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调研报告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3925898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调研报告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调研报告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调研报告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调研报告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调研报告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调研报告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调研报告精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8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调研报告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调研报告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一些研究。通过对*镇*村 200 名留守儿童的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很严重,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占%,集中表现为:敏感、孤独、不安、任性、冷漠、自卑、胆怯和自我封闭等。尤其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比较突出,性格内向,平常不太说话,朋友圈相当狭窄,有的自尊心相当强,情感很脆弱。二、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2、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其一、厌学逃学。没有父母的管教,依靠爷爷奶奶教育是不行的,隔辈亲,他们惯孩子非常严重,基本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把孩子当作皇帝来伺候,把孩子养成是生性好动,贪玩,自制力差的一个群体。 “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和鼓励,出现学习滑坡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对学习有一种恐惧感的情况。有些“留守儿童”因学习成绩差被教师忽视或被同学讥笑,由此感觉受到冷落或打击,对学习失去兴趣,不喜欢学习,甚至对学习厌恶。他们即使坐在教室里也是开小差,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有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8的甚至害怕学习,经常逃学,逃学后遭到老师

3、和同学的批评,更加不喜欢学习,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其二、仇视心理。 “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于是羡慕他人能够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经常思念自己的父母,久而久之,发展到嫉妒别人。表现在动不动和同学吵架,对同学冷嘲热讽,脾气暴躁,甚至有意去挑起矛盾,很难与同学朋友正常交住和相处。一些留守儿童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有的甚至出现暴力化倾向。其三、自卑心理。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朝夕与父母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由于这些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当事人也会感到没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长期的比较,加之情绪体验,逐渐产生了这种心境。自卑感一

4、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存在。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与父母关系越密切,感情交流越丰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越明显。据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他们普遍反映,生活上的艰难和不便相对比较容易对付,真正的困难来自心理上的压抑,感到心里头有话没处诉说,尤其是遇到了挫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8折和委屈的时候,哪怕在父母面前哭一场也会轻松些。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

5、,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其四、行为问题。留守儿童受父母的道德教育很少,在学校里的思想教育又存在不切实际的说教问题,于是,他们的道德养成出现了问题,成为道德有问题的“问题儿童” 。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无法关注。有的即使有心,限于经济条件,他们也很少给孩子打电话或经常回家看孩子,造成了“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上的缺失。而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的儿童,缺乏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力,从父母那里得不到的教育,孩子很容易从其他渠道获取。有些孩子因此变得自私、任性或性格孤僻。突出地表现在

6、小偷小摸,欺骗撒谎,拉帮结派、赌博、打架斗殴,少数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更有一些孩子生活上只接受爱,不去施爱,更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缺少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缺乏社会责任感。其五、性格孤僻。隔代扶养留守儿童的祖辈,其教养态度往往是保护的、溺爱的、照顾过度的和忽视的、拒绝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8的,很容易造成儿童的任性、孤僻、脆弱、冷漠、攻击、胆怯、被动等个性特征。渴望亲情已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时有失落感,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爱和

7、别人交往,性格上变得自闭,这种心态在父母外出的女生身上有相当的代表性。其六、逆反心理。农村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爱与人对着干,即使老师和家人的话也不肯听,常喜欢闹对立。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怀疑,他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他们距人于千里之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 、“不礼貌” 、 “不谦虚” 、 “恶作剧”等。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这些行为使人们感到他们难以教育和管束,要么采取高压政策,要么放任,然而均无实质性效

8、果。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父母教育缺失。缺乏完整的父母亲情关爱教育,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原因。由于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隔代的老人,由于体力、素质、知识等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8原因,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责任,隔代的老人大多对孩子溺爱放纵,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自私任性,蛮横霸道、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自律能力较弱。由于长期在放任自流的环境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

9、管教,部分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等行为,有的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沾染上不良习气,出现违法犯罪行为。有的留守孩子受父母在外打工的影响,把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也定位为打工挣钱,因此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是留守孩子面临的最大潜在危机。监护权的缺失对孩子的人格发展、社会化和道德发展都将带来影响,从父母那得不到的教育,孩子容易从其他渠道获取,同龄人的不良习惯、越轨行为、流行的东西就很容易钻空子。留守孩子的成长之路一旦走偏,纠正起来的代价和精力是难以估算的。二、学校

10、教育缺位。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8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学校教育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三、社会教育缺位。就我国当前教育的现状来看,社会对少年儿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少年

11、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发展在社区教育这一块尚处于真空之中。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既关系到农村人口素质问题,也关系到农村的下一代的成长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防范,学校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措施。一、学校应提高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组,搞好研究、管理、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对留守儿童来说,学校教育的作用会大于其他一般儿童。要特别重视学校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从感情上拉近与留守学生的距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前提。采用多种方法,规范留守儿童日常行为,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结合,

12、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关键。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这是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8留守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缺乏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抚慰对他们来说更是弥补珍贵。学校要开设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 ,建起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对儿童的心理压力和障碍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三、为留守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这部分孩子家庭状况、父母亲务工地、临时监护人姓名、年龄、住址及监管

13、儿童个数, “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心理测试结果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尽记载,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人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四、开通“亲情与心理辅导热线” ,由专门的老师帮助解答一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亲情热线” ,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班主任每月与外出务工家长至少电话联系一次,反馈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也要求外出家长在百忙中,每月至少给孩子打一次电话或写一封信,鼓励子女战胜困难的信心,努力把学习搞好。 “心理辅导热线”帮助“留守孩子”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决心灵的“疙瘩”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8五、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把一些住址相近儿童和就近的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让他们一块玩耍一块儿学习,有问题一起想办法,有快乐也一起分享,让留守儿童不再孤独和寂寞,遇到困难和问题也有好朋友帮助一起克服。彼此之间无话不谈,形成情感上的相互慰藉与支持。同学之间可以分享彼此的快乐,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交流和讨论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困惑和疑虑。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冲淡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和孤独感,而且,从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可以培养他们对集体的依恋和归属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