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管理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922932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管理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管理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管理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管理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管理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管理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管理研究罗生武(凉州区清源镇教育管理服务站,甘肃 武威 733000)【内容摘要】校本培训是教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培训内容不系统,培训形式泛化,培训过程不规范等。本文就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校本培训的内容选择、培训形式、过程管理等方面来加强农村学校教研基地建设,规范校本培训过程,创新方法和评价,实现提升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管理水平,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标。【关键词】校本培训,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 校本培训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整合教师的群体优势来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为教师的自我发

2、展和价值实现服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使教师在反思实践中不断提高素质,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支点。但是,农村学校普遍规模比较小,教师的专业素质相对薄弱,缺乏专业引领。校本培训在很多教师看来只是在应付,培训过程比较随意,缺乏系统的计划,未能真正发挥其“以校为本、为校服务”的功能。针对校本培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下浅谈个人的一些意见。一、科学选择校本培训的内容农村校本培训应针对农村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宜盲目设置培训内容,必须从教师从事教育教学这一专业特点出发,深入分析教师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1、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关于教育现象的认识与看法,是对教育根本问题的回答,同时,它又具

3、有一定的动力特征。新形势、新要求、新教育,都要求教师要有新理念。如何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如何确立适应于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理念,是校本培训要解决的基本课题。2、教师专业知识的补充。这里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心理学、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教育科研方法、学校和班级管理等,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是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3、教师学科知识的增容。要突出学科知识的涵盖面,可以选取知识扩展、知识更新、学科转换等内容培训,最大程度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4、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体现,同时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教师教学特长及培养的研究,对

4、学科教学能力基本构成和发展阶段的研究等都是值得探讨的课题。二、采取有效的校本培训形式校本培训宜采用对现实问题、个案进行讨论和分析的方法来缩小教师之间先前经验的距离,不能满足于事实性内容传授,而要通过活动来促进他们对已有认识和实践进行反思。1、典型案例分析。培训教师从培训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出典型教学案例,通过研讨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如果在校本培训中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一系列的案例研究,能使教师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2、参与式学习。所谓参与式是指受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并承担一定的义务。基于问题和基于课题的学习都是参与式培训模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每个学员都明确自己

5、的任务,互动、合作,在做中学,这种方法加快了教师对新课程的整体把握,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3、反思实践。在培训中,必须引导教师不断地对各种观念、资料、现象、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并进行优劣的比较抉择,或提出改进意见,而不是简单或模式化地运用。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包括思想与实践结合培训期间的学习进行经常性地自我回顾与自我小结,通过不断地总结以形成自己新的教育思想并改进教育的实践。4、课题式研究。以研究课题的方式来实施培训,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课题要从学校或教师实际需要出发,围绕课题选择材料,开展课题研究。在学习和研究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教师学习与专家指导等

6、相结合。三、强化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校本培训在一些农村学校流于形式,收效甚微,未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过程管理不到位,强化过程管理是提高校本培训实效性的关键所在。1、制定科学可行的远近景规划。一方面制定远景规划时,要注重宏观导向,对教师整体进行前瞻性定位,将现代化高素质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终极和长远目标;另一方面制定近景规划时,要引领教师进行个体微观思考,突出教师个体差异性,确立校本培训梯次结构,这样便于在教师校本培训中,每名教师根据自己在梯次结构的对应位置循序渐进、适时调整自己近期目标,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技能。2、构建专兼结合的校本培训“师资库”。师资力量较强的学校可以将本校学科带

7、头人、骨干教师及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教师,纳入校本培训师资队伍;对于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部门可以将对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支教作为评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重要条件,或是组织师资力量较强和较弱的学校开展校际交流为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培养校本培训师资队伍。3、优化校本培训评价体系。学校要树立发展性评价观念,要制定激励性考核方案、奖惩制度、考勤制度、量化评估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等,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过程、结果、提高情况、作用发挥与教师绩效考核进行挂钩,促进教师持续发展和专业成长。总之, 校本培训完善了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打破了继续教育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把学习与工作实践融为一体。尤其是在广大农村,由于学校分散、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开展开放性的校本培训更为实用和节约,是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参考文献】1陈聿章 校本教研的特征及实现途径J 教学与管理2006(5)2李臣之 课程开发呼唤校本教师进修M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