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929746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在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在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在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在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龚武生(2011 年 4 月 14 日)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总结“十一五”以来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成绩,紧扣“十二五” 发展目标,研究部署下一步具体任务和推进措施,务求在更高起点上开创我市城建工作新局面。刚才,张正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我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四点。一、要深化思想认识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我市城乡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镇化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但是,城镇化水平偏低、综合承载能力较弱、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今后几年,是我市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进一步转变城镇发展模式,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镇化道路。首先,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聚平台,集中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综合发展实力和人民生活质量。经济社会越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城镇化水平就越高。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德、法、美等国,在1920 年前后城镇化水平就达到 60%以上,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一般已接近或高于 80%,世界最发达的 10 个大城市创造了全球 GDP 的五分之一,日本东京和泰国曼谷以一城之力撑起全国经济的 40%和 38%。新世

3、纪以来,“金砖四国”成为全球新一轮城镇化浪潮的领跑者。中科院2010 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我国百强城市以全国 2.65%的土地面积,承载着 17.6%的人口,贡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 GDP。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国内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可以说,城镇化的发展顺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顺应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变化的要求,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其次,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并把它列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六条具体道路之一。刚刚通过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明确

4、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并把“城镇化率提高4 个百分点 ”作为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的两大核心指标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城镇化,把它作为“四化两型”的战略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扶持。工业化制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加快城镇化,既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举措,又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据测算,城镇化水平每提高 1 个百分点,可相应带动 GDP 增长 1.5 个百分点;城镇化每建成 1 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可相应带动 1.5 亿元的投资。加快城镇化,还可以实现生产要素有效集聚、基础设施相互共享、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同样面积的土地,人口 100 万以上大城市产出率是 20

5、万以下小城市的 5 倍以上,小城市的产出率又是农村的 10 倍以上。必须通过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转型,促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向集约、由高碳向低碳、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第三,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促进永州后发赶超的强大动力。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市农村人口将持续向城镇转移,并带动资源、资金向城镇聚集。一方面,农村居民自给性消费和服务占很大比重,转化为城镇居民后将被商品性消费和社会化服务所代替,在互相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彼此提供收入。另一方面,城镇人口增加将推动城镇建设和城镇公共设施加快发展,带动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社会事业和相关民生服务提升,促进生产性投资和生活性投资需求持

6、续扩大。以住房为例,我市城镇化率每年提高 2 个百分点,将有 10 多万人进城落户,至少需要提供 2 万套住房,带动的直接投资不低于 20 亿元,拉动的相关投资超过 50 亿元。同时还要看到,城镇化是解决我市“三农 ”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农村居民人均占有资源量相应增加,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商品化率,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经济实力的提升,又可以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有利于改善农村面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推动永州后发赶超、加快崛起,很关键的一个方面,就在于我们能不能抓住城镇化的机遇,乘势而上

7、,有所作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二、要提升建设水平当前,我市城镇化建设正处于快速推进阶段,一定要抢抓国家把永州作为 100-200 万人口大城市培育的重大历史机遇,高标准要求、大力度推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1、明确城市定位。全市城镇发展空间结构总体考虑是“一主两副三卫” ,“一主” 指冷水滩和零陵区组成的中心城市,“ 两副”分别是道县和宁远县城组成的市域副中心城市,“三卫”指的是祁阳、东安、双牌三个卫星城。中心城区的发展定位是,建设成为先进工业主导,商贸、物流、旅游业发达,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城市特色突出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湘粤桂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化生

8、态旅游宜居城市。到 2015 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 80 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超过 80 万;2020 年,建成区面积达到 100 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超过 100万。“ 十二五 ”期间,要举全市之力,把永州打造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宜居城市。从今年开始,要把这一目标任务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畴,相关部门单位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每年的具体工作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抓好落实。2、打造精品力作。这是展示城市建设水平,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环节。上海的外滩,深圳的深南大道,长沙的五一大道,衡阳的湘江两岸风光带,郴州的五岭广场等都成为了一个城市的名片。我们在

9、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注重抓特色、创优势、出精品。一要突出生态新城建设。着眼构建中心城市新框架,加快零冷两区一体化进程,全力实施“一圈两轴两带三组团”战略,力争三年成骨架、五年现雏形,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生态绿色新城。“一圈” ,就是加快环绕零冷两城区的高速公路建设,将中心城区高速外环线打造成城际快速通道;“两轴”,就是完成零陵大道扩改硬化、亮化、绿化工程,建成中心城市的景观大道,并适时启动阳明大道建设;“两带” ,就是完成湘江两岸风光带建设;“三组团 ”,就是冷水滩组团、零陵组团和生态新城组团。下一段,重点抓好零陵大道改扩建、湘江两岸风光带建设、环绕零冷两城区的高速公路建设、零陵机场改扩建、

10、永州国际航空物流园、玫瑰湾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影视文化中心、体育新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潇湘生态植物园项目等十大工程建设。二要实施县城“八个一”工程。这是提升水平、强化配套的关键举措。今年的“八个一” 工程,就是要建设改造一个城中村、一条景观街、一个公园、一个广场、一个住宅小区、一个四星级以上酒店、一个大型商场和一个标志性建筑。通过努力,把祁阳、道县、宁远、东安四县县城发展成为人口聚集能力强、功能完善、产业繁荣的中等城市;其它县城规模稳步扩张,经济实力不断提升,逐步向小城市标准靠近。三要推进标准化示范镇建设。继续抓好全市 13 个标准化示范镇建设,抓紧研究制定扶持政策,从政策支持、产业培育、

11、用地保障等方面促进示范镇加快发展,率先成为全市综合实力突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中心镇,使其成为接纳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节点。3、强化功能配套。这是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必然要求。一是城区道路要畅通。加快城区道路建设,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打通重要交通节点,抓好停车场地建设,增强通行能力。中心城市要突出加快永州大道、梧桐东路、传芳路、零陵区沿江大道以及零陵工业园、火车站配套路网建设,打通舜皇路、银象路、站前大道、S217 城区段,尽快启动湘江东路南段、湘江西路、城南大桥建设,加快形成主、干、支、小区道路四级网络,实现区域道路循环。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公共交通场站

12、和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公交运行线路,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快捷服务。二是市政设施要完善。抓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9 县垃圾处理项目年底必须竣工投运,确保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56以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在加强运营监管、配套管网建设、提高设施运营效率上下功夫。加强电网提质改造,调整优化电源结构,保障城乡供电用电安全稳定。完善供水网络,加强城乡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抓好城区备用水源和水质监测。建设数字化城市,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三是公共服务要跟进。进一步加强城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商业网点等设施建设,拓展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学校布局,增加城区学位,

13、逐步解决城区中小学“读书难”和“大班额” 问题,重点要抓好永州一中和永州四中建设,支持湖南科技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潇湘技师学院进一步做大做强。健全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完善文化体育健身设施,满足市民需求。加快城市防空、防洪、抗震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三、要优化人居环境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推进城镇化,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居之所、生活之便、创业之需,不断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从我市情况看,重点抓好“三大工程”。一

14、是安居工程。首要任务是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省里要求,今年我市要完成保障性安居住房 4006 套,力争建成 6000套。这是硬指标、死任务,必须不折不扣、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一要抓好计划落实。主要是抓好项目申报和资金筹措工作。项目申报要选好址、做好规划,无论是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还是棚户区改造,都要及时汇报衔接,争取国家和省里更多支持;资金筹措要在确保财政预算安排资金、土地出让收入、公积金增值净收益等资金到位的同时,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和民间资金投入。二要创新建设方式。坚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厂矿企业解决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住房相结合,与改制企业解决员工住房相结合,与城市旧城改造和棚户区改造相结合,

15、与国有矿山、国有农林场的棚户区改造相结合,这样,既落实了国家政策,缓解了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问题,又帮助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三要严把质量关口。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各项规定,确保房屋质量和建设资金安全,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四要确保公平分配。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分配,做到政策要求、分配对象、保障房源、分配过程、分配结果“五公开” ,自觉接受群众、社会和媒体监督,使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群众真正受益。与此同时,要促进各类住房市场健康持续发展,重点抓好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提升住宅小区开发档次,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住房消费需求。二是绿色工程。一要实施绿色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市

16、委、市政府“五年绿色行动计划” 决策部署,全力打好造林绿化攻坚战。要突出抓好中心城市公共绿地建设,积极实施规划建绿、破墙透绿、拆违增绿、见空补绿,改造街头绿地、小区绿地、单位绿地,力争五年内完成 20 万株大苗进城,新增各类绿地面积5000 亩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10 平方米以上。全面推进城边、路边及江边“ 三边” 绿化,在入城路段、高速互通口、沿江两岸等核心部位打造一批园林绿化精品景观。在城市新区建设中,绿地率必须达到 30%以上;在旧区改造中,绿地率必须达到 25%以上。二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积极推广循环经济。在推进城镇开发建设时,要注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10 亩以上水体保留,25 度以上坡度山体保留,特别是在江河的源头、城市的上风向,要从生态的角度考虑产业布局、企业布点。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 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产生。鼓励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建设模式和生活方式。三要强化绿色生态保护。种树永远没有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