三是气感方面,有的人说麻、热、胀、痛、酸等各种反应都是对的,有也对,没有也对,切莫重视。四是肌肉骨骼或胸腑痛,这是气血行走时的冲击反应,只要是阶段性的就不要管它。肌肉痛一般是受外伤或练功过渡,或肌肉松紧转换,皆可忽略。四,如果这些疼痛不是几天就过去了,而是越来越历害,就可以断定是方法有问题,应该找明白人或医生了。五,练功时在一个问题追求的过长,没有进步,则说明方法不对,则需要请教高人了。六,练功中有一个小的迷茫则说明你的功夫将有一个大的进步了。稳下心来,多总结自己,寻找突破点,坚持一下。如果长时还不能开悟要找师父或高人了。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