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930041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市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在全市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在全市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在全市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在全市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全市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在全市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现场观摩会上的讲话乔新江(2009 年 12 月 23 日)这次会议是经市委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议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更好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上午,我们实地参观了光山县三个村和两个经济组织,刚才又听取了部分县区、合作社的典型发言,看的和讲的都很好,会上还印发了各县区的经验材料及典型实例资料汇编,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近年来,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的

2、基层党建工作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方式,不断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着力扩大覆盖面,以“三 级联创” 为龙头,以 “双强工程”为抓手,开创“三大工程 ”,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 创办“ 党员活动中心”,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为魅力信阳建设提供了坚定的组织保障。特别是我市创新组织设置,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实施“ 金桥工程” 的做法,受到了中 组部、省委和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写进了党的十七届四中会通过的中共中2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组部印发的建立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等

3、文件,在全国进行推广。今年 4 月份,省委、省政府批准信阳市作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农村改革综合试验的大幕正式拉开,为信阳的科学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做活“八篇文章” 、实现“六大突破”,如春潮涌动,万象竞发。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体制机制是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的“八篇文章” 之一, 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创新党的组织设置和民主管理机制,建立乡村干部激励机制,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抓基层打基础的需要,也是加快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需要。春江澎湃,百舸争流,一年来,市、县区(管理区、开发区)党委和基层党组织积极围绕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体制机制这个主题,积极

4、探索,大胆创新,积累了鲜活的经验,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效果,为综合试验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基础。一是创新组织设置,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各地采取单独建、挂靠建、联合建等多种形式在符合条件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和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建立了党委 26 个,党总支 30 个,党支部 968 个,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 1368 名,在不同领域扩大了党的组织、党的工作覆盖面。二是强力推广“ 四议两公开” 工作法,坚持完善党领导下村级民主自治机制。自今年 6 月份以来,全市 3034个行政村运用“四议 两公开” 工作法解决了土地流 转、集体资产处3置、村组建设规划、土地征用补偿等方面

5、的热点、难点问题 1 万多个,并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强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三是建立激励机制,认真落实村干部待遇。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逐步落实村干部待遇,为激发干部创业热情,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干部队伍提供了保证。四是党组织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促进了村级组织建设。党的建设带动了村委会、共青团、妇联等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了农村文化、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为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促进了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年来的工作有实践、有创

6、新、有成效、有经验,归纳起来,有五条经验值得总结:一是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服从服务于这个大局,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组织保证;二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农村党员干部内在动力;三是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变化,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创新,不断注入工作活力;四是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大力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做到以点带面;五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是个大课题,也是综合试验区建设的第八块基础性大文章,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取得了扎实的效果,但也应看到还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农村改革发展

7、综合试验区建设快速4发展需要的问题,主要是:有的地方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不强,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有的地方村、组干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部分党员宗旨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乡村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决策不够民主;基层党建工作的超前性、预测性还不够等等。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加以研究解决。下面,我就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进一步创新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定的组织基础再讲几点意见。一、正确把握形势,进一步认识做好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

8、发展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先进性在农村的体现者和实践者,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农村基层政权,事关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事关当前正在开展的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能否取得实效。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一)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把加5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摆上了突出位置,再次强调了加强基础组织建设是新

9、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作出了“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总部署。同时强调: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坚持用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永葆党的先进性、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需要,更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面对当前农村的经济社会生活环境和人的思想观念、生产经营形式发生的重大变化,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就必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就

10、必须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自觉性,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农村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就必须在党建工作中,找准结合点,抓住关键点,探索新路子,总结新经验,寻找新规律,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始终保持先进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二)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需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在信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信阳发展的又一次难得机遇。要在改革试验中体现新精神,探索新途径,创造新经验,开创新局面,真正走出一条解放和6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群众尽快富裕的新路子,就必须夯实基层,扩大民主

11、,敢于创新,大胆实践。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的主战场在农村,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村委会、共青团、妇联等各类基层组织的职能作用,尊重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更广泛地调动基层干部和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自觉投身到试验区建设的大潮中来,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我们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就是抓住了推进试验区建设的牛鼻子。(三)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是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当前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

12、发展观活动正在广大农村深入开展,中央把“ 加强组织 建设” 作为农村学 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抓基层打基础,使农村的各级党组织成为新农村发展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只有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的好,才能促进农村整体的科学发展。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创新工作,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提供有力保 证,搭建服 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平台,调动、激发农村基层干部抓发展、谋发展和广大群众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凝聚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智7慧和力量,就能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促进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加大工作力度,进

13、一步拓宽做好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当前,全市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和党建工作形势的发展变化,科学合理地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着力扩大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坚持党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逐步建立完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不断增强党在基层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下一步,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统领,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一)加大创新组

14、织设置力度,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当前,随着农村改革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特别是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快速推进,新的经济联合体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跨村、跨乡、跨县的合作社、协会等各类生产联合体的产生,村村联合、小村并大村、强村带弱村等新的组合形式的产生,农村8社区的形成,使农村经济成分和社会组织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对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党的管理要快速跟进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党委要加大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的

15、力度,优化党建资源配置,以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的目标。1、坚持适应科学发展的原则,创新组织设置模式。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农村各种协会和合作社等新经济联合体已达 2800 多个,涉及到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的各个领域,形成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入,将有更多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新经济组织和联合体产生,与此同时村并村、村带村、村企联合、农村社区等新的行政管理模式也呈现多元化,这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科学发展的成果。前一阶段,围绕创新党组织设置,各地大胆实践,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如固始在几个产业相近,区域相临的村成立党总支,拉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发

16、展能力。浉河在把村党支部建在协会、合作社、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又着力构建“党组织+双强村干部+经济实 体+远程教育+特色农业人才示范基地”五位一体的党建新模式,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党员的地方就要有党的组织,有群众的地方就要有党的工作,这是中央的要求。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在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比例不够高,建而不管的情况也存在,对新思路、新模式探讨不够,面对如此迅猛成长的新经济组织,面对农村改革发展对基层党的建设、党的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在思想认识、工作思路和整体9布局上还有不到位、不适应、滞后被动的地方,还需要在认识、创新、提升、规范、推广、运用上下功夫。当前,我们首先要加大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凡有 3 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农村各种独立的新经济组织、联合体、社区,都要单独成立党组织;对党员人数不足 3 名,暂不符合单独建立党组织的要采取挂靠建、联合建等方式抓紧组建;对暂没党员,规模在 30 人以上的经济实体,要及时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对在一个行政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