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产工作过程”模具专业教学模式的创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950024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生产工作过程”模具专业教学模式的创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生产工作过程”模具专业教学模式的创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生产工作过程”模具专业教学模式的创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生产工作过程”模具专业教学模式的创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生产工作过程”模具专业教学模式的创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生产工作过程”模具专业教学模式的创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生产工作过程”模具专业教学模式的创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生产工作过程”模具专业教学模式的创建姓名:王震宇学校: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摘要: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机械系模具专业在实践教学中, 借鉴工厂生产工作过程模式, 在学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模具工厂教室” , 让学生在感受企业文化中开展仿真或实际生产操作,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关键词: 模具专业; 生产工作过程; 教学模式引言: 模具产业的技术革新与升级 , 新工艺的不断涌现 , 对江苏省技工院校模具专业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改变传统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与教学模式, 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企业对模具专业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创建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以

2、实现能力本位取向的技能教学、如何消除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高耗低效状况、如何改变教学与学生生活世界相脱离现象, 都是我们需解决的问题。正文: 在实践教学中, 可借鉴企业生产模式, 积极创建“ 工厂教室” 。企业生产模式通常从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 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完成学习。常州技师学院“模具工厂教室” 的创建正是符合企业生产的模式, 它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到学校教学环境之中, 实施以“工作过程” 为导向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现场教学模式。在学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模具工厂教室”, 让学生在感受企业文化中开展仿真或实际生产操作, 从而实现理论

3、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一、 以“5S”管理为切入口, 组建工厂教室以“5S”管理为切入口, 将教学内容“产品化”, 将教学过程“工作化”, 将教学环境“仿真化” 。从产业要素体现地域产业的结构布局(如塑料图样、模具装配图、零件加工工序图)、行业要素参照模具行业颁发的标准规范、企业要素融人企业现场的操作规程、职业要素纳入通用工种的资格标准、实践要素提高实习实训的地位与质量(如设置综合实践模块: 模具拆装、调试和分析) 这五大要素规范人手, 组建“ 工厂教室” 。在组建中, 还要遵循“ 理实一体化” 原则。按照“ 产品设计一模具设计一模具制造一产品成

4、型” 的全过程来实现一体化组建, 模具实训场地要求合理安排普通设备、特种加工设备、精密检测设备等。2、根据企业岗位需求, 选择教学项目模具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教科书上的内容严重滞后于实际的生产现状。模具专业实训也需要关注技术发展的前沿,紧跟企业实际制造技术的发展步伐。在实训中要不断调整实训项目,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必需的训练上。比如传统的凸、凹模制造很多采用配做法,是模具钳工的必修技术,而随着电火花线切割技术等先进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模具零件都已经较容易的达到互换性了,而配作法日益没有用途了,因此应摒弃这种落后的方法,把时间多放在训练如何提高机床加工的精度等方面上来。CAD/CAM 已经广泛应

5、用于模具设计与制造,在模具实训中要加强CAD/CAM 方面的训练,把模具设计的知识体现到实训中,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用 CAD 设计的模具在制造实训中检验其是否正确合理。实际上,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是有机联系的,没有纯粹的设计,也没有纯粹的制造。模具实训应该使学生对模具结构和工艺方面的知识得到全面的认识,这个也是现代企业对模具从业人员的要求。总之,模具实训应该向当前企业的实际生产要求看齐,只有达到这一点才是有效的实训。三、提高指导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师素质对教学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实训教学对教师有特殊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高水平的实际操作技能及丰富的实际经验。制约实训质

6、量的一大因素是实训指导教师水平不高,具体表现为教师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自身的动手能力不足,纸上谈兵是不能保证实训效果的。提升实训指导教师的业务素质,尤其是提升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水平,是很多学校面临的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实训指导教师的需要,比较高效的方式可以将企业的产品带入学校,由本校模具教师带领优秀的学生组成团队进行模具的研发。以一个团队带动整个专业的发展,目前我校正在探索这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实战教师真实地了解模具设计与制造及使用的生产过程,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目前的现状是以知识的逻辑关系建立,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形成。在课程

7、体系建设前,没有进行系统的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的设置还是以传统的知识的逻辑关系为线索,强调理论知识的继承性,忽视知识与工作的联系,无法实现学习的迁移性。导致毕业生工作能力偏低,主要表现在动手能力差,岗位适应期长,部分专业能力缺失,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偏低。课程间缺乏联系,不利于学生建立对工作过程的整体认识。在单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尽管有些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改造,但各课程所开设的项目相互独立,课程间的项目没有相互联系。导致学生对工作过程没有整体的认识,只能完成一个个小的孤立的任务,一旦要完成一个综合性任务,又会束手无策。我专业教师通过对本地区塑料、五金产品及模具设计生产企业的走

8、访调研,并与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建设小组多次深入交流、讨论,确定了企业的相关工作流程,将这一工作流程划分为6个基本阶段:产品结构设计阶段;模具合同签订与研发任务制定阶段;模具设组装、试模、检验、交货阶段。工作流程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工作岗位参与开发或生产。比如,在模具合同签订与研发任务制定阶段有两个技术管理类岗位(模具销售员或业务员、跟模工程师)参与这一阶段的工作。这两个岗位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有如下4个:模具的预算与报价;若是国外订单还需完成订单的翻译;模具合同的编写与签订;制定模具设计制造进度,并安排生产。经分析与统计共有16个工作岗位参与塑料五金产品及模具的设计和生产,归纳出7个典型工作任务(

9、见表1) 。以上分析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明确了方向,确保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行业的需求相结合。五、实施规范管理, 完善保障机制为了保证管理的规范性, 在对职高生学习基础等学情分析的基础上, 我校根据专业编写教学大纲, 编制了模具识图教学标准、工具钳工教学标准、产品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实施方案、模具装配拆卸教学标准、模具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实施方案、模具C A D / C AM 应用教学标准、模具制造实训教学标准等。这一系列的教学标准与实施方案包括实训对象、实训操作模式与时间实训目的与要求、实训场所、实训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方法、实训内容、实训注意事项共7 项要求。对学生基本能力和教学规范进行了明确的限

10、定和要求, 明确了在“模具工厂教室”开展教学与实训中教师与学生的职责, 以确保学生实训的安全、规范、实效。同时, 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技能提高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与鞭策作用。结束语:总之,“模具工厂教室” 教学模式具有仿真和真实的职业环境、功能齐全、科技含量高、职教特色鲜明、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点, 成为集学历教学、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企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教学与实训基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既获得了专业理论知识, 又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也得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与自信。参考文献:1赵志群 .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及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2010(10).2曹将栋 .高职类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开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何亮 .高职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14).4姜大源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基础与课程体系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5).5戴士弘 .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