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提纲·茅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902272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提纲·茅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提纲·茅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提纲·茅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提纲·茅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提纲·茅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提纲·茅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茅盾与旧的封建地主阶级完全不同的民族资产阶级,他在精神上无疑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兄弟。茅盾称他为“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 ,他有着发展中国独立的民族工业的雄才大略,有着活跃的生命力,刚毅、顽强、果断的铁腕与魄力,更有现代科学管理的经营之才,他确实应该是时代英雄传奇理所当然的主角。然而矛盾通过小说告诉我们:他生不逢时。他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而且是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帝国主义经济大肆侵入中国的 30 年代中国社会的民族资本家,他有着种种不可克服的矛盾:他自身所具有的封建性(这突出地表现在他的家庭生活及与部下以至工人的关系中的封建专断性质,以及他依靠剥削农民作为积累资金的手段)使

2、他在包括妻子在内的周围人的关系中经常处于孤立地位;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他在与背后有着帝国主义撑腰的厚颜无耻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搏斗中,不能不感到自己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无力。这种软弱性投影在他的心灵性格上,就形成了他本质上软弱的一面,在表面的果决善断背后是他的狐疑惶惑,在充满自信的背后是悲观绝望,在遇事胸有成竹的背后是张皇失措,最后导致了精神上的崩溃。吴荪甫性格的复杂性,主要集中于他包含的极其深刻的社会内容,表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而吴的悲剧命运正是说明了:在帝国主义的统治下,中国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这是子夜的主旨所在。吴这个人物引起

3、读者的感情也是复杂的:他的自私、贪婪、专断和残酷,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平庸面,都会引起读者的反感,然而,他那强悍的生命力量却是我们柔弱的民族性格中所缺乏的,我们的民族可以说自本世纪以来就在不断呼唤着吴这样的铁腕人物的出现,以他的雄才大略、经营之才和大刀阔斧的魄力打破沉滞不前的局面,实现中国工业的现代化。因此,吴落入中国现代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网中,困兽般挣扎,终不免失败的结局,能够引起读者的同情。正像作者在再来补充几句中所说:“吴荪甫的悲剧中是带有某些悲壮性的。 ”茅盾对吴等的复杂性格的刻画对于以往文学单一化的性格描写无疑是一个新的突破,但对这个人物性格复杂性的过于明确化与理性化的把握与表现,却仍

4、然未能摆脱把无限丰富的人物与生活加以简单化的历史局限。这表明:茅盾对人物塑造“立体化”的努力及成就,只是现代小说人物刻画艺术所能历史地达到的一个阶段,但其积极意义及影响仍是不可低估的。2.茅盾人物刻画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进行了“人物形象系列”的自觉创造。(1)民族资本家形象系列从本世纪初与地主阶级顽固派相对抗的轮船老板王伯申(霜叶红似二月花) ,到 30 年代既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买办资产阶级斗法,又疯狂镇压工人运动的吴荪甫,处于各种矛盾关系中的二老板唐子嘉(多角关系 ) ,到抗战初期被人民斗争所推动,终于加入爱国斗争行列的何耀先(第一阶段的故事 ) 、严仲平(锻炼 ) ,直到抗战中、后期在人民

5、民主运动中找到出路的林永清夫妇(清明前后 ) ,十分清晰地勾勒出了 20 世纪前半世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既写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总体历史特点与发展趋向,又展示了现代史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具有了历史的具体性。中国民族资本家是颇能显示中国现代社会与革命的历史特点的新的阶段、新的人,本应当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角色,由于种种原因,在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里民族资本家形象始终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茅盾的独特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具有特殊的历史的、美学的价值。(2)时代新女性形象系列茅盾说过,他的作品中的“女子虽然很多,我所着力描写的,却只有二型:静女士、方太太,属于同型;慧女士

6、、孙舞阳、章秋柳,属于又一的同型” 。前者和谐、匀称,与传统的东方女性有更多的精神联系;后者代表热烈、狂欢,则从道德伦理观念、生活追求到性格、气质都迥异于传统东方女性,是受着欧风美雨的新思潮直接影响而产生的西方型女性这也是中国现代社会出现的“新人” 。她们声称“既定的道德标准是没有的,能够使自己愉快的便是道德” ,她们是真正的“现代”人“既不依恋感伤于过去 ,亦不冥想于未来 ”,反对克己的清教徒生活,崇尚享乐,厌恶灰色的平庸,追求刺激,有着活跃的生命力,强悍的泼辣的个性,她们在精神实质上与民族资本家的男“英雄”们是相通的。她们本来都不是革命者,但是, “只要环境转变,这样的女子是能够革命的”

7、。在茅盾二三十年代的作品里,显然对这一类型的现代女性有所偏爱,作家对她们的趋于极端、易于动摇虽有所批评,但主要着力点却在肯定她们的思想、性格的反封建的叛逆方面,真实的写出了她们尽管有所动摇,却可能并终于走上了革命道路。但在子夜林佩瑶的身上,已经透露出了这些时代新女性的悲剧性结局,作者的笔调中批判性因素逐渐加浓。茅盾写于 40 年代的腐蚀的女主人公赵惠明,就其追求的性格,应该是 30 年代梅行素们的精神姐妹,但她已经不再是作家倾心的英雄,同情中含有更多严峻的批判。赵的利己主义、追求享乐刺激,不再具有反封建的意义,而成为她堕落为国民党特务的内在原因。对于西方型时代新女性的政治、道德、审美评价的上述

8、转变,与对东方型女性的传统美德的再发掘、再肯定(主要表现在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的张婉卿塑造上)的文学潮流是同时发生的,它深刻地反映了 40 年代民族解放运动热潮中,社会文化心理、观念的变化。3.结构他追求宏大而严谨的布局,他的作品总是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线索纷繁交错而又严密完整。这种结构方式是更适合于长篇小说的,而不同于鲁迅的短篇小说单纯而严正的布局的追求:作品通常规模不大,人物不多,故事情节不太曲折,矛盾冲突也不太复杂,大抵有一个中心人物,配上少量陪衬人物,借助一件事或几件事的发展而组成全篇。从鲁迅到茅盾,可以看到我国现代小说结构艺术的发展。茅盾小说的结构方式本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1) 蚀采取

9、了三部曲的形式:各部的结构自行独立,而章法各异,连贯起来,反映一段时期的生活,这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新的开创。三部曲的每一部结构也各不相同:幻灭所取的是一种单线结构,以静的经历为主线,人物和事件都随着静的故事或出现,或消失。 动摇则是以胡国光和方罗兰为中心形成两条并行线索,虽时有交叉,但并未纠缠为一体。 追求又是以王仲昭、张曼青、章秋柳对生活的两种不同追求为主体,形成虽有联系但又独立的三条平行发展线索。(2) 虹则是按女主人公梅行素“成都泸州上海”三大段生活,以时间、空间的转移为发展线索。(3)从子夜开始,作家把小说结构的精心构制作为艺术构思中的重要一环,追求与纷繁复杂的生活更加适应的蛛网式的

10、密集结构:“把好几个线索的头,同时提出然后来交错发展下去在结构技巧上要竭力避免平淡。 ”小说匠心独运的以吴老太爷“因为土匪实在太嚣张,而且邻省的共产红军也有燎原之势”而来到上海起笔,不仅巧妙的将小说即将开始的 30 年代民族资本家的故事置身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背景下,而且以吴老太爷的猝死而象征封建地主阶级旧的一章已经结束,开始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新的历史悲喜剧。这一章实际上起了序幕的作用。第二、三章通过吴老太爷的丧事,小说的主要人物全部出场,小说各种矛盾全面铺开;第五章到第八章吴荪甫三条战线同时作战,最后以胜利告终,出现了情节上的一个“松弛” 。第九章到第十二章,写吴、赵斗法,十三章到十六章写

11、工人运动,把吴置于两面作战的困境之中,充满了外在的紧张,逐渐推向高潮;十七到十九章,写吴背水一战,着重写吴的内心活动,充满内在的紧张,最后以吴失败告终结束。小说情节安排有张有弛,很有节奏,多种矛盾的同时出现、互相纠缠,既有利于多侧面的展开主人公的多重性格,又便于揭示生活中各种矛盾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使小说的结构形式与所要反映的纷繁复杂的内容取得了某种一致性。(4) 子夜之后,茅盾对结构艺术的创新始终保持着热情,他的部分短篇小说就采取了一种开放性结构,即作者并不交代出事件的最后结果,留下更多的空白让读者进行艺术的再创造。4.在小说艺术表现上,茅盾特别注重于细腻的心理刻画,他追求着社会历史的剖析和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的统一。在他的艺术创造中,不仅努力挖掘与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刻的社会历史的内容,而且注意把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运动中,展现人物心理发展的历史。同时,他又十分注意调动一切心理描写的手段,加以综合的运用,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5.在认定茅盾小说社会历史性质的主要方面之后,我们也不应忽略他的特异侧面。如霜叶红似二月花中描写婉卿对待性无能丈夫的那些场景,流露母性的温柔胸怀,是很能揭示人性的美丽的。短篇烟云所写的家庭关系,女人对丈夫一次无意背离,与社会阶级无涉,更多的是把笔触伸向纯伦理的层面。三、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