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及办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890855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及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及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及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及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及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及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及办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必要性及办法一、为什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还要把新理念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就目前而言,课程改革注重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创新,力求和新的教学思想相融合,二是改革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改革流于层面的问题。后者,往往成为忽视的点,也恰恰应该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因为,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一次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从实际情况看,它拥有着这样不容忽视的优势:1、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僵局,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正襟危坐,按照高矮或成绩优劣排

2、座,面对教师,聆听教诲。在空间和活动力度上备受约束和限制,学生的思维和交流能力不能被最大程度地受到重视。尽管现在随着新教学思想的深入,老师们已经逐步淡化自己的课堂霸权定位,努力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但是,在传统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愿听不愿说”“愿记不愿议”的思想并没有改变。偶尔在老师的引导下,也开始班内交流或同桌交流,但是交流仅仅流于层面,且偏重于单项交流,并没有思想撞击产生的火花,更谈不上人人积极参与学习的激情。 而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每个人都有了更多的发言机会,大家都能平等地对问题发表看法。学生面对的是组内同学,他们没有担心自己出错带来的心里压力,也淡化了教师无

3、形中带来的发言障碍,于是,他们完全可以大胆发表看法。可以说,这样的交流是建立在平等和互助基础上的,真正地让学生找到了做学习主人的感觉。2.树立了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信心,形成“让每一个学生进步”的教学氛围。在传统课堂模式上,得到老师关注的和享受展示机会的,似乎永远是优等生。他们作为班级的“宠儿”,在教师的潜意识里,得到了很多独特的关爱。而更多的中等生和后进生,则成为听众或观众,随着习惯的养成,他们也慢慢消失了学习的兴趣,减弱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某种程度上,给中等生表现的机会,给后进生发言的权利,一旦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他们都会或多或少地做出努力。何况小组学习,

4、老师不能再拉着一些优秀生做知识讲解的速跑,学习的节奏快慢,中等生和后进生也有了掌控的权利,可以让他们的思考跟上学习的步伐。另外,每组里有了优秀生的辅导和指点,解决了老师不能面面俱到辅导的弊端,从细微处及时消除中等生后进生学习中的障碍,这对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符合现在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长久的发展。新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这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做出的正确引导。在当今社会,这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合格公民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一种良好素质。“合作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与别人交流的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口头表

5、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倡导合作学习的最佳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兴起于世纪年代初的美国,现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完整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由于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而焕发出勃勃生机,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推崇,并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指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在美国、加拿大、以色列、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中小学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在国内,这种小

6、组合作学习模式,也正得到很多勇于改革者的青睐。杜郎口中学,就是因为较为成功地采用这种课堂学习模式,而取得骄人的成绩,一跃成为全国农村中学教改的先锋军,在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和影响。二、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而全面的操作体系。(一)小组的建立1、合理分配小组成员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

7、4 人。依据学习基础,每组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并对小组内的学困生实施四优先的原则。即学困生优先发言、优先展示、优先汇报。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除了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老师还需要考虑每组成员的性格差异和人际关系,争取让每个小组成员间形成性格互补和团结和谐的关系。今后在学习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2、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

8、,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开展有效的学习。同时,组长又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的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的学生。4 人小组内,除了组长外,还设置了一名副组长,一名发言人,一名纪律委员。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的掌握情况;副组长主要帮助组长整理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发言,特殊情况下能准确而快速地记录本组讨论成果;发言人主要负责汇报小组中的讨论结果,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

9、任;纪律委员主要负责小组中的正常交流环节,避免出现偏离话题的现象,同时代表本组举手争取展示机会。这样的安排,让每位学生都感觉自己在组里的重要地位,也树立一种主人公的意识,就目前来看,原来不愿学习的学生,也能认真参与小组讨论,并积极为本组集体展示而表现自己。组内分工落实后,要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的道理,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的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的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二)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培训工作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一般情况下要用二-三节课左右的时间专门培训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培训过程中要求

10、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五是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通过培训,使学生初步学会怎样与学习伙伴交流沟通,初步感受合作学习过程,为真正的小组合作活动作好“热身”。(三)用心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

11、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面对学生对某一问题独立思考与研究后的发现与困惑时,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见解,意见产生分歧时,可以安排合作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集思广益,从而达到共同提高。(2)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设置合作,有利于学生集体智慧的发挥,有利于每个学生对教材重、难点的学习,从而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3)在学生单独学习遇到困难时,倡导学生合作,使学生感受到与同伴合作的必要性。教师在备课时,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或意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怕出现混乱的局面。当教

12、师面对教学意外时,必须镇静从容,及时引导,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引导措施。(4)尽力提供全组参与表现的机会。如朗读课文,可以让全组合作完成串读。如参加班级比赛,可以先让组里进行交流讨论,鼓励他们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组里集体成果。从而增加团体的凝聚力,树立合作学习的良好意识。(四)合理进行小组评价对小组成员的评价,可以把握以下几点:(1)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2)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3)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

13、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4)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注意从以教师评价为主向以自我评价为主逐步过渡,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办法。另外,定期进行诸如最佳学习小组、最佳小组长、最佳学习伙伴、最快进步奖等评选活动,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使每一位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从而达到由个人目标的达成促进小组团体目标的达成。三、当前 存在的问题。在五年级刘建民语文童年的发现教学的示范课中,也尝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但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小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尽管四人一组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组合数,但单一的小

14、组合作形式,逐步产生的不平等地位,小组合作学习内部各成员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少数尖子学生表演的舞台,个别学生成为教师的代言人,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忽视,许多学生采取旁观的态度,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得不到锻炼,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责任分工。合作学习前没有作预先的准备,想到哪说到哪,多数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算完事,其他成员不能互相补充,因而讨论无法深化。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必要的评价机制,尤其是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表现情况没有给予必要的评价反馈。致使小组合作学习处于有合作

15、、无竞争,表现好坏无所谓状态,缺乏科学、积极的激励、反馈等评价机制,学生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合作的需要,缺少持续发展的内驱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当了不正当的角色。本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合作学习过程往往是匆匆开始、草草收场,对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讨论最后总喜欢以其认为唯一正确的答案来评定小组合作学习所得出的不同的各种结论。在郑天丽老师英语公开上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课上我利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组织好,孩子们小组合作的习惯没有养成。小组合作不够细腻,成员分工不合理,自己做自己的,每个人都急于表现自己 ,缺少合作的精神,没法和其他成员交流,将意见融合在一起。在其他小组做汇报的时候,不会倾听,不能吸收别人的长处,也听不出错误。这节课的小组合作大多是流于形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