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人才培养模式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3957449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人才培养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1”人才培养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1”人才培养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1”人才培养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1”人才培养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人才培养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人才培养模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职业教育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摘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成败,“2+1”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潮流。文章阐述了“2+1”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和优势,分析了该模式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一、 “2+1”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2+1”培养模式是我国在高职教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高职教育模式。目前,对什么是“2+1”人才培养模式,表述各不相同。一种:“2”即两年在校学习理论, “1”即 1 年企业顶岗实习。另一种是:”2+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高职三年学制下,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职业需求和岗

2、位需求为出发点,对专业教学设计进行改革,用两个学年完成基本的专业教学任务,第三学年按照所面向的岗位,或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1”人才培养新模式要重点优化“2”阶段的教学组织,关键实施“1”阶段的订单式培养。第三种是:“2+1”模式就是三年教学,两年在学校组织,一年在企业进行。校内教育,以理论为主,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性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一年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实施的是第三种表述。 二、实施 2+1 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1、共享社会资源

3、“2+1”人才培养模式,依靠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三方合作,有利于产学研的真正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学结合、共同发展的目标。首先。 “2+1”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为企业提供顶岗实习学生,为企业带来新思想,激发企业的活力。这样不但为企业解决了人员紧张难题,而且可以为企业减少培养成本。企业每年可以将表现优秀的学生留下继续工作,省去企业到社会中公开招聘的环节,减少人才招聘的盲目性。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其次,也是最重要的, “2+1”顶岗实习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解决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拉近与企业的距离。锻炼缓解学校实践环节薄弱、学生专业技能较差

4、的现状,弥补了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拉近了与企业的距离,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奠定了基础。这种综合实践,即保证了实践教学有较高的质量,又将需要花钱进行的生产实习变为有偿实习,一举两得。另一方面2、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其特殊性,注重的是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践经验,因此职业能力训练受到普遍重视。 “2+1”人才培养模式借助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三方平台,为学生提供很好的锻 炼机会。实行过程中把讲座、社团活动等作为第二课堂,同时,尽可能的给予学生选择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学习进程的自主权。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

5、主动性。另外,由于企业和学校联合教学,企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将学生所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他们的专业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综合素质。定岗实习结束,有些用人单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会同某些实习学生直接鉴定正式协议和劳动合同,继续留在原来的实习岗位工作,解决了学生的就业后顾之忧,给企业带来的人才。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和就业模式,及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3、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1”人才培养模式效地促进了产学研结合,利用企业和学校双方各自的优势,实施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是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到学生培养案的制订和实施,为学生课程设置提供指导性意见,使学生在理

6、论学习阶段就面向社会需求。走出去是指学校的教师深入企业定岗实习、挂职锻炼,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管理方法,同企业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交流,有针对性的开展科研和教学改革,将企业先进的生产技能同专业理论相结合,为学生的理论讲解奠定基础。通过定岗实习,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促进了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加快了师资队伍的建设。例如,我院 每年都派出一定比例的教师到企业定岗实习,目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聘请了一批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名师名家作为我校的客座教授,不定期的为学生做教学讲座。我院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7、。三、 “2+1”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1、重视程度不够学校下大力气调整教学模式,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上对学生、学校和企业都有很大的帮助,但事实上往往只是学校一方情愿。首先,企业领导重视不足。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每天都在面临着多方市场的竞争压力,随时都有被吞并和的可能,企业领导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了自身的发展问题,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其他与企业发展直接相关的问题,难以将校企合作列入企业的重要议事日程。其次,企业指导“师傅”重视不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企业为了应付学校,节省时间和精力,只将实习生当作简单的劳动力使用,安排在并不重要的岗位进行着重复性劳动,与学校初衷相去甚远。另外,企业也

8、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机制,对实习岗位“师傅”的指导工作量没有进行很好的考核,实习过程跟踪和完善的实习效果评价无法进行。只能采用粗放型的管理。致使好多实习管理过程过于形式化,指导教师的参与度也不高,责任心不强,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态度。 2、学校和企业的利益难于协调“2+1”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和立足点是校企内在需要的互补,而由于双方利益点不同,使合作困难重重。学校以育人为主要目的,追求社会效益,而企业却以赢利为主要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如何消除学校的教书育人和企业的经营活动的鸿沟,是学校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合作双方信息不畅,双方无法实现全面的横向比较,难以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学校更多考虑的是

9、学生,企业更多考虑的是效益,有些企业只知道分配工作,而不愿作长期培养的计划,不愿加以精心培养,不愿意给实习生轮岗,有时没有配备专业的指导人员。久而久之,费了很大周折联系成的企业,也只是一个短期合作者,形成不了一个长期的合作伙伴,给这种培养模式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阻力。3、 “双师型”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高职院校的师资来源主要是普通高等学院毕业生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他们大部分都是从校门走进校门,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理论基础很扎实,但缺乏指导学生的实践技能,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深度往往不够,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较为突出。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学校也在试图从企业聘请高技能的兼职教师,但也存在着弊端。他们确实经验

10、丰富、技能高超,授课生动,收到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兼职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师资培训,教育理念不高,同学生接触时间短,对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缺乏深入了解, 因而对学生适应时间较长,不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4、学生管理遇到新的难题很少参与社会活动,一直受到学校和家庭的保护,对外面的世界一直存在着幻想,过高估计工作环境。在“2+1”模式实施过程中,由于企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与学校有一定的差距,理想和现实出现偏差,导致有些学生出现不适应的现象:有的学生不能很快的进行角色转换,对企业要求过多,支付的报酬与学生的付出劳动不对等;有的学生认为企业的管理较为严格,不能适应这种固定上下班的时间安排;有的学生在工作过程中

11、怕苦怕累,存在畏难情绪,出现逃避、擅自离岗现象;有的学生不服从管理,不遵守企业的劳动纪律、作息时间,甚至于破坏企业的形象,影响整个团队的荣誉等等。因此,就出现学生不服从企业的教学安排或管理的问题。尤其是当学生对整个工作环节熟悉之后,很多学生失去了实习和工作的兴趣,开始为实习而实习,不思进取、怨声载道,抱怨企业工资低、上班时间长、福利差等低层次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将关系着“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成效。四、解决 2+1 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及建议1、提高对“2+1”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实践证明。 “2+1”人才培养模式是最适合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一种方式,适应社会需求,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肯定

12、。通过运行, 学校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学生提前进入社会,检验自己发现不足,及时补充或改正,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这于国家于社会于学校于学生都有利,都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由于该培养模式处于实践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不理解和企业不配合的情况,因此要做好“2+1”培养模式的各方面的宣传工作,提高教师、学生、家庭和企业的认识,得到各方的密切配合。另外,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途径,可通过政府引导、媒体宣传等手段。在全社会营造企业支持教育、增强企业为职业教育提供服务的责任和义务的氛围,激发企业在校企合作办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实现校企双方互惠互利要达到校企双

13、方互惠互利的目的,就必须要建立一整套健全保职业教育障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健全学生管理机制。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实习制度,规范学生工作环节,确保实习成效;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根据专业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教学委员会,监督和指导整个教学过程。三是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建立一个由学生、实习单位培训指导人员、校内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的信息反馈通道,及时反应信息,学校要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教学调整内容,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达到双赢的目的;四是健全政府引导机制。我国可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对实行校 企合作的企业实行优惠政策,比如可减免部分税收,政府给

14、予适当补贴,贷款优惠等,政府还应该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特别是发挥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协调作用。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鼓励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可把“双师型”教师作为职称评定、课酬、学习进修的重要条件:每学期都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专业教师应积极承担实训教学任务。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由专业教师一人双肩挑;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发挥企业生产场地、设备的作用,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实训基地或培训基地接受相关培训。获得最新的技术。另方面,积极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对于兼职教师的聘任,学校应有计划地从企业及社会聘请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企业家等优秀人才;对于兼职教师的管理,学校应该同专职教师一样对待,要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和制度约束,保持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减少教学事故的发生:为了提高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