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898495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动员大会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动员大会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动员大会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动员大会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动员大会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动员大会上的讲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蒋宏坤同志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11 年 2 月 28 日)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动员大会,目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对苏州工作的最新要求,进一步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团结拼搏,在“第二个率先”中继续争先创优,力争到“十二五”期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充分认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时代赋予苏州的庄严使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我国“十二五”发展的宏伟蓝图,确立了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如何把握好这一主题主线,落实到苏州的具体实践,核心任务就是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应该说,经过改革开

2、放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苏州已全面进入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刻不容缓;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刻不容缓;落实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同样任务艰巨、刻不容缓。市委提出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苏州“十二五”发展的总抓手、总任务,这不仅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新的历史性任务和新的工作要求,也是苏州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和新的跨越,更是全市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抓住这一核心,就抓住了苏州“十二五”发展的主攻方向,就掌握了推动苏州科学发展的主动权。首先,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苏州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中央和省委、省政府

3、对苏州的发展非常重视,并寄予了殷切期望。2010 年全国“”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江苏朝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阔步前进。中组部李源潮部长在今年春节期间来苏考察时要求苏州抢抓“十二五”发展新机遇,在完成“第一个率先”即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第二个率先” ,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当好全省、全国的示范区和“领头羊” 。去年 12 月,省委罗志军书记在苏州调研时强调,苏州要继续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在今年省“”期间,李学勇省长在参加苏州代表团审议时希望苏州继续探路子作示范,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4、和“两个率先”的“领头羊” 。如何在“十二五”发展中把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与推动苏州率先科学和谐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是我们当前肩负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必须切实增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结合苏州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按照率先科学和谐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地丰富“两个率先”的内涵,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来凝聚全市上下的发展信心和决心,确保苏州在“十二五”期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 “两个率先”的“领头羊” 。其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又好又快推进苏州“十二五”发展的现实需要。经过“十一五”发

5、展,苏州已步入工业化后期,许多方面都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创造了很多辉煌业绩。进入“十二五” ,我们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已进入大发展、大调整时期,国内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重点的新一轮区域竞争也日趋激烈。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城市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累积的固有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先发过程中又较早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居民增收、社会管理等任务还十分繁重。不进则退,不进则输,苏州要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发展前列,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放眼全球,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果断地迎着新技术革命顺势

6、而为,迎着知识经济趁势而上,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更高水平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创发展新动力和竞争新优势,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第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现代化,只有把经济发展成果转化为全面的现代化文明成果,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十一五”期间,苏州的经济总量增长较快,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茅。但发展是质与量的统一,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的整体概念,尤其是广大人民能否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是衡量我们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幅尽管与GDP 的增长落差不是很大,但相对于 90

7、00 亿元的经济总量而言,居民富裕程度不够高仍是一个客观现实,诸多与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发展也相对滞后于经济建设。在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容形式更丰富、水准要求更高、权利诉求更强烈,追求有尊严、高质量的生活已成为全社会的强烈呼声和价值追求。因此,我们只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把改革发展所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活环境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率先实现人民群众认可的现代化,才能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

8、待,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需要指出的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固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绝非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世界现代化的实践表明,由于受地区基础能力的制约,同一历史时期、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往往存在着现代化进程的不同步和不平衡性,基础能力较强的地区往往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先行一步。作为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苏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先后抓住农村改革、乡镇企业发展、浦东开发开放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等重大历史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越,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城乡发展更趋协调,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

9、基础。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我市“九五”发展规划就提出了基本现代化目标的初步框架。进入新世纪后,在全省“两个率先”进程中,我市以昆山为样板,开始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探索和实践,率先于 2005 年底达到省定“四大类 18 项 25 个”全面小康建设考核指标。在市第十次党代会上,我市进一步提出了巩固小康建设成果、提高小康建设水平、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奋斗目标。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市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这些都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此,我们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核心任务落实到“十二五”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

10、过程,积极抢抓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江苏沿海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以创新的发展思路和务实的工作举措,率先探索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具有苏州特色的基本实现现代化之路,确保在时序进度上早于全省、快于全国,在实现程度上高于全省、优于全国。二、积极探索现代化建设的“苏州模式”地区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地区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党中央明确提出,我国到 2020 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并要求,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国务院颁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到 2020

11、 年,长三角地区要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省“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明确要求,到 2015 年,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在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础上率先进入基本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苏州经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应自身基础和条件的现代化路径,在确定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方面,既要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更要体现苏州特点,扬长避短地推进苏州现代化进程,努力形成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苏州模式” ,为全省、全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和示范。一要准确把握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根据中央和省委要求,结合苏州实际,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是:

1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紧紧围绕“三区三城”建设,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提升、城乡一体、人才强市、民生优先、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新城市、集聚新人才、发展新产业,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加强社会建设管理,着力改善城乡人民生活,使苏州经济发展更加健康、民主法制更加完善、科教文化更加繁荣、社会建设更加和谐、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力争到 2015 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立足现实、分类指导、统筹推进、逐步达标的工作原则,以市(

13、县) 、区为单位分步推进。昆山市、苏州工业园区等有条件的市(县) 、区在“十二五”期间要率先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至“十二五”期末,全市域各市(县) 、区均要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二要准确把握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导原则。我市在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着重把握好四条原则。在主要内容上要与“三区三城”建设统一起来。 “三区三城”是苏州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对基本现代化的形象描绘,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一致,内涵统一,必须以“三区三城”建设的新要求来丰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内涵,以“三区三城”建设的新举措来落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任务,以“三区三城”建设的新成效来

14、检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成果。在发展路径上要与建设新城市、集聚新人才、发展新产业对接起来。坚持以人才为第一资源,以发展新兴产业为第一方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现代化,以现代化的新城市来提升发展,以现代化的新人才来引领发展,以现代化的新产业来支撑发展,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在工作着力点上要与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联结起来。坚持改革创新、大胆实践,着力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拉长发展中的“短腿” ,增强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使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成为提升发展水平的过程,成为落实现代化指标任务的过程,成为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在评价标准上要与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可度一致起来。突出以人为

15、本的发展理念,更加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努力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普惠于民,提高人民群众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满意率。三要准确把握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现代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内涵和目标。现代化也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综合发展过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都是必须加以关注的重要领域。现代化更是一个持续渐进的特色发展过程,在持续探索中不断彰显自身的个性和特色。因此,苏州要率先基本实现的现代化,就是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经济现代化;就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

16、升,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的科教现代化;就是城乡基本实现同步发展,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的社会现代化;就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环境质量显著提高的生态现代化;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的民生现代化。总之,苏州要率先基本实现的现代化,是在全面小康基础上的现代化,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现代化,是符合时代特征、具有苏州特色的现代化,是一个立足实际、面向未来、不断渐进的现代化。三、全面落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工作重点苏州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敢闯敢为,充分把握好各方面的机遇和积极因素,立足苏州自身优势和现实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集中力量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城乡统筹、富民惠民、社会和谐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重点要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全力抓好六项工作。处理好四大关系就是:一要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的关系。发展与转型是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两大主题。经济发展具有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需要一定的速度作支撑,如果没有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