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931001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广州市珠江新城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目录一、珠江新城的概况41、珠江新城的定位42、珠江新城的分区42、珠江新城地下空间规划指导思想5三、珠江新城城市中轴线建设构想和地下缆车构想61、城市中轴线构想62、地下缆车构想74、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分析75、珠江新城地下交通规划81、地下交通规划基本原则82、地铁规划 83、过境交通规划94、内部车行系统规划95、地下快速交通干线 APM 线规划106、地下步行系统规划117、地下公路交通规划118、地下停车系统规划129、地下公交及旅游大巴系统规划1310、地下空间静态交通规划14六、地下商业街规划1427、

2、 地下市政设施规划161、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原则162、地下真空管道生活垃圾收集系统163、共同沟174、共同沟投资与运营管理规划185、地下雨水收集和中水处理系统196、地下变电站20八、地下防空防灾系统规划201、地下防空系统规划202、地下防灾系统规划21九、地下空间综合体规划221、地下综合体建设意义222、地下综合体功能组织形式233、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分层功能规划244、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建筑设计245、地下综合体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图25十、珠江新城地下空间新技术研究及运用2531、珠江新城的概况1、珠江新城的定位珠江新城位于广州市天河区西部,东起华南路,西至广州大道,南临珠江,北达黄

3、埔大道。地处目前至繁荣的天河北商务区的南面,承天河北浓厚的商务氛围,浑然组成一条新的城市中轴线,连接西边毗邻的传统商务区域越秀区和待发展的东部区域,贯通隔江相对的南部组团,区位得天独厚。总规划用地面积 6.44 平方公里,核心地区约 1 平方公里,商建面积约 450 万平方米,规划将容纳 17-18 万居住人口,提供近 30 万个就业岗位。作为广州 CBD 的珠江新城,正承担着广州总部经济核心的地位和责任。该区将建设成为广州市的新城市中心,将是 21 世纪广州的缩影。该区主要由东、西两部分构成,西部主要由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会议中心、办公中心、商业中心、外贸外事中心构成,并由一条

4、 128 米宽南北向的林荫大道与天河体育中心相连,构成一条新城市主轴线,北侧以 2 座规划 100 层以上的超 珠江新城总体鸟瞰图 高层建筑作为本区的标志;东部 是以高尔夫公园为中心的居住区。2、珠江新城的分区珠江新城内部共 15 个功能区,整个珠江新城以冼村路为界可以分为东西4两部分,东区以居住为主,西区以商务办公为主,从珠江新城的规划功能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将珠江新城分为西区、核心区、东一区、东二区、东三区五个区域。西区包括 A、E、I 三个街区;核心区包括 B、F、J、O 四个街区;东一区包括 C、G、K 三个街区;东二区包括 D、H、L 三个街区;东三区包括 M、N 两个街区。珠江新城功

5、能划分示意图二、珠江新城地下空间规划指导思想(1)审慎合理地利用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手段。开发 、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建设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规划,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城市土地空间的有效利用。(2)地上地下协同发展、综合利用 。编制地下空间发展规划,必须密切结合珠江新城特殊的定位与发展实际,注重地上地下协调发展,上下结合、远近结合、全面规划,鼓励地上、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各自的优势,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使规划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实施性。5(3)远期与近期相

6、呼应。地下空间开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其开发的不可逆性决定了地下空间的开发要有很强的前瞻性,因其与城市建设的紧密关系,也要有较强的近期可操作性。因此,必须充分考虑规划远期与近期的呼应,最终实现地下空间合理的形态和开发强度。 (4)依托公共政策、完善法规体系。法规建设和政策制定是保证地下空间科学合理利用的重要基础,是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在编制规划的同时应逐步完成相关法规体系建设,使空间权益、管理职责、技术依据、建设程序等方面逐步明确并完善。(5)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城市的防空防灾系统进行统筹考虑。人防、防灾、地下空间开发综合规划,要高起点综合规划,长期建设稳步发展。地下空间作为重要的避难,避灾和

7、场所,其开发要与城市的综合防灾系统,防空系统之间进行有机衔接,确保平时,灾时,战时的转换利用,同时加强与城市总体规划,人防工程规划及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使规划内容更具有可实施性。三、珠江新城城市中轴线建设构想和地下缆车构想1、城市中轴线构想城市街道主轴线以林荫大道上的空间起伏与空间序列结合半室内商业步行街的穿插交织为主题。利用空间尺度和几何形状上的变化构成大小、长短、高矮不等的不同性格、不同用途的空间序列。利用不同的广场,林荫路组成节奏和重点,防止出现旧时的那种一贯到底的笔直街道。珠江新城建筑容积率北6高南低,北面的黄埔大道与中央林荫道交叉口的两栋 450 米的超高层金融办公楼达到最高点,成

8、为新城市景观轴线的建筑高峰,然后向南逐渐降低。规划区内一条 128 米宽的林荫大道作为广州新城市发展轴线的延伸,是黄埔大道与海心岛的主要交通走廊,地铁、车流、人流的主干。利用城市中轴线,可以在城市中轴线下大力开发地下空间。2、地下缆车构想沿珠江新城中轴线修建地下缆车,从天河北路直通新电视观光塔。缆车沿途设 9 个站点,设计行车间隔约 2 分钟/趟。地下缆车的造价比轻轨低很多,而且发出班次将更密。若该方案通过,珠江新城地下缆车将成为广州第一条地下缆车。 “这本身就是一道风景。这种缆车类似于美国拉斯维加斯的缆车,拉斯维加斯的缆车将赌场和赌场之间连接起来,方便游客出行。而珠江新城的缆车也将带给游客全

9、新体验。由于地下缆车设立9 个站,站距很短,很方便市民到达旅游点。 ”四、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分析以大型骨干项目为纽带,带动地下空间的全面发展,形成由大型工程(尤其是地铁工程)连带起来的地上地下相互联系的主体网络体系,逐步建成若干满足各方面需要的地下多功能综合体。以地下交通为核心,通过地铁(轻轨) 、地下快速干道、地下公路隧道、地下停车系统、地下步行系统建设、建设立体化交通系统,实现高效率的交通,解决地面交通问题,改善地面环境。 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分为四个层次:表层(05m)用于开发道路结构层、市政管线、共同沟、地下商业街、地下人行通道和立交、高层建筑地下室、厂房与泵房等工程,如共同

10、沟、地下商场等;浅层(510m)用于重力流排水总管等大型市政管线、地铁、高层建筑地7下室和车库;中层(1030m)用于地铁、地下道路、地下物流管道等;深层(30m 以下)用于地铁、地下水资源、特种工程和远期地下空间的开发。当前,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形成了以地铁建设为标志,隧道工程、地下商场、地下步行街、地下停车场、地下多功能综合体等地下工程建设规模迅速增大。以地下市政设施建设为纽带,通过建设共同沟、地下污水和雨水循环使用系统等,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五、珠江新城地下交通规划1、地下交通规划基本原则依托轨道、有序发展原则。以地铁网络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骨架,以地铁线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

11、展轴、以地铁站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源,形成依托地铁线网,以城市公共中心为重点的地上地下人行空间体系。原则上不同功能应置于不同的竖向层次,人员活动频繁的空间应尽量设于浅层,并方便和地面的衔接。地下交通应在充分利用浅层深度基础上逐步向深层发展。浅层(地下 10m 以上)空间作为近期建设和主要城市功能布置的重点;远期积极拓展次浅层(地下 1030m)空间。规划应当考虑在既有政策基础、经济条件、技术水平下的实施性和操作性,考虑空间综合开发分层利用的灵活性。应建立地下空间规划的评估机制,对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安全性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实现核心区高效率的交通,提升核心区活力、改善地面环

12、境为目标。以地铁为核心;以地下停车系统、地下步行系统为重点;以地下快速干道为焦点。发展目标:(1)借助地下空间实现城市车行及步行交通系统的有机与完整性,城市地8上地下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与换乘应方便合理。(2)逐步形成以地铁线网为骨架、以地铁车站和交通枢纽为节点的地下人行网络,重点地区打造精品,创造高品质的公共空间。 (3)通过完善地下停车系统并逐步建立地下快速路系统,改善地面交通环境及空间品质,节约地面土地资源,最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地铁规划 规划横贯南北和东西的轨道交通地铁三、五号线,地铁五号线沿东西干道花城大道穿过珠江新城,地铁三号线沿着南北中轴线自体育西路进华夏路后跨珠江新城进入

13、海珠区,向南与番禺区连接,并于花城大道与华夏交叉口设置地铁站。 地铁线以珠江新城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四周发散。未来的珠江新城,从居住小区或办公大厦出来,一小时之内就能到达广州的各个角落。计划打通中央广场下方的地块,在地面下实现城内交通连接:地铁的出入口将直接连接到商贸楼, “双塔”和省博物馆、市歌剧院、市二少年宫、市图书馆等多幢建筑也在地下相连通,各幢大厦停车库等公共设施也实现共享据称,规划将充分考虑地下、地上交通衔接,区内与区外交通的联系以及公交车、地铁等多种交通换乘系统,通过超前的交通规划保证珠江新城今后的发展。 3、过境交通规划过境交通设计(三条过境隧道):东西向道路金穗路、花城大道、临江

14、大道设9计为下沉隧道,连接广州大道及珠江新城东西的城市道路。采取隧道直接过境的方式可以使到过境交通对内部循环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也保障了机动车通过时的便捷性。4、内部车行系统规划内部车行系统(四个循环):珠江新城核心区内交通通过珠江大道东、珠江大道西的单行逆时针大循环系统解决,将珠江新城核心区划分为北环、中环、南环三个交通小循环系统。同时为了加强临江大道与东西珠江大道的联系,在临江大道及华就路上的负一层地下空间设置两个环形交通岛。5、地下快速交通干线 APM 线规划APM 线即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珠江新城核心区正是在进一步优化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特别是核心区内交通运输的背景下开展 APM 线的建设和运营。该系统的设计定位是为珠江新城核心商务区办公人群服务且兼顾有疏导天河商圈至海珠区商业客流作用的配套公共交通系统。APM南起赤岗塔,北至林和西,共设 9 座车站,规划大容量快速的轨道交通,作为珠江新城核心区主要的客运交通工具,承担珠江新城核心区客流的运输任务,这样将有效减少使用其他交通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