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化管理”成为北京城郊农村管理新模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903227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化管理”成为北京城郊农村管理新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区化管理”成为北京城郊农村管理新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社区化管理”成为北京城郊农村管理新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社区化管理”成为北京城郊农村管理新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社区化管理”成为北京城郊农村管理新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化管理”成为北京城郊农村管理新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化管理”成为北京城郊农村管理新模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社区化管理”成为北京城郊农村管理新模式来源: 人民网(北京)“社区化” 一 词最初在 销售和网络社会中较为常见,强调“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的群体 认同理念在销售与网 络社会中的应用。作为城郊农村社区管理的一种理念和目标,自 2010 年 4 月北京市在大兴区大生庄村试点后迅速成为北京市城郊农村社区管理与社区建设的一个方向和目标。农村社区化管理最早在一些地方曾做过试点和推介,比如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早在 2007 年就开始在农 村试点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探索。该模式的探索被称为是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当代农民追求生活质量的内在需求,是完善村民自治, 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载体。完善村民

2、自治,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和“法治镇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管理与服务能力的现实要求。在镇海实验 中,设想模式是依托村民服务中心的资源,调整功能设置,努力建设一个室内外设施相对完备、服务功能相对集中、群众办事便捷的社区化综合服务中心,较好地满足居民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公共 卫生、综合治理、便民利民等社区服务功能的发展要求。在功能的 设置上,完善了“三站六室两厅两栏两中心” ;即党员服务站、社区工作站、志愿服务站,村务(社区)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综治警务室、城管工作室、卫生2计生服务室、党建工作室(管委

3、会办公室),便民服务厅、综合议事厅,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科普宣传栏,文体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另外,民政部在 2008 年 4 月份的一个报告中,就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乡北洞源村作为农村社区化管理试点进行了总结,肯定了“一会一体五小组”的管理模式,认为该模式在农村基层组织的设置和服务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实行农村社区化管理模式,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 设和新农村建设。“一会一体五小 组” 农村社区组织机构运行模式,即成立社区村民理事会,下设党群共富信用联合体,生产发展服务小组、社会保障服务小组、文明卫生监管小组、综合治理小组和公益事业服务小组。各机构成员由各自然村或村民小

4、组在村两委成员、有“双带”能力的农村党员、产业大户、经营能人、老干部、老模范、老教 师、复员军人中推举产生,享受社区干部福利待遇。“一会一体五小组”各机构分工明确,履行各自工作职能。通过上面两个经验案例,不难发现,“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主要是针对农村社区的一种管理模式探索,对于“社区化”的理解更多地集中在类似城市社区居委会的组织机构设置上。也就是说,以城市社区组织架构为参照,根据农村社区特点整合出类似的组织架构,从而实现所谓的“社区化” 管理,更 强调组织架构的完整性和硬件(比如建立各个部门所需的办公场所和设备等)设施的完备性。3在北京城郊农村“社区化管理” 实践和推广中,具有上述 类似的

5、特点,但更凸显社区边界的确立与封闭,以“维稳”作为首要目标,着重于社区内流动人口的管理。并力求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社区改造与建设,实现管理诉求。1、通过“筑围墙、安街门、把路口、设岗亭、人车凭证出入” ,对原有开放失管的自然村落, 实行相对独立建设、井然有序的社区化管理。房屋出租户一律统一挂牌招租,租赁给合法经营、务工的流动人口;2、将“三站一室”社区警务站、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巡防工作站、民调室整合为村综治中心,主要进行“ 实有人口管理、安全防范、治安管理、信息搜集和服务群众”等工作;3、在村庄内配齐了流动人口的 5、实有人口的 2.5比例的巡防队员和流动人口管理员;4 根据村庄内街巷数量分布

6、等情况,确定监控探头数量和点位,进行统一安装,建立 镇、村两级监控平台,全天专人值守。以此,在该模式的试点初期,大众媒体把“社区化管理 ”等同于“ 封村”,而取代了官方概念性描述 “封闭化管理” 。以至于一 时间“ 封村”成了被高度关注的名词性事件。一些学者由此展开了广泛的相关讨论,涉及社区管理的本 质、居民权利的保护、生活的自由与方便等。在“社区化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社区居民的直接感受更多的来自于社区内诸如社区周边围墙与栅栏的建立、保安上岗、出入证件的办理、监控探头的安装等硬件的 变化,所以,这种管理模式也被社区居民描述为“封村 ”,从而也使一部分流动人口因为对“ 封村 ”的种种担忧而选择

7、离开,并由此而引 发更多争议。4比如那么,“社区” 是什么?城郊 农村社区又有哪些特点?城郊农村“ 社区化管理 ”后社区应该达至一种什么样的存在状态?从学术意义上的梳理来看,“社区” 一词 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提出。在其成名作共同体与社会 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一书中,他比较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形 态: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并且认为,农村社区就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在 这里,人们“ 与同伙一起,从出生之日起,就休戚与共,同甘共苦。” (F?滕尼斯,1999:53)与之相反,现代社会则以契约关系为基础,以理性人、个性人为主体。按照滕尼斯的理解,传统农村社区与现代商业社会是对立的,工业化进程必然

8、会使传统农村社区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被现代商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所取代。但他同 时意识到“ 共同体的力量在社会的 时代之内,尽管日益 缩小,也还是保留着,而且依然是社会生活的现实。”(F?滕尼斯, 1999:340)而且,“共同体和社会是可以用于而且也 应该用于各种形式的结合的范畴。”(F?滕尼斯, 1999:42)并由此被认为“ 提出了工业化进程中现代社会如何保存、继承传统社会共同体中精华与美德的重要 课题”。(徐永祥,2001:10)滕尼斯之后,学者们对社区本身 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并赋予更多的阐释。但“ 绝大多数社会学家都同意,社区的社会学定义应当包括三个共同要素,即地域性、社会互

9、动与共同的联系纽带。” (夏建中, 2005:3)也就是说,地域性、社会互 动、共同的联系纽带,可以被视为社区的三大特点。由此,可以通 过这三个方面来理解城郊农村社区的特点。城郊农村社区可以被理解 为这样一个5社区,既不是城市社区,又不是农村社区,但又具有二者某些特点,是一种“比 农村社区高一层次的社会实体的存在,它们既具有与农村社区相异的特点,又都与周围的农村保持着不可缺少的联系。”(费孝通,1999:199)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速,社会流动的加快,城郊农村社区,尤其是中、大型城市郊区农村已经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1、从地域性上来看,城郊农村社区有明确的地域界限,尽管没有围墙标示,但依然比

10、较容易识别。在城市的边缘,高大密集的建筑群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民居,但通常密度大,规划混乱;平整宽阔的街道也被狭窄崎岖的小道所取代;用“脏、乱、差”对城郊农村社区进行概括一点都不为过。2、从社会互动来看,城郊农村社区的社会互动存在差异性和区隔性。在城郊农村社区,既有与传统农村社区相似的社会互动关系,也有与之不同的社会互动关系。这种差异的存在主要与其人口构成特征具有明晰关系。一方面,城郊农村社区有“老街坊”,世代生于斯、长于斯的“ 本地居民” ,另一方面,又是流动人口的聚居地,兼具人口的异质性和同质性特点。正是这种双面特点决定了该类社区社会互动的差异性和区隔性。所谓差异性,是指该类社区的社

11、会互动具有传统农村社区的熟人互动和亲情互动,同质群体内互动频繁;所谓区隔性,是指该类社区的社会互 动体现为以群体为特征的互动关系,异质群体之间又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封 闭性。3、从共同的联系纽带来看,城郊农村社区因为共同联系纽6带的差异而体现出复杂性,也成为该类社区独特的特点。在社会流动频度较低的年代,该类社区与传统农村社区的联系纽带相似,更多的是以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为基础的联系纽带,熟人社会是其典型特点。随着社会流动频度的加快,城郊农村社区因为其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而成为流动人口的聚居地,打破了原有的同质性,而被赋予更多的异质性,人员构成更为复杂,职业也在分化中集中,群体关系相对封闭并多元。

12、比如,很多城郊社区大致被分裂为老住户、新群体(如北京的“浙江村” 、“河南村” 、“上访村”、“群众演员村”)等。在这种格局下,传统社区文化与新的群体亚文化形成并立而存的态势,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又有关联,群体间的区隔较为普遍。这与中国当代社会流动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城郊农村社区的这些特点,使之更多地陷入传统社区与现代社会的夹缝之中。这种夹缝化的存在状态,必将成为社区发展的障碍性因素,也使社区成为众多不良社会行为以及犯罪行 为滋生的温床。发展的基础在于稳定,社区发展的前提是社区稳定。从这个意义上看,“ 封闭化” 的社区管理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正如该模式被概括出的四大成效,即“一是创新管理模式,提高

13、了村庄管理水平;二是采取多种措施,大大降低了发案率,提高了社会治安水平;三是有效改善了村庄环境;四是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高。”(汲 传 排 赵耕:2010)据大兴警方介绍, 4 月底至今,16 个村庄的刑事案件同比下降了 73%以上,110 警情同比下降了 46%。根据政府相关部门对村民的抽样调查显示,当地群众对 治安状况的满意率7达 88.5%,对生活环境的满意率达 95.5%。 该模式被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认同并进行大力推广。但是,“社区化 ”管理,并不能,也不应该体现为流动人口管理,或以“维稳 ”作为主要目标,重要的在于体 现“把之当作社区” 的管理过程,促进社区发展。也就是说,通过这样 一种管理模式的实施,最终形成有利于社区发展的环境,改变社区现状、达至社区发展的目标。那么,应该在通过“围墙、栅栏”等强 化社区边界,增强社区控制因素的基础上,更注重社区服务的提供、社区保障的建设、社区组织的发展,从而提升社区居民的社区认 同感和凝聚力,实现社区群体间的积极互动,消除社区群体区隔,达至“邻里守望相助”的社区和谐状态,真正体现“社区” 的现实 意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