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初中语文分类复习及三年中考对比阅读汇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921828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莲说(初中语文分类复习及三年中考对比阅读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爱莲说(初中语文分类复习及三年中考对比阅读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爱莲说(初中语文分类复习及三年中考对比阅读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爱莲说(初中语文分类复习及三年中考对比阅读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爱莲说(初中语文分类复习及三年中考对比阅读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莲说(初中语文分类复习及三年中考对比阅读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初中语文分类复习及三年中考对比阅读汇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蔓:生藤蔓;枝:长冗枝) 【重要句式】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判断句,用“者也”表判断【重要词语】 (1 )可爱者甚蕃(多) (2)惟吾德馨(品德高尚) (3)亭亭净植(立) (4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5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

2、亵,亲近而不庄重)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少) 【重要句子】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也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从)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 (3)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喜爱,有谁跟我相

3、同呢?) (5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有很多人。) 【文意提示】 文章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这一主题得以加深。 【理解背诵】 (1 )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2 )与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

4、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4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三年中考汇编】 (一)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 813 题。(18 分) (甲)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 苏幕遮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 周敦颐爱莲说 (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 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侵晓窥檐语 可爱者甚蕃芙蕖则不然 自夏徂秋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6、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涟而不妖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10(乙)段以莲象征君子美德,下列叙述莲与君子特质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 B不蔓不枝:君子不随便说他人短处,以免横生枝节。 C香远益清:君子德行芬芳,可以远播各地。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君子人格高洁令人 景仰,不受人狎利用。 11翻译下面句子。(4 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12(甲)词是写作者见到荷塘景象,而生出_的情感。(乙)段借对莲花形状的叙写,阐述了作者_ 的生活态度。(丙)段按照 _顺序来

7、写芙蕖,表达了作者_ 的情感。( 4 分) 13(甲)词中“一一风荷举”为什么比同样写荷叶的(丙)段中“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显得更为形象、传神?(3 分) 8 临近拂晓多这样往,到 9D 10B 11 我则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污秽。 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分内之事,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 享受了。 12思念故乡 洁身自好、不慕名利 时间 喜爱、赞美 13用具体的词,更为直观可感;写景叙事化,更富动感,更像电影;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莲荷一片临风而举的最基本特征;字字用得妙,尤其是“一一”二字;还表现了诗人不断扩展,默默欣赏的情感。 【甲诗参考译文】细焚沉香,来消除

8、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丙文参考译文】各种花正当时(惹人注目)的时候,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人们经过它也不过问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

9、好看。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于是,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 912 题。(15 分)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10、,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爱莲说(节选) 周敦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分) 斯是陋室 ( ) 可以调素琴( ) 陶后鲜有闻( ) 宜乎众矣 ( )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 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1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3 分) 12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

11、说明。(4 分) 9.(4 分)这 调弄,这里指弹奏(只答 “调弄” 不给分) 少 多 10(4 分)苔痕碧绿,长到台阶;草色葱茏,映入帘里。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每小题 2 分) 11( 3 分)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意合即可)12( 4 分)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 分);乙文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 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 912 题。(15 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12、,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 分) (1 )为: (2 )宜: 12、翻译下列语句。(2 分)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3、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3 分) 14、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2 分) 15、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灵,说说你感悟。

13、(2 分) 11、( 1)为: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2)宜:应当(每小题各一分) 12、( 1)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2 )对于莲花的喜爱,向我一样还有什么人呢? 13、( 1)议论和抒情(2)甲段运用设问,引起读者思考,层层深入的引出文章主旨。(1 分)乙段运用排比,增强了语言气势,抒发了作者对莲的喜爱赞美之情或乙段通过对比,衬托了莲花的高贵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莲的喜爱赞美之情。 14、(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乙)莲,花之君子者也。 15、应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莲,花之君子者也”三句中选择作答。选其他酌情给分。(共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