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儒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929200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眼中的儒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眼中的儒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眼中的儒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眼中的儒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眼中的儒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眼中的儒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眼中的儒家和法家儒家思想的整个体系到董仲舒达成了完全的发展。有人说从董子开始可以称为儒教,也不无道理。董子比孔子晚了约 400 年,比孟荀晚 200 年,是当时儒家思想的一个集大成者。他博学多闻,自幼勤习儒家经典,尤其以研究“春秋公羊”而著名。董子治学极其勤奋,据说曾经专心读书,三年不到家中花园里游玩。和孔子一样,董子也广收门徒,一生从教数十年,培养过很多学生,对西汉儒家的盛兴有重要影响。董子思想的核心是“天人感应”的学说。他继承和发展了孟子和阴阳家邹衍的学说,建立了一个以阴阳和五行为基础的宇宙图式。四季方位等各种自然现象,都是阴阳和五行运行的结果。董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和人一样“有喜怒之气

2、,哀乐之心”。日月星辰、雨露风霜等,都是天的情感和意识的体现。天和人会互相感应,如果国家有失道之败,天就会出灾异以谴告之。他进一步发挥想象力,提出了有趣的“天人相类”概念,认为人与天在形体与性质上类似。比如一年有 360 天,人身上 360 块骨头等等。在天人感应的基础上,董子提出了他的人性理论。他认为人在身心两方面都是天的复制品,所以高于世上万物。人的性情禀受于天,天有阴阳,所以人生来也就具有性和情两个方面。性属阳,是善的;情属阴,是恶的。天道尚阳不尚阴,人也应该发展善性而抑止恶情。他又认为不同人的天性是不一样的,有天性纯善的“圣人”,也有天性纯恶的“斗筲”。但是大部分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民

3、”,需要君王顺天之意来完成对他们的教化。董子进一步将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于社会道德领域。他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从而得出了著名的“三纲”思想,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董子之后的汉代儒家,还把五行和五常联系起来,将“仁义理智信”的道德规范也比附在“天道”上。三纲和五常联立,成了儒家思想在应用层面上的主体。董子的学说,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是胡说八道。但是他将儒家思想归结于人所不可触犯的天道的表现,为其实际推行创造了信仰上的基础。与孔孟荀子不同,董子生活在一个统一和平的年代。当时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否定性的革命思想,而是建设

4、性的治国理论。经过董子包装的儒家思想,显然满足了这一时代的需求,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可以为汉武帝所接纳。借助于统治者的政治力量,儒家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并逐步融入了社会政治体制,获得了制度上的保证。由此儒家由少数人的思想转化为多数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董子之后的思想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本先秦时期争鸣的百家之中,墨家消声匿迹,法家转入地下,名家和阴阳家则被其它派别吸收融合。真正能够广泛流传的,只有儒道两家而已。大体上两汉时期儒家为重,魏晋时期道家为重。另外在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中国并且不断壮大,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有相当的规模和影响力。所以中国思想大体上是儒

5、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并且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 由于佛道的兴起,人们对形而上的“性命之学”兴趣逐渐浓厚,对这方面的探讨也越来越深入。而儒家思想自董子之后,却一直没有重大发展。而且董子思想主要集中在对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他简单的“天人感应”学说已经不再具有以前的说服力。在这种环境下,唐朝中叶的韩愈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原道”,力辟佛道,尊崇儒家。其后又出了一系列的思想家,比如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等,都对儒家思想做了重要的发展。这些发展大多侧重在“性命之学”层面,试图为传统儒家的道德规范寻找一个更好的形而上的解释。儒家继董子之后的又一个集大成者,是南宋时期的朱熹。朱子学识渊博,而且深思明辨,

6、对儒道思想都有深刻的理解。他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多的思想家,也是对现代影响最大的儒家之一。他确立和巩固了“四书”,并编撰了“四书集注”,成为儒者必读的教科书。他将三纲和五常联立,成为儒家道德规范的主体。朱子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岳麓书社、白鹿洞书社等都因他而成名。他也曾做官,但和孔子和董子一样,仕途颇不顺利。朱子认为世界是由“理”“气”二元组成。为方便起见可以先将“理”理解为“物理规律”,将“气”理解为“基本粒子”。“气”在“理”的作用下,形成了万事万物。朱子认为“理”是先于“气”而存在的,“理”是形而上者,“气”是形而下者。万物皆有其理,理的全部就是所谓的“太极”。气之动者谓阳,气之静者谓阴,

7、阴阳运转形成五行。这样就将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结合了进来。朱子的这一学说,综合了他对各家思想的理解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入思考,在当时很有说服力。即使是以现在的眼光,也不能说有明确的问题。朱子进一步认为“理”是至善的,仁义礼智等都是“天理”的一部分。而“气”因为有形所累,所以有所不足,这种不足也就是“恶”的根源。这样回到人的问题上来,他认为“心”同样是理气二元的构成,正因为有“气”的不足,所以有“恶”,这种恶体现在“人欲”上。由此将“天理”和“人欲”分开,提出了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这是理学一派的主体观点,也是理学被冠以“扼杀人性”称号的缘由。朱子并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情欲”不是“理”的一部分

8、,为什么“仁义”不是“气”的结果。但不管怎样,这一理论已经可以说服相当多的人。明朝的王阳明是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心学与理学在形而上学上的差异很是精微。从两派前后不尽一致的表述来看,似乎更多的只是强调的重点不同。但是它们在修行方法上的差异是明确的,理学一派求诸于外,心学一派求诸于内。阳明子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所以只要向心内求索即可。他认为人人皆有“良知”,只是会被“欲”所弊。他还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思想,认为只有“知”是不够的,还必须“行”。所以要“致良知”,即在行动中体现良知。顺从“良知”而不加勉强,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理学和心学从哲理上讲可以说各有千秋,但就实际影

9、响力而言,心学却远远比不上理学。这一现象与当时官方的推广是分不开的。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深入到人民大众,不能不归功于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策略。朱子的情况也是一样,他的著作在元代被定为科举考试的官方教材,从而得到了制度上的保护。另外,无论是孔子、董子还是朱子,都热衷于教育行业,一生授徒无数。其中朱子更是重视对孩童的教育,有一整套的教育方法和理论。从政和从教从来都是儒者们仅有的选择。要在最大程度上推广思想,在当时也不外乎这么两种途径了。儒家,这一由孔子开创的思想体系,经过孟子和荀子的继承发展,由董仲舒推向系统化政治化和宗教化,并在千余年后由朱熹和王阳明先后发展成为理学和心学两派。除了孔子和荀子之外的各儒

10、家人物,或明或暗的都假定“善”是高于“恶”的存在,不管是存于“天”、“理”、还是“心”中。具体来说,他们都认为三纲五常等是天然高于其它规范的超越性的存在。儒家的价值观念,只是对这一即成事实的顺从,而不是出于现世的利益动机。但是事实上,对于“善恶”这一核心观点,他们都没有给出足够严密而有说服力的证明,有的甚至根本没有给出证明。孔子虽然倡导“仁义”等理念,却并没有给出一个形而上的理由。孟子模模糊糊地说,因为天人相通人性本善,所以要讲“仁义礼智”。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所以才需要有圣王礼法的教化。这些学说都不够有说服力,不足以被大众所接受。于是董子提出了天人交感的理论,认为天由阴阳五行组成,三纲五常等

11、都是它们的自然表现。董子理论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来由于佛道的影响,对形而上理论的需求越发强烈。于是朱子提出了至高的“理”的概念,认为仁义礼智等都是“天理”的一部分,所以要“存天理灭人欲”。随后的王阳明则认为这些“理”内在于人“心”之中,隐含认为人心之中“良知”高于“情欲”,所以只要“致良知”即可。这些思想的核心基础和推理过程差异悬殊,但是达成的应用结论却基本相同:他们大体上都提倡“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并以此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础。孔版、董版和朱版儒家思想,彼此虽然不尽相同,却前后呼应,统治了中国社会长达两千年之久。从董子开始,中国社会结束了长期思想混乱的局面。此后社会思想虽然

12、也不乏演变发展,但整体上保持了平稳的局面,甚至在政局混乱和朝代更替年间也是如此。中国似乎走入了一种坚固的平稳态,依靠系统内的力量已经无法实现自我否定。董子以后的思想家,在表达自己见解时,大多采用注解前人著作的方法,不敢与其稍有违背。“为往圣继绝学”,甚至成了中国儒者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公然成为他们最响亮的口号之一。直到清朝末年,在西方文明的强大冲击下,中国思想终于突破了过分陈旧的枷锁,进行了深度的自我否定和发展。这些否定甚至不免矫枉过正的成分。这可能是中国思想第二次巨大动荡的时期。同时具备深厚国学功底和西方文化视野的学者,为新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一时间各派思想百花齐放,大师学者如星云集。

13、然而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这一局面仅仅持续了半个世纪,到二十世纪中期,就戛然而止了。在五十余年的冰封期后,最近几年民间又响起了复兴儒家的呼声。然而我们可以确定,儒家作为一种统治思想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代社会的人们有更多的信息和思辩。三纲五常等已经不再被认为是超越性的存在,其内容也不再被普遍接受。儒家思想的基础和主体都已经被动摇,决不可能获得根本意义上的重建。事实上,不论是儒家还是任何一种其它宗教思想,对“天”的认识都不如当代物理学那样坚实可靠而有说服力,对“人”的认识也不如当代心理学那样具体明确并且不断迅速的发展。而“天”和“人”之间的神秘主义关系,作为大多数宗教所宣扬的信仰基础,也没有经受住科学与理性的验证。宗教要想获得更多的支持,除了超世体验和神秘主义之外,还必须给人以更强的说服。科学残酷地追击人们经久以来敬畏的对象,无论他自称是“天”,是“神”,还是“佛”。就目前而言,科学大获全胜。在现世的系统之内,已经没有多少神秘主义的空间。然而在击退这些思想中神秘云雾的同时,也击碎了传统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在没有这些超越性的敬畏对象的前提下,人的社会能否依靠现世系统内部的力量,对人性维持持久的规范和约束,还是一个没有经过足够时间验证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